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37章 财税之法

第37章 财税之法 (第2/2页)

“甚好,来,诸位臣工,下一个议题,国家财税!”

只见房玄龄、裴寂等人脸色顿时凝重。

讨论随即展开,李长河自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听着,对于专业性国家经济,他不是金融专业的人才,从小听家里人提起,高中时候有家教给他补习过,不过他对其不感兴趣,所以学习也是皮毛,但即便如此,对于现阶段大唐来说,已经是超越时代的存在。

随着内阁阁臣商议事情的深入,李长河不禁皱起眉头,因为他似乎高看了这群帝国最聪明的人,他们貌似对经济一窍不通啊!

除了萧瑀还懂一点点经济知识规律,其他人都是抓瞎。

他们说的话,只笼罩一个核心,那就是农业,且比较散乱,都是按照经验来处理国家财税。

当然自己的老师李世民是一个工科大佬,但在现代社会的耳濡目染下,也知道一些基本的经济规律,再看这些阁臣,他们对于经济的看法,简直是荒缪,令人头大。

最后李世民目光看向李长河,却也看到李长河皱起的眉头,两人无奈苦笑。

房玄龄和裴寂自然也看到李世民和李长河的异色,讨论声音逐渐低沉,随即陷入了沉寂。

李世民喝了一口茶,“朕万没想到,帝国财税竟糜乱至此!”

萧瑀立马拱礼道歉:“陛下,是臣无能,居经济大臣之职,却不能替圣人排忧解难。”

李世民挥手,“不怪你,毕竟在国家治理这方面我们是比较欠缺,以前只知马上打天下不易,原来马下治天下更不易!”

“如今天下三百万多万余户,与隋九百六十万户比,少了六七成,如今还有外敌当前,国家积弱,诸位臣工有什么有效措施扭转局面吗?”

......

长久的沉默,还是李世民一句话鼎定乾坤。

“祖宗不足法,改!”

一句话定了基调。

“圣上,如何改?改了一定有效?国立九年,一路走来,无有大碍,万一改错,怎么办?”裴寂接连发问。

李世民没有说话,他知道,现在由他说话不合适,所以李长河站出来了。

行礼后道:“裴首宰,你的话有理,但也没有理,我曾听师父讲一个故事,锅中有蛙,初放冰水,蛙惬意十足,但是其后持续加热,水温上升,初始蛙不觉,但至水温一定程度,蛙已难逃,生生被煮死。”

“大唐财税如今就好比那锅中蛙?虽尚能支撑,但不行改变之策,就同温水煮青蛙,最终埋葬的是我们自己。”

“李县男,大善!”李世民立即表示支持。

又见是李长河反驳,裴寂内心没来由烦躁道:“哼,那有什么好办法,洗耳恭听。”

李长河道:“开源节流,改革为先!”

“要知,任何法令都要适应时代需求,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流动的水才能最终成为大海,而静止的水只能是池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众人低语重复,眼神顿时冒出光,不愧是才子李长河,出口成诗。

“好一个为有源头活水来,李长河,有什么办法说出来,能让国家富强,皆可讲。”

“圣上,那臣这个听诏郎就抛砖引玉了。”

“解决财税问题,必定改革,首先便是租庸调制度更正完善,以前收税是按户收,臣建议按照地收。”

“为使国家长治久安,应尽公平,有地者皆纳税!”

“李长河,你这是什么意思?”裴寂顿时跳了出来。

“字面意思,就是只要是大唐子民,无论贵贱,都要纳税。”

此话一出,除了李世民,众人脸色皆变!

就连房玄龄也站出来道:“李县男,此等妄想之语,无任何意义,你这是让陛下也要纳税吗?”

李长河笑道:“我只是个听诏郎,负责出主意,具体决策还是靠尔等大唐重臣!”

“各位阁老,仁心坚信,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居于特权阶层,要有度,特权的存在不能使国家崩溃,这天下百姓若为水,则官为舟,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纵观历史各朝代,阁老们定会比我更熟悉王朝灭亡道理。”

“特权阶层的壮大毕竟导致无法无天,占据大量土地,却不事生产,也不缴税,也不付出,当国家出现问题,钱财从哪里来?”

“如今,大唐初立,一切都未固化,变则通,则达,勿要错失时间。”

“所以财税改革势在必行!”

“此乃节流之法,而开源之法就是征工商税。”

此话一出,再度震惊众人。

裴寂直接道:“李长河,与民争利!”

李长河冷笑一声,“商人,不事生产,收入颇巨,还不缴税,享受着国家带来的一切,凭什么?是我们与民争利,还是他们与民争利?”

“更有甚者有些不法商人,于国家危难之时趁火打劫,征税有理有据,当然征工商税并不是打倒商人,相反,也要支持。”

“可完善相关税法,制定好的营商环境,毕竟只有商人才能将四方货物运转天下。”

“国家就如同一个人,士农工商代表一个人的四肢,少一个还能灵活协调吗?”

“只有各司其职,才能更好的活着!”

“我的建议就如此!”

......

“咳咳。”李世民看着众人,似笑非笑道:“你们觉得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