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刘氏天下汉家郎 > 第二十章 受封汉王

第二十章 受封汉王 (第2/2页)

我们先来分析分析这些诸侯王是怎么产生的?

从“分封十八路诸侯”中可以看出,项羽分封了四类人:

第一类,率先进入关中的刘邦。

第二类,秦国的三员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

第三类,陈胜吴广起义后先行复国的诸王,这些既得利益者要照顾,包括张耳陈余扶立的赵王赵歇;魏王魏豹;燕王韩广;田荣扶立的齐王田巿;张良辅佐的韩王韩成等等。

其四,随项羽发动巨鹿大战、破秦入关的有功之臣,也是拥护项羽的实力派,这些跟班小弟要委以重任,以新换旧。

分封首先要解决的是,刘邦怎么封?

刘邦大人是最难封的,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杀他,不等于心里不忌惮他。因此把刘邦封到哪里,项羽和范增很伤脑筋。

按怀王之约:先入关者为关中王。

刘邦早项羽两个月入关,因此,刘邦理应被封为关中王。

俗话说,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义帝都自身难保了,除了想维护自己权威的义帝和既得利益者刘邦,没人想遵守怀王之约。

刘邦项羽两兄弟在鸿门宴上虽已和解,但项羽范增忌惮刘邦有夺取天下之心,不想封刘邦为关中王。可此时不封刘邦,又怕落下公然撕毁怀王之约的恶名,进而招致诸侯的反叛。

该死的刘邦,你让我们好矛盾呀。

范增一拍脑袋,想到了巴蜀之地,和项羽一拍而合。

巴蜀是秦时流放罪人的,项羽想以此消弱刘邦的势力。于是项羽集团找来理论依据,诡辩巴蜀也是关中之地。刘邦在此为王,我们既不算违约,我们也可以用巴蜀来困死刘邦。

对待刘邦,项羽集团可谓费尽心血。

不过,项羽集团可要失望了,巴蜀早已不是贫瘠蛮荒之地。巴蜀在秦国的大力开发下,经济面貌早已焕然一新。

谁叫你们项羽集团没人像萧何那样,去抢书呢?

刘邦心里恨得咬牙,又不敢明目张胆提反对意见。既然我干不过你项羽,那我就来暗的,先拉拢腐蚀你的叔叔项伯。

刘邦拿出贵重礼品,让张良出面厚赠项伯,请他竭尽全力劝说项羽,把汉中之地也分给自己。不知是项伯受礼后斡旋得力,还是项羽心中有愧,最后的结果,项羽同意将汉中之地划给刘邦,封刘邦为汉王,辖巴、蜀、汉中,建都南郑。

真是无语,既然对刘邦不放心,为何又要给汉中?看样子,项羽大人一生烹人无数,最该烹的应该还是项伯叔叔。

汉中背靠关中面朝巴蜀,去关中要翻越秦岭,崇山峻岭,行走艰险。但是,汉中到关中,有多条栈道,防不胜防。

这样的地方,给了狡猾多变的刘邦,不是一件好事。

项羽把关中地区一分为三,分别封给秦国的三员降将,企图用三秦之地钳制刘邦,围追堵截,扼杀刘邦于摇篮之中。

封章邯为雍王,统辖咸阳以西之地,建都在废丘。

长史司马欣昔日有大恩于项梁,有恩不报枉为人,所以封司马欣为塞王,统辖咸阳以东到黄河之地,建都在栎阳。

都尉董翳曾力劝章邯投降项羽有功,表现突出,项羽领导印象很

(本章未完,请翻页)

深刻,于是封董翳为翟王,统辖上郡之地,建都在高奴。

解决好第二大军阀刘邦的问题后,项羽就不讲客气了。为了空出土地分封有功之臣,对先行复国的诸王全部降级。

原魏国一分为三:项羽自取梁地膏腴之地;改封魏王魏豹为西魏王,统辖河东之地,建都在平阳;司马卬平定河内地区,屡立战功,封司马卬为殷王,统辖河内,建都朝歌。

原韩国一分为二:韩王韩成仍为韩王,以旧都阳翟为都;张耳亲信部属申阳,首先攻下河南郡,在黄河岸边迎接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建都洛阳。

原赵国一分为二:迁赵王赵歇为代王,建都于代县;赵相张耳平素贤能,又随从项羽入关,封张耳为常山王,以襄国为都城,统辖赵地。

原楚国一分为四:项羽自领西楚之地;项羽部将英布,常任先锋,勇冠三军,封英布为九江王,建都在六城;番君吴芮曾率百越的军队协助诸侯攻秦,又随从项羽入关,封吴芮为衡山王,建都在邾城;义帝的柱国共敖,率军进攻南郡,屡立战功,封共敖为临江王,建都在江陵。

