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十章:终逝去

第十章:终逝去 (第2/2页)

燕国的使团向朝廷交上了此番前来的目的,其余那些礼仪都是细枝末节。

主要目的第一是请朝廷确定燕王李恪的谥号,以及有没有什么额外的加封。

第二则是要朝廷正式在金册上添上王世子的名字,以让王世子正式继承王位,虽然这只是走一个过场,朝廷除非闲的没事,否则不可能不通过,但这代表着宗主国对藩属国的主权。

除此之外,使团进京,还要向天子汇报国中的事务,基本上当初邦周诸侯的进贡任务,现在都要做。

这是朝廷和这些大国的默契,朝廷不深究国中运行,而大国则臣服朝廷。

在太平以及诸臣招待了来自燕国的使臣后,燕国使臣终于可以进宫面见武曌,此番来访的使臣是现在这个燕王的儿子。

按照辈分来算,他叫李治九祖父,那应该叫武曌一声九祖母。

主使侯在内殿的门前,隔着一道屏风,对于宫中这位,整个燕国所有人的心绪,怕是都很复杂,尤其是对于李氏的子弟。

宗族和外戚间的关系,总是这么复杂,大家互相不服气。

里间传来声音,“近些年,燕国可还好啊?”

“回陛下话,承蒙陛下圣光普照,燕国这些年,草长马肥,正是盛年之时。”

“那就好,燕国是太宗皇帝所建,燕王是世袭罔替的超品宗王,这份荣耀来之不易,定要珍惜才是。

朕听闻燕国中,有一些奸佞在蛊惑,不知道是真是假,你回到国中之后,就和你的父王说,朕是不愿意相信那些传言的,希望燕王不要辜负朕的信任。

朕的命数也快要到头了,人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还是不希望见到朝廷和藩国兵戎相见的。

这燕王是世袭罔替,但燕王这顶王爵,却不一定总能戴在你这一脉的头上。

若是尔等听信谗言,犯下了谋逆大罪,那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先燕王一世英名,所积攒下的家业,可就要一朝尽毁了。

就说这些,你退下吧。”

主使听着天后这一番连削带打的话,浑身上下简直要被冷汗所浸透了,等到有些晕晕乎乎的走出殿中,才算是反应过来。

其实天后的态度已经被想象中的要好多了,似乎正是和天后所说的一样,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天后比起当初锋芒毕露,也柔和了很多。

燕国使团没有那么快离开,使团在洛阳大批量的开始采购商品,准备带回草原上进行售卖,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使团中有大量商人。

这就导致燕国还没有离开神都洛阳,秦国的使团就到了。

等到秦国使团到了之后,洛阳城中的百姓有些懵,朝廷中的百官也有些懵,这宗王不死则已,怎么一死还一起来呢?

按照秦国和燕国的路程来看,这秦王和燕王的死,前后应该不会间隔一个半月,甚至可能会更短,而且秦国带来的还不仅仅是秦王一个人的死讯,周郡王竟然也去世了,此番秦国是同时带来了两个王的死讯。

朝廷理藩院的官员非常痛苦的发现,明明秦王早死一个月,就可以一起做完的一件事,现在他们要拿出几乎同样的流程,重新来一遍了。

最重要的是,理藩令还得再去宫中和天后说一番这件事。

秦国主使的待遇比燕国主使好,至少只隔着一张屏风而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秦国主使是洛君薇的侄孙,是洛君成的孙子,

此番他进宫不仅仅是觐见天后,还是要见姑祖母洛君薇,除了特殊情况之外,洛君薇一直都住在宫中,这是世人皆知的。

待武曌例行公事的见完寒暄之后,身体不适的她就直接休息,而后洛君薇轻手轻脚的带着她的侄孙到了偏殿。

“你祖父可有什么话让带来的吗?”

“回禀姑祖母,祖父只说让孙儿将一份神位带回中原,就当是落叶归根了,他老人家已经决定葬在秦国之中,那里是他老人家奋斗了一生的地方。”

洛君薇沉默了一瞬,而后缓缓吐口气,洛君成没有什么话带回来,其实就是在说,西去秦国这些年,过得很好,秦国之中也很好,而且对中原也没有什么别样的心思,都很稳妥,没什么值得交待的。

这明明是件好事,但是洛君薇心中却总是酸酸的,洛氏君字这一代,大概是分离最远的一代人了。

玄字辈开始步入中原,但最后实际上除了洛玄奘葬在西域神庙,其余人都葬在了中原。

但君字一代,却到处都是,她和洛君成是亲姐弟,但是却几十年都没有见过了,虽然有圣痕的存在,这并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但思念依旧会存在,而且更深。

所谓无情人反而不会被思念所伤,用情至深的倒容易受累。

伴随着秦王李承乾和燕王李恪的逝去,人们突然发现,太宗皇帝的儿子,已经全部都逝去了,太宗子侄辈中,天后竟然是最后一个人。

而且当初太宗封的三大国王,都已经去世,现在的秦王、燕王、齐王、卫王、楚王、宋王,都是李氏的第四代宗室子弟。

原来不知不觉中,大唐竟然已经传承了四代。

这种恍然隔世的感觉,让人有些时光如同流水一般,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这世上已经没有人记得前隋是什么模样了,只能从故纸堆中去翻找。

或许唯有贞观之世还存留在人们心中,因为在大唐有太多的书本等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君臣言行,以作为后世的训诫。

那是一个让人无比向往的时代。

武曌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当她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她就更加苍老一分。

人活一口心气,当那口气没了,人也就该死了。

在感觉到身体愈发不好之后,武曌终于将所有的权力都转移给了太平,就像是当初李治将权力都转移给她一样。

武曌则留在宫中,洛君薇的身体还算不错,时常在宫中为武曌抚琴,武曌也很擅长音乐,二人就这般应和着。

“薇薇,听说你最近收了一个女弟子,还是上官仪的孙女?”

武曌好奇的问着。

“是啊,是个长的很美,写诗很不错,也很有才华的小丫头,准备以后留给太平,日后可以和千秋,一文一武辅佐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