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相王讲鬼故事 > 第三十二节 筑基者(三)

第三十二节 筑基者(三)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相王讲鬼故事!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日月运行之周旋,与人身修道首功也。

若得者,德也。

伍冲虚真人曰:“世人不修仙德而妄求仙道,又不知真仙道之正理,在而求之,安得知改证也更被邪师以仙书真道之言邪说欺之,世世人人尽信?

可惜被害而迷失,仙道俱丧矣。

”本有现在之性命也,故《元始天尊得道了身经》云:“不识动静真机,不达真常全妙理,如何得道成真?

”此系德薄志浅之论矣。遵古云:“德乃道之体,道乃德之用。

”早培寸土拴猿马,寸土者,心也。

心在为识性,而凡火上燥,心若虚时而生土,土即心中之神意,又曰中黄,黄属于信,必须用信去鞅至善也。

盖大道乃先天之理,非中黄不能去猿拴马矣。

猿者灵性也,马者坎中之刚阳,用离相合而成午也,故世俗人亦曰午马。又曰马性龙种,若大修行之人,时刻常牵,久而云腾上升矣。栗大志问曰:“弟子无知,拴于何处?”答曰:“此马盖不易拴,必须逐日捣炼之法。

尔若功勤志专,将真意入在五行不到之所。马非勒而不自住也,勿犯毫厘之乘气而尽性求之。孔子曰:‘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而不远矣。”昔日世尊思修时,有天神变白马,乘太子出皇宫,而至雪山,自金刀落发,太子即如来是也。

又海蟾度马自然曰:“动则采取静则守,半是有为半无为。”重阳真人云:“若还悟此,目下便回头。

蓬莱路,彩云端,有分相随入。

”马丹阳云:“气不断,”神可固,先把马猿用工夫。

摄擒自然得性命,返还先天自停住张紫阳云:“莫教烛被风吹灭,六道轮回难天。

”俞玉吾云:“修炼力久更无梦觉之异,虽当寝寐亦不昧,精生时不待唤醒,亦自觉悟。

”夏云峰云:“自然时节梦里也教知,静而复动则用工也。

”曾子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是谓自修矣。

”时至神知炼玄机。

时至者,乃吾身中之时至也,不可错过,亦在功纯神知之灵慧耳,不可昏沉散乱。

亦在逐日元神觉照之力,方能采取不误机时矣。

而瞬其机,摄归玉炉而鼓之炼之吹之,自有玄机之妙用也。

以金龟缩首,外形无壮,为之验矣。

亦必须终日有克己复礼道中之德也,不然主宰不祐,时至采取尔自误也。

《中庸》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易经》所谓“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故《灵宝大乘妙法莲华真经》云:“性者静也,气者动也,动静一如,非至人安能措心于此?”广成子云:“静则静于神意,动则动于神机。

”俞玉吾云:“金火要同炉,在人一念返迁耳。

”此清同合一者,皆是仙道之当然,反是则根尘相触,而不能返迁;此浊同合一者,亦如是。

此谓清浊个辩之理,清者是尘念断尽。

若遇时至,急当采取,是为天机。

元阳发现时,在恍惚之际,乃神仙之阶基萌也。

浊者乃根尘未净,梦中淫念而生,不可当作先天之用,此法在调药中寻也。

广成子答黄帝云:“至道之精,杳杳冥冥”是也。

《玉皇上妙功德经》云:“不善修持而失法,本不能长生也。

”《大还心鉴》云:“至阳生不修行而滋生,何得长生乎?

”王重阳真人云:“回首处,便要识希夷。煅炼须将情灭尽,修行紧与世相远。

”此系神知之时炼。

夫欲修道炼己专,夫欲修道者,乃圣心初发,发而容易,炼己最难,己乃本身之性命耳。

性是烈刚之火,要返为柔守之用;命乃柔弱之气,情发返为刚烈之水,非柔性无能制伏,不然二物性情怎得会合?

譬如身家积宝之若不刻藏防守,性情各自奔猖,尔何为内炼己乎?

又必须逐日观于性命,为此大要矣古仙云:“留得阳精,决定长生。

”凡阳精亦非思虑之精,亦非梦淫之精,此乃天心发动时从无极中来,是为清真,是阳精也。

若得真师者,便晓运用。故陈希夷云:“人仙者已有焉,地仙者,从人仙用工不已,进一阶级,则精已化气。

采此化气之丹母,而至服食,则淫根除尽矣。”释教曰:“得成如来,马阴藏相。

”道教曰:“金龟缩首”。

《中庸》曰:“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是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此谓淫根缩断,永无走漏也。

尽皆炼己采金精,而到此无疚漏矣。故冲虚子云:“气欲动则使之不动而还静。

”故曰:“化精使不化而仍为气,即采取烹炼于下田,归其根,复其命,命长在而载命之身亦长在也。

”若不守真气,复泄真精,则与常人生死无异。为其不列于人,犹不异于人也。

所以云:“神驰则气散。”神外驰于目,则内气亦外散于目而用视;神外驰于耳,则内气亦散于耳而用听;神外驰于淫,则内气堕而散于淫根而用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