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十章:终逝去

第十章:终逝去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神都城外,信使策马疾驰而来,扬起阵阵尘沙。

在信使之后则是庞大的使团,从漠北燕国而来的使团。

使团皆服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带丧而来。

能劳烦这么多人带丧前来神都,那死去的人是谁,已经不言而喻了。

自然是那位超品宗王燕王。

大唐的正一品是三公,本来三师也是正一品。

但大唐的正一品有些太多了,三师三公,亲王公主,都是正一品,其中地位也各不相同。

后来出现六大宗王后,对于这六个太宗皇帝钦点的世袭罔替、永不降袭的王爵,位列普通亲王之上的宗王,就有些难以界定。

于是武曌将三师和六大宗王以及李治加的卫王拔擢为超一品,民间简称为超品。

燕王死了。

不。

应该用薨这个字眼。

这是一个相当震撼人心的消息,对于百姓来说,那位距离洛阳数千里之遥的燕王,只是一个年幼时听过的权贵,但对于朝廷来说,却相当于一重威胁被解除。

兵强马壮的燕国对于朝廷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燕王一死,朝廷的压力顿时可以缓解三分。

理藩院第一個得知了消息,理藩令立刻简单收拾一下,带着使团的主使进宫。

燕国的使者不仅送信到神都洛阳,同样往秦国以及齐国和卫国等诸国中送去。

诸国虽然心中各怀不同的心思,对于朝廷的态度也各有不同,比如卫国相较于其余诸国更加心向朝廷。

秦国中,李承乾有些没想到李恪竟然会死在他前面。

当他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些懵,竟然当着群臣的面说着一番颇为无厘头的话,“本王才是父皇的长子,而且从小身体都不好,怎么现在本王还好好的活着,这些弟弟们倒是一个个的先去世了。”

这番话说的群臣是哭笑不得。

但细细想来,李承乾说的还真的没错,李氏因为遗传病的原因,几乎没有活过六十岁的,大部分都在五十多就去世了,而且很多都深受病痛折磨。

但李承乾从长安被分封之后,虽然有时候还是会生病,但从来都没有危及生命,而且现在已经是古来稀的高龄,把自己的一众弟弟都熬死了,这在李氏皇族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见到一众臣子只是苦笑却不说话,李承乾就知道自己说的有些不着调了。

他的目光从上向下看去,当初跟着他出来的人基本上早就死了,就连他们的儿子都要么两鬓斑白,要么就是孙子站在这里,继承他们的地位。

他突然有种萧瑟的感觉。

无力的挥挥手让群臣退下。

一个人的死总是会带动一批人的死,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对于李恪的死,李承乾尚且还不算是特别感触深,但洛君成的突然昏迷却让他心肝俱颤。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比洛君成对于他更重要吗?

没有。

只有长孙皇后和洛玄夜能够和洛君成相提并论,李承乾认识洛君成七八十年了,那种感情,单纯的用深厚来形容都远远不够。

洛君成缓缓醒来,便见到李承乾坐在床榻边上,见到洛君成醒来后,李承乾脸上很是平静,但眼底却满是悲戚,他静静说道:“阿成,医者说你不行了。”

说到最后一个“了”字的时候,细细品去才有一丝的颤抖,表明他内心中不像是表面上这样平静,洛君成只是轻轻点点头。

李承乾微微叹口气,“我就知道你一定是这幅表情,所以没哭。

反正我也没几天活了,到了下面,我们还是兄弟。

人总是要死的嘛,等你死了,我就把你战场上的雄姿用石头雕刻出来,然后放在我的王陵前。

我还要亲自给你写祭文,其他人,都不如我给你写的好,毕竟他们都不知道你有多优秀。”

李承乾絮絮叨叨的念叨着,嘴一刻也不停,洛君成靠起来,笑着不说话,过了不知多久,李承乾见到送药的人进来,这才说道:“行了,我走了,等你去世了,我再来给伱吊唁。”

李承乾说的轻巧,洛君成也不恼,笑着说道:“那臣就先替死后的自己,向大王谢恩了。”

李承乾也不回头,背对着洛君成摆了摆手,离开屋中,他迈过门槛,脸上漫不经心的表情收了起来,浮现出浓浓的悲伤,眼眶也红着,似乎就要落下泪来,他望了望湛蓝的青天,嗫喏了一下,而后离开。

屋中的洛君成深吸了几口气,他虽然老了,但耳朵依旧灵敏,他听到了门口突然停下的脚步,而后是脚步突然变的缓慢和沉重的声音,他脸上的笑容落下,“承乾,秦王啊,以后的路,就要你自己走了。”

日升月落,在黎明前的黑暗,洛君成于周郡王府溘然长逝,秦国举国悲痛,李承乾没有食言,他按照自己曾经说过的那样,一件件去做。

但他高估了自己的寿命,雕像还没有刻出来,在洛君成去世仅仅十二天后,他就紧接着薨逝,秦王世子继承王位。

虽然一直以来都很少和中原联系,但到了现在这种时候,还是要去中原请求册封的,又因为离得太远,要保证安全,所以一支比燕国还要庞大的使团,向着中原神都洛阳而去。

……

神都洛阳,随着洛苏登天后,武曌的身体也每况愈下,这世上被洛苏直接影响生命轨迹的人不少,其中那些年龄不小的人,都开始逐渐凋零。

燕国使团来到神都,武曌生病就没有接见,接见使团的是皇太女。

太平和洛千秋二人联袂接见来自燕国的使团。

这些使团的服饰和中原略有一些不同,很明显更适合骑马,大多数人脸上都带着长年在风霜中奔驰的沧桑,有一种野性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