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38章 曲江诗会

第38章 曲江诗会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裴寂直接起身道:“陛下,臣觉得李县男建议非常不妥,其策动摇国家安定统治,吾予以驳斥!”

房玄龄也起身拱礼道:“臣同意裴首宰之言,虽李县男出发点是为国家,但却也过分空想,予以驳斥。”

“臣萧瑀,臣高士廉......”

除了杜如晦因病未来,其他人纷纷表示驳斥。

见众臣笃定,李世民笑了。

“还未去做,就先言退,惧怕困难,那又怎会成功?”

“朕反倒觉得李县男说得有几分道理。”

“忆汉武大帝,盐铁专政,抑制豪强,拓我汉人千里疆土,筑不世基业...”

裴寂立马打断道:“圣上,万不可学刘彻,武帝穷兵黩武,史书陈列在目,近者有炀帝,以战争拖垮国家,圣上清明,万不可学!”

李世民没有恼怒,还是笑笑。

“哦?朕还什么都未做,只是讨论,你裴寂就认定朕的想法是错的吗?还是说你认为朕就是那昏君?”

裴寂脸色大变,瞬间清醒过来,这大唐姓李啊。

“臣惶恐。”

李世民:“如今国家凋敝,内外交困,必须改革弊病,这事不能拖,更不能交给后来人,一定要在朕这里解决。”

“朕心已决,财税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朕也知,国家治理不仅人治,更要法治,定好规矩,无论是谁触犯,必须惩罚。”

“想要国家兴盛,就要让各行各业百花齐放,所以农税改革、工商税改革一定要推进!”

阁臣们看到李世民决心如此坚定,他们不敢触怒龙颜,但脸色却差极了,心中也是泛起寒意。

李世民自然知道他们内心的不愿,毕竟改革必定要损害旧的利益集团,尤其是这些阁臣,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方盘根错节的支持势力。

不过李世民更知道改革不能蛮干冒进,最好是温水煮青蛙,看着内阁诸臣,“当然,一切国家法令需要成功的实践方可普遍执行,财税改革自然不能一股脑推行,先试点,从关内开始,若是效果好,那就推广全国,若是不好,朕自会撤销不提!”

一个定心丸吃下来,众阁臣这才脸色好了许多,他们真怕李世民一意孤行。

可阁臣们还未回过神,又见李世民道:“朕乃帝王,当以身作则,这财税就自朕始!”

“理清皇家土地,与万民一同交税。”

众阁臣震惊,李世民此举让他们知道,这次,皇帝玩真的。

“令内阁在今年结束前拟好相应法令,贞观开年即在关内试运行。”

至此,李世民一锤定音,改革逐渐深入。

内阁的这番争论,在第二日的长安日报也刊登出来,一场大讨论风暴开始形成。

对于农税,支持者当然为穷苦大众。

激烈的反对者自然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是豪强贵族,本就不纳赋税,想从他们口里掏食,可真比登天还难。

而关于开征工商税,大部分却是观望态度,其一是因为商人地位低下,没有高层话语权,其二,则是长安日报写到,国家将会支持商人,给予律法上的保障,而后会逐渐统一全国商税。

单这一条对商人来说,就是极大的意外之喜。

商人最怕的就是政策的不确定性,若真如报纸上所言,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坏事,反而是大大的好事。

虽然看似征商税会让他们利益受损,但其实就算没有商税,他们被盘剥的程度也不小。

如今有国家政策支持,就相当有了靠山,一旦发生问题,就可以找国家申冤做主,这才是最好的发展。

不过此时一些官员担心的不是财税改革,而是透过财税改革可以窥见新朝的发展脉络。

李世民登基不过短短两个月左右,但干的事情却不少,尤其是近半个月。

喝退突厥,革新军队,然后是国家机构大调整,再然后是如今的财税改革,力度一次比一次大。

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未来大唐将会怎样发展。

而在财税改革发生没两天后,长安坊间流传一则消息,那就是降爵行动即将到来,而这一次,降爵的主要目标是大唐李氏族人,起因就是霍乱事件风暴中的越州王李天保。

而后不久长安日报刊登了李世民的一句话:朕理天下,本为百姓,非欲劳百姓以养己之亲也。

正是这一句话,似乎印证了即将到来的降爵行动,让宗室人心惶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