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烛照幽荧传 > 第二十四章 煮豆燃豆萁

第二十四章 煮豆燃豆萁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烛照幽荧传!

“先生所言甚是。”凌一统颔首道:“可如何实施呢?”

玄丝子没有回应,从床榻上缓缓起身,冥思苦想着,在书房内踱来踱去。

凌一统两眼盯在玄丝子身上,随着玄丝子的移动,不住转动着脑袋。

当玄丝子又一次踱到凌一统面前时,缓缓止步,轻声问道:“王爷,藩王属下兵将,朝廷可有陟罚臧否之权?”

“有是有的。”凌一统苦笑道:“可是,在他们专属领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若是处罚,或许会如王爷所虑。”玄丝子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道:“若大加封赏,即便他们胆敢欺上,却不好瞒下。”

“可是……”凌一统似有所悟,却又大惑不解,不无疑虑道:“若对他们大加封赏,岂不助纣为虐?”

“王爷,您听在下把话讲完。”玄丝子胸有成竹,笃定问道:“大行皇帝丧期满时,当今圣上,定要举办登基大典吧?”

“那是自然。”

“不仅要大赦天下,还要论功行赏吧?”

“唔?”

“到那时候,王爷把所有藩王手下将官,一律升官加爵。”玄丝子微微一顿,又笃定重复道:“还要大加封赏。不过呢,别家藩王属下将领,随便封赏三五个即可,而福王和寿王两家的得力猛将,要全部加封。”

“噢——小王有点明白了。”凌一统恍然醒悟似的,双眉一展,却又瞬间消逝,不无疑虑道:“若不奉诏,奈何?”

“王爷。”玄丝子呵呵一笑,不答反问道:“若您为战将,舍生忘死,拼战一生,至高不过升至公爵,而眼下,朝廷忽然加封您为郡王,您会不高兴吗?”

“当然不会。”凌一统哂然一笑,迟疑道:“不过……”

“若您顶头上司不答应,而他又难以给您更好、更高的爵位,您会有何感想?”

“至少,小王不会替他拼命吧?”凌一统登时醒悟,微微笑道:“更不会冒着株连九族的滔天大罪,跟着他们谋逆造反。”

“王爷圣明。”玄丝子笑道:“即便他们跟着造反,九死一生后,最后不过封为公侯,而现在,他们不用厮杀,您老人家,白送他们一顶郡王大帽,他们何乐而不为?”

“哈哈哈,不错,不错!小王还要细细筹划,让他们断难拒绝小王恩典。”凌一统瞬间了却一桩心事,不由开怀大笑,大大赞赏道:“先生聪明睿智,化去小王多日愁闷,真乃当代子房也。”

“岂敢岂敢。”玄丝子心想你把我比作张良,那你是谁?可他口中却肃然谦辞:“王爷太过奖了,那藩王众将,若能顺然听命,也是王爷无上威望,一呼百应所致。”

凌一统眼见玄丝子并不居功自傲,更加欣慰,起身走下软塌,笑道:“大功告成之日,也是先生封王之时。”

“不不不。”玄丝子吓了一跳,惶恐道:“在下无心尘世荣华,王爷厚爱,在下心领。夜已更深,王爷若无吩咐,在下先行告退。”

“好好好。”凌一统起身相送:“先生辛苦半宿,早点歇息。”

“王爷留步,在下告退。”

玄丝子辞别凌一统,刚刚回到他所下榻的小院门前,凌云志忽然从路边树下闪身出来,笑道:“师父,您和父王真有话说,害我等了大半宿。”

“这么晚不睡,”玄丝子推门进院,诧异问道:“又有啥事儿?”

“师父英明。”凌云志随着玄丝子跨进小院,赔笑道:“师父啊,父王让我询问龙剑秘密,有些为难。”

玄丝子缓缓止步,不满嗔怪道:“你这孩子,剑是抢来的吧?”

凌云志不好意思道:“是啊师父,可不敢让父王知道,省得大哥在父王面前说三道四。”

闻听此言,玄丝子不由微皱双眉:这孩子还是放不下世子之争吗?

因为,凌云志一直觊觎世子之位,也不止一次请求玄丝子出谋划策。

可凌云志和玄丝子对大荒王朝的爵位继承制度却心知肚明,那就是“无嫡立长,无长立贤”。

也就是说,不管是继承九五之尊的皇位,还是继承王公列候的爵位,第一继承人,必定是嫡子——甚至即便嫡子不幸早逝,而嫡子已有嫡孙,那么,该爵位会隔代传给嫡孙,也不会传给其余庶子。

不过,如果没有嫡子,也没有嫡孙,或者没有嫡子,而嫡孙还太不成器,那就启用“无嫡立长”的秩序,在庶子中,选择年龄最大的儿子继承爵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庶子们年龄悬殊太大,立长,一般不会有太多争议。

可是,如果庶子们年龄相差无几,而长子的言行举止又颇为不端,亦或长子的其余弟弟中,更有特别贤惠的,就有可能立贤。

但是,凡事皆有例外,历史上也有一些君王,因为过于喜爱某个儿子,不顾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述规则而一意孤行地选择继承人的。

如赫赫有名的汉武帝刘彻,便因喜爱少子刘弗陵,将其立为太子,刘弗陵顺利登基后,便是后来的汉昭帝。

所以凌云志也曾用刘弗陵的事例,试图说服玄丝子帮他夺取嫡位,可玄丝子旁观者清,觉得凌云志的想法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玄丝子伴随凌一统数年,不仅非常了解凌一统心中想法,对凌云志弟兄二人也知之甚深。

凌宏志是凌一统的嫡长子,他母亲是大司徒王悦之女王平君,是明媒正娶的武亲王妃。

更重要的是,凌宏志不仅占据嫡长子的先天优势,而且仪表堂堂,聪慧睿智,不仅文才武略远胜凌云志,还天生一副仁慈宽厚的胸怀,朝野上下,无不交口称赞。

与此相对,凌云志不仅是庶出次子,个人才干和处事口碑也远远不如凌宏志。而且,他母亲金花夫人,出身卑微——既不是大家闺秀,也不是小家碧玉,而是凌一统瞒着母亲董太妃,从青楼买回的歌姬。

金花夫人自幼被卖至青楼,无人知其真实姓名,被鸨母取名赛金花。

凌一统娶回家后,瞒天过海,去掉一个“赛”字,对董太妃说是姓金名花,被大家称之为金花夫人。

然而,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

尽管凌一统百般遮掩金花夫人的身世,最后还是被董太妃调查清楚,把金花夫人拒之门外。直到凌云志出生后,才母以子贵,勉强得以进门。

可是,也该金花夫人倒霉。

她们母子进门不到一年,原配王妃王平君,突然暴病身亡。

合府悲痛中,董太妃勃然大怒,先是猜测金花夫人暗中使坏,派人严加调查。尽管左查右查并未找出毛病,却又责怪金花夫人是丧门星,要把金花夫人再次扫地出门。

好在凌一统非常宠爱金花夫人,觉得王平君之死,不能怪在金花夫人身上,于是抱着凌云志面见董太妃,痛哭流涕,百般恳求,总算把金花夫人母子留在王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