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铁马金戈 > 第1217章南下第二梯队

第1217章南下第二梯队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1944年4月至12月,日军为打通陆上交通线发动“一号作战”计划,导致河南、湖南、江西、广西等省份的国民党军队大溃退,大片国土沦陷,这就是著名的“豫湘桂战役”。

为加强华南地区抗日力量,八路军组建“南下支队”分批南下拟打通与东江纵队联系,开辟五岭抗日根据地。

1944年10月,八路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成立,该支队由359旅主力编组而成,下辖四个大队,总兵力四千余人,司令员为王震,政治委员王首道。

王震是湖南浏阳人,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参与了湘赣苏区的创建及反围剿,长征期间曾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震任八路军120师359旅副旅长、359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参与创建了晋西北、雁北抗日根据地,后率部返回陕北历任绥德警备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延安军分区司令员等职,曾于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4年10月,王震任八路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司令员,11月率部由延安南下,由于边打边走行进速度较为缓慢,1945年2月才到达鄂南。

后开辟湘鄂赣边区抗日根据地,但其南下受阻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与东江纵队的会合计划失败,日本战败投降后北返。

1945年5月为支援“南下第一支队”组建南下第二梯队,文年生任总指挥,政治委员张启龙。

南下第二梯队分为两个支队,分别为八路军独立第二、第三游击支队,又称“南下第二支队”“南下第三支队”。

南下第二支队由359旅余部组成,总兵力三千多人,司令员为刘转连,政治委员晏福生。

南下第三支队由驻陕甘宁边区的警备第一旅抽调部队组成,司令员、政治委员由文年生、张启龙兼任。

两个支队于1945年6月由延安南下,日本投降时到达河南新安地区,后奉命挺进东北。

刘转连是湖南茶陵人,1930年加入工农红军,参加了湘赣苏区的反围剿及长征,八路军成立后历任第120师第359旅第717团团长、359旅第718团团长、第359旅参谋长、八路军独立第二游击支队司令员等职。

文年生是湖南岳阳人,曾参加北伐军,1930年加入工农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及长征,到达陕北后曾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文年生历任第120师第359旅第718团团长兼政委、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八团团长、绥德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警备第一旅旅长、南下第三支队司令员等职。

山西是南下支队第二梯队南下的第一站。南下支队从陕西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再由山西南渡黄河进入河南。

现在讲的是发生在山西的故事。

山西平遥古城东北11里处靠近汾河岸边,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当地人传说,由于此地古时是黄金水路的交通要道,早在西汉时期,吕后出游中原,御驾到此,曾经停留休息,故村的名字叫游驾村。

后来,世事沧桑,河流改道,洪水泛滥,经长年冲刷,将游驾村冲成东、西两截,后来东边的那个村便命名为东游驾,西边那个村叫西游驾。

在东游驾村的村口,巍然屹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碑牌坊,正面写着“南下支队同蒲铁路一一东游驾之战遗址”。

石碑背面写道:

“抗日战争时期,东游驾村南,两孔铁路桥洞是红色交通线重要通道,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两次护送南下干部团,突破同蒲铁路封锁线,与日军发生激战。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亲自指挥作战。为掩护部队安全通过,军分区司令员桂干生、政委邹开胜、团长廖纲绍等二百名勇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为表彰先烈、铭记历史、激励后人,特立石谨志。”

读着石碑文字,仿佛看到昔日激烈的战场,回到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看到我们的革命先辈在萋萋野草覆盖的尘烟岁月中,踏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进的英姿。

更看到这几位八路军高级将领壮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战友们的悲风泪雨。

思绪回到当年那个晚上,那场激烈的战斗,突破敌人封锁线的摇曳灯火,战场上金戈铁马,刀光闪烁,腥风血雨.......

在我国抗日战争已经到第八个年头的1945年,胜利的曙光已经呈现在中华大地上。

此时,八路军总部高瞻远瞩,分析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决定在巩固和发展华北、华中等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上,一方面派遣一批干部增援东北人民抗战。

另一方面抽调一批干部组成“南下支队”挺进华南,深入敌后,宣传发动群众,建立湘鄂赣抗日根据地。

并以此为依托,继续向南发展,打开南北通路,形成南北呼应,上下联动,东西策应的架构,创建五岭抗日根据地。

从而形成人民战争的钢铁长城一一摆开辽阔的抗日战场,到处都是埋葬日本侵略者的坟墓。

根据上级的命令,任命王震为司令员,王首道为政委。

南下支队分第一、第二梯队南下。第一梯队为独立第一支队,4000余人,辖4个大队。另有中央派往鄂豫皖边区工作的干部900多人,编为两个干部大队一同南下。

其中,第二梯队干部大队队长为程世才、副队长桂干生。

南下支队第二梯队出发之前,在延安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亲自检阅,同时,还留下了一些历史性的镜头。

临行之前,领导人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大家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团结一致,不怕牺牲,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光荣任务!

随即,朱德总司令手一挥发布命令:“出发——”

一声令下,三军出动。步伐坚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令行禁止,雷厉风行。

接着锣鼓敲起来,鞭炮响起来,场面非常隆重。这支队伍迎着和煦的暖风,踏着金色的阳光,踏上了万里南征之路。

当时,第二梯队的计划是,从延安出发,经绥德东渡黄河,过同蒲铁路,再南渡黄河,入河南,越过平汉铁路封锁线,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

南下支队组建之后,由延安出发挥师东进,穿经延长、清涧、绥德等县,从宋家川渡口过黄河,到达山西境内的临县三交镇。

在此稍作休整之后翻过吕梁山,来到距离平遥县40多里的西山上。

根据指挥部的决定,在这里稍作准备,然后涉渡汾河,穿越同蒲线。

平遥地处晋中盆地,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约40公里,基本呈南北长方形状。

它北与文水县毗邻,南和沁源县接壤,东南为武乡交界。汾河和南同蒲铁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穿境而过。

县内平原面积420平方公里,丘陵、山区多在县城以南约840平方公里,依次增高,当属太行山脉。

平遥一带是日军占领区,也是我们八路军的游击区,一些城镇和铁路沿线都设有日军的据点,而我们的游击队也就叫敌后武工队,就活跃在据点周围的一些村庄里。

这里的群众基础很好,他们对来到这里的八路军正规部队的干部们都特别的热情,不仅安排吃饭休息,同时,还给干部队带路。

村长告诉部队领导,从这里东去并南下,必须跨越敌人可能封锁的二道障碍线,一是汾河二是同蒲线。

汾河距离铁路最近之处有十五六里,渡河后,南边是平遥县城,北边是洪善车站,部队可以于这两点之间穿越铁路封锁线。

为此,南下支队指挥部决定,为了节约时间同时避免与敌人发生纠缠,决定夜间行动,准备利用青纱帐,从同蒲铁路平遥东北的东游驾等地通过铁路。

敌人在这一段铁路的防备力量较弱,我们的群众基础好,有利于部队通过。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部队正要出发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转眼之间,吕梁、大行两大山脉的洪水都向汾河灌来,导致河水猛涨。

平时只没到膝盖的水位一下子比人还深,无法涉渡,只好隐藏待命等待河水退去。

正在等待的过程中,送来情报称在平遥县城的日伪军近二千竟然向西山方向出动,而且动用了装甲车、迫击炮等轻重武装。

领导人估计是敌人已经发现了这支部队的行踪,要来“围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