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 > 第150章 或许功利的重注

第150章 或许功利的重注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

庚哥也不知道,他为了苟和咸鱼搞出来的这么多东西,在荀彧这里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

荀彧是铁了心站在庚哥这边儿了。

荀家或许功利,但功利也有功利的好处。

一旦认定你了,他们舍得下重注。

当然这种功利性决定了,如果发现你不行,他们也会跑得比谁都快。

什么都比不上他们的家族传承重要。

荀彧跟荀攸说这些也不是白说。

他知道荀攸宽厚,辈分又低,必定会过来给那帮族中子弟来说项。

现在荀攸明白了他这番作为的深意,也定会去给族中那帮子弟说清楚的。

他这个家主本就年轻,要示人以威严,却是不方便说这么细的。

荀攸也不是个笨蛋,汉末也算是知名的才智之士了。

荀彧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他当然也就明白过来。

带头老大哥回过头把荀氏子弟聚集到一起,一顿说服。

第二天荀氏子弟就都乖乖换上寒族才会穿的麻布衣服,跑去书局跟寒族子弟一样抄书了。

目的是啥呢,交好寒族,在寒族子弟中获得一个好名声。

看似想法还是局限在举荐制时代。

但会考虑人脉与社交,也未尝不是一种优势。

为了让名族荀氏这番作为不至于突兀,荀攸还帮他们编出了一套说辞。

就是书非借不能读也那一套论调,不过改成书非抄不能读也。

去说他们荀家对子弟的教育就是如此,认为买回去的书他们读来太过轻易,难免不知道珍惜。

所以要他们也来抄书,抄回去才会读得认真。

这无疑是在暗戳戳吹捧寒族子弟读书更刻苦更上进。

寒族子弟不知不觉都被恭维了,所以难免对荀氏印象都极好。

荀彧的招数当然不可能只有让子弟也去抄书这一招。

他调整了族中子弟研读学问内容的比重,数论被加倍重视起来。

对此荀攸是有异议的,他觉得下次考试未必是这些内容。

荀彧坚持自己的做法,并且告诉荀攸:“荀学将大兴矣。”

因为荀子学说注重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依据考试题目的类型与今上各种政策的风格,荀子学说必定被重视。

周庙祖位上他们的结果虽然不如意,但实际应用领域他们却必将赢到盆满钵满。

他让荀攸去对荀氏子弟说,跟寒族士子交往中多提荀子学说。

他甚至还将家传的《荀子》整套书简送去了书局,免费让书局刻印。

这是第一招。

第二招他加快了荀氏入籍司州。

别人看重河东郡开科取士,借口仰慕三代之治都拼命把户籍往河东郡迁。

荀彧却选了河南尹落籍。

因为他们家不可能离开京师这种天子近侧,消息最为畅通的便利。

不来司州只听传闻,他不可能做出眼下这番判断和决定。

而且看卢植皇甫嵩朱儁在三郡推行推举制,他笃定在三郡取士也不远了。

不光是家中子弟,作为家主他都决定参加科试,通过科试重新入仕。

到行新规矩的地方,就要守人家的规矩。

荀彧并不吝惜展现这种程度的诚意。

荀攸自不必说,家中连荀彧这一辈的都听他的劝诫在重新温读书籍,准备跟他一道去考。

入籍不够一定年份是不足以被举荐参加科试的。

这也是他选河南尹入籍的另外一条原因。

河东挤不进去的,他们等不起。

推举制当县令就算了,他们家不打算走那条路。

第三招就是写信给留在颍川的荀家族人,让他们改变行事作风。

像他们这样的家族,狡兔三窟是免不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