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 > 第149章 荀家的转向

第149章 荀家的转向 (第2/2页)

其二,就算这些地方目前是冷灶,并且一直将冷灶下去。

但有这么个摆脱世家豪族对官位垄断的选材取士方式,以后正经官员官吏选拔,你以为还会用以前的那套方法?

荀文若说到这里的时候,荀攸其实还是不服气的。

就后世那套理论,他觉得优势教育资源都掌握在他们世家豪族手里头。

他们培养出来的子弟,考试难道还考不过那些家门败落的寒族?

这次河东取士寒族子弟不过是一时侥幸,才占据上风而已。

还真考不过,毕竟科举就是绝杀门阀的大杀器。

当然荀彧不可能知道后世的状况,但他可以推测出来。

根据两条实际情况。

其一,家学渊源。

真正的豪族,都是有家学的。

比如四世三公的袁氏治《孟氏易》,他们荀家治《荀子》。

他们家子弟在这些领域都有得天独厚的家传优势。

原先举荐制之下的确是优势。

因为就算要考,太学里头也只要求五经有一经你擅长就可以当官了。

可现在搞统一卷,考什么的决定权在皇家。

以这一次传出来的考题来看,对于经义的理解比重并不大。

更多的内容放在事务题,也就是解决具体事务的方法和办法,君子六艺中的数论在其中占据相当比例。

这个时候,所谓诗书传家的豪右反而吃亏了。

你的家学人家不考,而你家子弟却还要在这些内容上头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而根据荀彧在书局外的观测,抄书的寒族子弟在数论相关的典籍架子前面最为密集。

寒族子弟更强的企图心,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上更为功利,考什么我就专门学什么。

这样相比较一下的话,选材取士方面如果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判手段,寒族子弟反而占便宜。

由于时代所限,荀彧并没有了解到数学在各种具体事务处理中的作用。

他认为不过是些刀笔吏之技,不属于大智慧大格局。

他觉得考这些,就是陛下打压豪右的手段。

其二就是数量了。

各县举荐的士子数目,远超当地未曾出仕的豪右子弟数量。

你把持举荐权也没什么意义了。

也就意味着参加考试的有一个豪族子弟,必然就有十个寒族。

就算你教育质量比别人高,你有一半能考中,别人只有十分之一考中。

但以选材取士的绝对数量,人家也比你多一倍。

如果这还不足以构成寒族大兴的话,什么叫寒族大兴?

别人还在把目光集中在推举制上头,荀文若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到类似科举的选材制度上了。

以河东郡现状推测司州四郡的治理手段,他断定以后的上升途径会有两条。

其一是推举到县令的所谓国民之治。

县令每五年一选,择其优秀者任郡守,再优着可能为三公乃至太师。

选拔方式也不再是朝中有人举荐,而是根据治理地方的实际治理效果。

这是推举体系的上升通道,要凭借家族势力和个人能力双管齐下,

其二就是考试取士了,这块儿只要家世清白就行,完全靠个人能力。

这帮人将会成为构成中央直属机关的主要实权官吏,天子的亲信门生。

荀文若直觉他们应该站队考试取士这一边。

也就是跟陛下和皇权更亲近的这一系。

不光是因为民选体系的上升变数太多。

更因为周庙,毕竟他们替祖先争了周庙牌位。

也就跟孔孟这种周庙二祭三祭一起绑死在陛下和皇室周庙主祭这条船上了。

看完司州四郡这一番气象,荀彧认为今上必为中兴之主。

各地割据不过是秋后的蚂蚱,现在打得好像很凶,但其实却长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