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420章,三观碎裂与基本公平

第420章,三观碎裂与基本公平 (第2/2页)

()

果然商农听到了天子的话,就不说什么了。

徐凡看着秦泊道:“朝廷会制定一个资产税法令,天下所有月俸达到5000钱的人,征收5%的资产税,5000到1万钱,超过5000部分的税率达到10%,1万到5万钱,超过1万元部分的征收15%。5万到10万钱,超过5万部分的征收,20%的资产税,10万到50万钱,超过10万全部分的征收,25%的资产税,50万到百万钱,超过50万部分征收30%的资产税。百万钱以上的作坊主统一征收35%以上的资产税。”

“这笔税金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朝廷的屯垦开销。大汉发展带来的矛盾,就要由大汉全体的人来承担这份责任,工匠和农户已经出了人,那么作坊主,他们享受了时代发展的红利,也有一份责任要回馈整个天下,他们就出钱,这算是相对公平的方案了。”

秦泊这次也无话可说了。

萧何皱着眉头道:“陛下贸然开出如此高昂的税,只怕天下人很难接受。”

想要新开一种税种,并且让人接受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只看后世的国家,哪个不是闹得天翻地覆。

某种程度上来说,西汉也是玩的比较花的朝廷,财产税就是他们玩出来的新税种,徐凡已经忘了这种税叫什么名字,大概就是每万钱的财产征收120钱的税,西汉前几代皇帝玩这个税,就玩的比较花,基本上缺钱了,就会征收一次。

只可惜他们没有形成制度,也没意识到这种税的重要性,等到武帝之后,西汉的历代皇帝再也没有威望征收这种税了,而等西汉灭亡之后,后世的朝代也再也没有这种能力征收这种税,于是这个财产税就烟消云散了2000年。

徐凡道:“接受不了也要接受,贤者会结束之后,朝廷就开始向天下人宣告财产税,从明年1月开始正式征收,过往的财产既往不咎,大汉历13年1月开始正式计算,朕先做个表率,朝廷可以根据去年内库赚取的利润,计算今年该征收的财产税,朕第1个带头交。”

“这个税朕都交了,而后强制大汉的贵族官员交,有抗拒者先罢免,到政务学府学习一年。

要是其家人还不交这个税,则直接罢免官职,居然和我大汉都不同一条心,那就不要吃我大汉的这个俸禄。”

“朕和大汉的贵族官员都交了这个税,丞相再找那些作坊主交这个税就容易多了。”

叶腾忧心忡忡道:“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即便有陛下您起表率作用,只怕也不会有多少人乐意交这个税。臣只担心弄得天下粥粥,影响朝廷的正常运作。”

徐凡冷笑道:“每个政策开始实行,要把赞同者弄的多,反对者弄的少,我大汉月俸5000者能有多少?”

“要是这样的人有三四成,这次的经济危机就不会爆发,即便是有一两成,朝廷的财政也不会如此窘迫,以朕估计能有5千月俸的人,只怕连半成都没有,能有十几万人都算多了。”

“任何政务都是要花钱,尤其的是朝廷的屯垦,花费更是极其高昂的,朝廷是选择大汉4000多万人一起承担这笔花销,还是让这富有的这十几万人来承担,这不是轻易就可以做出的选择。”

商农道:“臣以为此言有理,他们要是不想出这笔钱,那就带自己家人去边疆屯垦。”

萧何沉着脸道:“陛下这样一来,屯垦会让天下人都受影响,朝廷的压力会很大,天下已经有10年没有继续分户,又强行执行这个政策,百姓他们只怕很难理解。”

天子这番划分,的确是非常公平公正,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但反过来说却让整个天下人对屯垦不满。

萧何真担心这样做会弄出问题来,当年大秦南攻百越,北()

击匈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最后却闹得天下分崩离析。

徐凡道:“难理解也要执行,丞相要命令戏曲团做好宣传的准备,朕也会在大汉日报上写文章,让大汉的有志青年,要到最艰苦的地区去战斗,你要让作坊主们明白,朝廷的屯垦就是为了他们开辟新的市场,这是他们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总之朝廷要形成合力,引导百姓向外走出去建设新的家园,一直待在家园虽然好,但只会让所有人陷入无穷的内卷,所有人都会过得极其辛苦艰难。”

显然徐凡的意志极其坚定,即便这个政策会让天下人不满也要施展下去。

萧何想了想道:“陛下屯垦也不可能贸然铺开,今年就先移民10万,看看效果如何,再做下一步打算?”

徐凡道:“可以,先在南郡做试点,招收江淮六郡子弟去南郡屯垦。”

叶腾想了想道:“陛下如果真要把屯垦制定为我大汉的百年国策,那就要有一个专门的屯垦部门来监督政策的推进,这个人最好是我大汉的将军,能够以强力的手腕压得住反对的意见。”

徐凡看向众人道:“你们觉得谁适合这个位置?”

萧何道:“梁国相周昌,曾在东武阳郡俘虏秦将蒙毅,军功卓著,为人正直,素有威望,在梁国这些年也是政绩显著,可谓屯垦令。”

叶腾道:“水利令李德,这些年为我大汉兴建了上千里的水利工程,可谓是劳苦功高,同时要屯垦的话,水利工程也是必不可少的设施,曾以为李德,可谓屯垦令。”

商农摇头道:“臣没有举荐的人,不过臣认为还是懂水利的人来主持屯垦为好。”

徐凡道:“那就任命李德为新的屯垦令,比秩四千石,由他组建屯垦部门,朝廷各部门配合屯垦令的政务。”

萧何等人道:“遵旨。”

秦泊问道:“朝廷不是说要精简人员,一年要节省6万金的开支,现在这又组建新的九卿部门,这不是和朝廷现行的政策背道而驰。”

徐凡道:“朝廷不能因噎废食,部门的人手精简要执行,屯垦部也要组建。”

萧何却道:“这次朝廷兴建工事,但地方提供的后勤却屡屡出错,不是提供陈粮,就是出现火龙烧仓的景象。

根据臣得到的情报,邯郸郡的一座常平仓,看守的仓吏和不法女干商,内外勾结,监守自盗,盗空了一座粮仓整整10万石的粮食。

当朝廷需要粮食的时候,仓吏竟然想火烧粮仓掩盖罪行,被抓捕审问之后才知道,不法粮商只花了5万钱,就盗空了整座仓库。”

徐凡无语道:“这人数学差成这样,是怎么当上仓吏的,他这是连小学生的算术都不懂。”

大秦本就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仓储系统,大汉建立了之后,徐凡又进行加强,在敖仓的基础上设立了四大储备粮仓,地方上设立常平仓。

同时扩大了储备物资的范围,增加了丝绸,羊毛布,棉布,麻布的储存,还建立了糖仓,盐仓等物资,说句自豪的话,大汉仓储系统储存的物资,足够全体的百姓吃上半年时间。

开国前10年,大汉每年要花5金来储备这些物资,同时花费维护这些仓储的费用高达两万金。

徐凡也知道这如此庞大的物资,会引来很多硕鼠。

但这些事情朝廷是必须要做的,这些物资就像人体上的脂肪一样,平时看上去是累赘,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