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419章,不能拿药当饭吃与匠农冲突

第419章,不能拿药当饭吃与匠农冲突 (第2/2页)

“朝廷对这种情况应当重视起来,这次经济危机为什么会爆发,还不是普通百姓太穷,他们买不起太多的布匹,制作不了新的衣服,只能近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补丁打补丁的过日子,但没有百姓买不起布匹,产能过剩就会爆发,这样的危机已经爆发了一次,朝廷要还不重视这种情况,下一次危机必定会重新到来。”

秦泊说完把自己找到的数据,传递给天子丞相朝廷的三公九卿和在场贤者。

秦泊统计的非常详细,不但有每年农户进入城镇打短工的数据,还有每年青年增加的数据,打短工的农户,他们终将会回到农村经营自己的土地,尤其是这两年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让农村的农户越发没有时间打短工。

但相对应的是大汉成年的青年,他们普遍不愿意待在农村,喜欢堆积在更加富饶的城镇当中,这就导致了大汉每年要新增上百万的就业需求。

如此庞大的就业需求,前两年大汉的领土快速增加,手工业增加迅速,掩盖了这个问题,但今年经济危机爆发,这个矛盾就彻底爆发出来。

顺带还降低了工匠的议价权,导致了天下的财富,虽然还处于增加的状态当中,但工匠们获得的收益却在降低,徐凡给他们争取的4个时辰,又缓慢的被这些作坊主以加班的方式弄回去了。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

蒯彻道:“秦贤者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只允许你们墨家的工匠增加收入,不允许天下的农户增加一些收入。

我大汉一户普通农家,一年赚不到3000钱,平均到12个月就是250钱,这不是一个人的俸禄,是一户农户的收益,我大汉一户农户是四五口之家,平均下来一个人一个月赚不到50钱。”

“而我们能提供他们四五百钱的俸禄,半年就能让他们赚3000钱,难道这也有错,还是在秦贤者者看来,你墨家的工匠才能赚这笔钱,普通的农户就不能赚这笔钱。”

“某告诉秦贤者,普通的农户也有凭借自己劳动力获得财富的权利,你没有资格剥夺他们这个权利。”

“彩!”无数作坊主出身的贤者纷纷喝彩。

多少年了,他们终于碰到了一个可以和墨家巨子硬刚的人了,许多人都激动的快热泪盈眶。

在墨家的组织下,工匠都快成大爷了,打不得骂不得,还有加俸禄,现在终于有一个愿意为他们出头的人。

秦泊道:“某不是这个意思,某只是想要提醒朝廷要重视这个问题。”

蒯彻道:“你们墨家也可以自己开工厂养活这些工匠,大家可以凭本事竞争,如果你们墨家能给那些工匠每个月开出上千钱,并且还能让这些作坊存活下来,那我等败的也无话可说。”

秦泊道:“蒯贤者,你这是在无理取闹,我只是让朝廷重视工匠的利益,严格执行法度,保护工匠的权益。”

蒯彻冷笑道:“你这话的意思就是农户的权益就不需要保证。某也要反问一句,凭什么你工匠就能挣俸禄,农户就不行,你们工匠既然觉得俸禄低,那何不去我大汉的边疆屯垦,我大汉的疆土方圆有十万里,有的是土地可以开垦,你墨家带人去开垦田地,城里的工匠自然就少,人少了俸禄不就高了。”

“彩!”贤者们纷纷喝彩,连大汉的那些太守分内心都暗喜,这算是用秦泊的话来回怼他了。

叔孙通感叹道:“秦末乱世,这个蒯彻凭着一张嘴就说服了整个燕国,这等纵横之是术不输给当年的郦食其。可惜蒯彻没有遇到明主,浪费了一身的本领。”

徐凡燕看着秦泊落下风道:“今议事时间已经够长,大家也有点疲惫了,我等暂且休息,后续的提案明日再说。”

于是今日的贤者会结束。

徐凡带着秦泊,萧何,叶腾,商农来到燕宫,然后详细询问了秦泊统计的资料。

秦泊也巨细无遗的向徐凡和萧何这些丞相,述说墨家记录的就业数据。

最后他无奈道:“陛下7年的时间,天下的工匠数量翻了一倍,本来快速增加的纺织业,矿业,水泥,砖窑等行业可以吸纳这些工匠,但今年的危机让纺织业也倒了一半,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变慢,同时蒸汽机的出现极大提升了纺织业的效率,以前需要300人的纺织工厂,现在100人就足够了,这进一步压缩了工匠的岗位,现在大汉的经济危机已经逐渐开始平复,朝廷的工事也即将完工,到时候大量的工匠涌入市场,却没有足够的岗位容纳,后果只能是两三个人抢一个岗位,7年前我等为工匠争取的福利将会烟消云散。”

叶腾看到秦泊统计的青年数据不断摇头道:“这简直就是无解的问题,现在都不算是情况最危险的时候,每年增加的青年也就是百万上下,但再等10年,每年就会有两三百万的青年涌入市场,那个时候的情况某简直不敢想象。”

按照秦泊的统计图,大汉12年到15年左右的青年也就是百万左右,但大汉历十五年,陡然提升到150万,大汉16年提升到163万,大汉17年提升到175万,大汉是18年196万,后面的数字越来越高。

人口增长的数字如此之快,一来是天下太平,本来就有一波人口的暴涨时期,二就是徐凡大力推广医疗发展,降低了生产的风险,用戏曲的方式推广卫生常识,让人口的死亡率快速下降,这进一步提高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而现在他们就要面对人口暴涨的问题。

本来发展工业化是可以解决劳动力的问题,但在手工业向工业过渡时期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岗位。

因为高效的蒸汽机反而消灭了大量的岗位,而蒸汽机配套的工业体系还没有建设完成,大量的新增岗位没有出现,这个时期反而是工匠最困难的时期。

叶腾想了半天后道:“我唯一能想的办法就是再次学习暴秦的政策,严控户籍,执行分丁政策,把成年的丁口迁徙到边疆屯垦,既可以解决大汉内部人口压力的问题,又可以解决边塞人口稀少的难以开发的问题,当新田地开发出来了,我大汉又有新的城镇,作坊的市场也被开垦出来,这就形成了正循环。”

商农不满道:“凭什么要我等农户吃这个苦,难道我大汉的农户就天然低人一等,他们就不配过好日子,就要和野兽搏斗,就要去垦荒。”

叶腾道:“某就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又不是针对大汉的普通百姓,你自己也看到了,以后大汉每年要增加200万青年丁口,手工业容纳不了这么多了,大汉内地也没有这么多土地分给他们,朝廷不组织他们去开垦新的田地。”

“某告诉你会有什么结果,本来一户有100亩土地,但这户农家如果有三个儿子,百年之后,农户的这三个儿子,每个人只能分到33亩土地,33亩土地最多只能种出70石粮食,交十石田赋,只剩下六十石,如果这个农户要养老婆孩子,他甚至都不敢多生,只要生了三个儿子,他们全家就得挨饿,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不是吃饱了只能吃就能过好日子,余下的那些东西都是要花钱的。”

“你说农户小孩的教育问题如何解决,这农户突然生病有钱医治?我等花了10年时间,把天下的百姓带到了温饱线上,总不能10年之后又重新跌回去吧。”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朝廷组织他们屯垦让那农户的三个儿子每个人再能分到100亩的土地,这样他们每个月除了吃饱穿暖,还能结余3000钱。”

“今天这些农户的孩子吃苦是为了他以后不用带着全家人挨饿。”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