原燕国一分为二:迁燕王韩广为辽东王,建都在无终;燕国将军臧荼,从楚救赵,又随从项羽入关,立臧荼为燕王,建都蓟县。

原齐国一分为三:迁齐王田巿为胶东王,建都在即墨;齐将田都,带兵救赵,又随从项羽入关,立田都为齐王,建都在临淄;项羽渡河救赵时,故秦所灭齐王建之孙田安,攻占济北数城,引兵降项羽,封田安为济北王,建都在博阳。

分封天下诸侯这么庞大的工程,自然少不了范增之计。表面上论功行赏的项羽,实际上是有倾向性的,将好的土地封给自己和比较亲近的诸侯。那些存在潜在敌对关系的诸侯,不用怀疑,自然就是荒凉贫瘠之地。

这次分封,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项羽这样分封的目的显而易见,首先是建立自己的最高权威,以便号令天下,都是我分封的诸侯,自然要臣服于我。

其次是把劲敌刘邦封在秦朝流放人的巴蜀,挤出富裕的关中之地,以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予以钳制,消弱刘邦实力。

项羽深恶痛绝的关中,也没有轻言放弃,花了诸多心思。项羽一路烧杀抢掠,尽失关中人心,很难在关中立足,将秦朝三个降将分封于此,用意明显,关中决不可落入一人之手,也不可以分封给有号召力的人,三个降将在关中不得人心,用他们防备刘邦,也不会趁势做大,一旦天下有变也可轻而易举收回。

分封天下的背后,必然全是阴谋诡计。

再看看项羽对原五国的分封,确实高明,刻意将五国从原来的富地迁往恶地,同时把自己的亲信插在他们之间的富地,对原五国诸侯分化瓦解,该封王的不封,不该封王的却封了,严重削弱原五国诸侯的势力,同时在新旧诸侯王之间留下了很深的矛盾。

对项羽而言,潜在敌对势力,能分到一块蛋糕,已是幸运至极,就不要嫌弃了。

这些乱世枭雄的军队土地财产被强制分割,简直比抢了他们老婆还过分,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可谁也不敢说。

想起被项羽坑杀在新安的几十万秦军,畏惧项羽强硬的拳头,再摸摸自己的脑袋,还是忍一忍为妙,等机会吧。

可以说,项羽的分封有技术含量,充分考虑了现实和未来的平衡。联军本来就是诸侯组成的,也是平等的,强行分封十八路诸侯,进一步削弱各国的实力,各个击破。

满满的套路,一看就是范增老人的风格。

前206年4月,各路诸侯按照项羽霸王的最高指示,各自罢兵,回各自的封国去。

汉王一刻也不想耽搁,立即前往南郑,项羽派三万士兵随从前往,楚国和诸侯国中因为敬慕而跟随汉王的有几万人,他们从杜县往南进入蚀地的山谷中,向汉中进军。

刘邦带着手下马不停蹄赶往南郑,不敢稍作停留。因为他们怕项羽一时反悔,派军队追上来,想来个斩草除根,那就完蛋了。

惹不起,我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越往汉中,地势越是险峻,越是远离故乡。跟随刘邦的部将和士兵纷纷逃亡,去汉中,前途渺茫,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刘邦愁眉苦脸,一面害怕项羽追杀,一面担心队伍跑散成为光杆司令,正在忧心忡忡之际,张良送到褒中时,向刘邦献计:

“老大,您走过栈道后,我就不送您了,把栈道烧毁,这样不但可以防范项羽的追兵,还可以消除项羽对您东进的戒心。”

当然,还可以防止将士逃散。栈道都烧毁了,你还能逃到天上去?等以后天下有变,我们再抓住机会,干项羽一票。

张良的计策,刘邦又是欣然采纳,就这么办,于是下令焚毁栈道,以后再会了。

刘邦军队通过栈道后,按照刘邦大人的命令,把在陡壁上架起的栈道全部烧掉,项羽或其他诸侯就是想偷袭,也无路可走了。

项羽,我怕了你,我向你保证,我不东进了。

不过,我刘邦的脸,就像女人的脸,说变就变。

栈道烧毁后,将士也无处可逃了,还是老老实实和刘邦去汉中吧。唱唱军歌鼓鼓劲,人向南郑进军,心却想东归回乡。

这股思念故乡的力量,终有一天,势不可挡。

(本章完)

</div>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