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谪仙 > 谪仙 第168节

谪仙 第168节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谪仙!

后来李朝歌带着他私奔,秦惟跟被蛊惑了一样答应了。浮桥上她差点摔下去,秦惟本能将她护在身前,下一瞬间,就被她一剑穿心。

秦惟深深看着她,不由笑了。时机、火候都拿捏的非常好,先装作和秦惟闹别扭,激起秦惟的愧疚感,然后用陪伴慢慢瓦解秦惟的防备,最后适当露出孤独无助的一面,让秦惟怜惜。紧接着提出私奔,秦惟很难拒绝。

男人真是一种很好琢磨的动物,没有人会对自己保护的人心存警惕。在秦惟救她的时候,就是李朝歌下手的最好时机。

秦惟这才真正明白,秦恪为什么会栽在她身上。

柔柔弱弱的菟丝花确实能激起男人的保护欲,但没有人会将宠物和自己相提并论。唯有独立的灵魂,才会被人平等对待。

若是早些年,李朝歌在他还活着时出现在夔国,他也会对这样的女子感兴趣。

秦惟特别想问,如果他刚才没有救李朝歌要怎么办?李朝歌会真的摔下去,尸骨无存。她对秦恪就这样死心塌地,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拿来冒险吗?

然而秦惟已经没机会了。李朝歌那一剑刺下去后,身体连着魂魄一起痛,识海深处也翻涌起来。秦惟知道,他输了。

他用命来算计秦恪,秦恪同样以性命做套,请君入瓮。

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兄弟二人,还真是相像呢。

外人皆猜测秦惟发现自己中计时该有多么愤怒,其实秦惟当时很平静。他被李朝歌刺那一剑时,心里想的是他被蛊惑不亏;他感受到秦恪还活着时,心里在想输给秦恪,也不亏。

他为长生执着了千年,期间害死无数生灵,耗费无数心血。在天界这短短六天,他的梦圆了,此后再无执念,消散也没什么遗憾。唯独遗憾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没能告诉她,他是谁。

秦惟的魂魄浮在刑天台上,用尽全力去够李朝歌的手。这一次她没有认出来,不顾自己身上的伤来抓他。秦惟亲眼看着李朝歌身上的伤尽数崩裂,鲜血染红了底下的焦土,但是在即将碰到的时候,他消散了。

秦惟的神魂悠悠升向天际,失去意识前,他看到李朝歌吐了口血,重重倒地。秦惟无声叹息了一声,可惜,他没有来世了。

不过,有秦恪在,即便有来世,他也不会有机会了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那日看夕阳时,其实他想告诉李朝歌,并非无处是她的家。

第171章 番外之人间

延平八年暮春, 风吹柳絮,落花满长安。

高子菡经历了半生起落后,终于在延平年间回到京城。她和母亲东阳大长公主的罪名得到平反, 封邑待遇恢复如常,然而这时候, 东阳大长公主已经在十多年的流放生涯中拖垮了身体, 刚回洛阳就去世了。随后, 李怀恢复唐制,重回长安,高子菡也随着新朝搬回旧都长安。

武皇执政这十多年间, 李唐皇室凋零的厉害, 如今还活着的不剩多少。李怀和李常乐见到了少年时的玩伴高子菡, 都十分唏嘘。李怀对这位表姐非常优待, 李常乐更是亲自做媒,让高子菡再婚。

这样一过, 又是八年。高子菡已经四十岁,即便多年来仔细保养,眼角也不可避免爬上细纹。今日曲江池游春, 高子菡带着女儿赴宴,结果, 在宴会上闹出了事。

高子菡姿态端庄地带着女儿回府, 一上马车, 她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小女儿三娘知道自己惹了事, 低着头, 用力攥自己的衣带。

二娘看了看,道:“阿娘,你不要生气。三娘也是性子急, 和永和县主说话急了些,你不要怪罪她。”

三娘一听,当即抬起眼睛瞪人:“要你假慈悲!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谎话精。”

二娘一听,不由泪盈于睫,委屈巴巴地看向高子菡。高子菡感到头疼,二女儿是她在外地流放时生下来的,生父出身不高,再加上流放时条件不好,所以高子菡无力顾及女儿的教养。二娘养出一身小家子脾性,心性也长歪了。回长安后,高子菡得到皇帝和广宁长公主的优待,物质条件大大改善,又和另一个丧妻的世家子成婚。对方带来一个大女儿,高子菡又和新丈夫生下了小女儿,二娘夹在中间,不上不下,家里的情况也越发微妙起来。

再加上三娘毕竟是高子菡老来得女,高子菡和丈夫都知道这极可能是他们最后一个孩子了,所以两人都非常娇宠。三娘一出生就落在富贵堆里,没经历过垂拱年间的政治苦楚,又有父母娇惯,性子变得十分张扬跋扈。今日,三娘甚至和李常乐的小女儿永和县主闹了口角。

那可是封邑万户、说一不二的广宁长公主李常乐啊,她的女儿便是在长安横着走都没人敢说什么,三娘这个愣头青被人挑拨了几句,竟然敢给永和县主不愉快。都惹出这么大的篓子,两个女儿毫无危机感,居然还在这里斗嘴。

高子菡无比心累,她冷着脸,呵斥道:“都给我住嘴。”

二娘三娘终于意识到母亲是真的生气了,都讪讪住了嘴。高子菡沉着脸,骂道:“三娘,我看我对你真是太纵容了。你哪来的胆子,敢和永和顶嘴?”

小姑娘脸皱成包子,替自己辩解道:“还不是她欺人太甚。刘姐姐都被她欺负成什么样子了,我打抱不平有错吗?”

刘姐姐……高子菡一听这个姓氏就气得头晕。原来,是刘家的女儿在背后挑唆,她就说谁敢冒犯到他们家头上。

刘氏是李怀的皇后,当年李怀被武皇圈禁,困于深宫十年,不得自由。是刘氏一直陪伴在李怀身边,不离不弃,日日给李怀打气。后来李怀复辟,重新坐上皇位,第一件事就是封赏妹妹广宁公主及妻子刘皇后。

垂拱末年,李怀、李常乐、刘家合力发动政变,诛杀男宠,逼武皇退位。但是等李怀坐上胜利宝座后,这个集团立刻瓦解,李常乐和刘皇后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神龙政变后,李常乐的权势到达巅峰。她封邑万户,党羽遍地,宰相有三分之二是她举荐上去的。就连皇帝李怀都公开在朝堂上说,朝廷大事有拿不准主意的,尽可去问广宁和太子。

李怀愿意给妹妹分割权力,但是刘皇后可未必。刘皇后亲眼目睹自己的婆婆做到了哪一步,如何愿意再放任武皇的女儿势大。有武皇这位母亲打头,李常乐废帝自立,也不是全无可能啊。

刘皇后和自己的儿子拧成一团,全力对抗李常乐。李常乐的驸马还是武元庆,她和武元庆生了二子一女,武皇在世时她天天想着和离,但是等女皇真的去世了,李常乐反而和武元庆结成同盟。

天底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广宁长公主和东宫不睦不是秘密,高子菡知道,但不代表她想卷入进去。她出生在永徽年间,历经永徽、景明、垂拱、延平四朝,经历了三次婚姻,两次流放,十年内痛失父母亲人。她像一朵浮萍,无力地挣扎在政治浪潮中,生死哀荣都不由她。她实在累了,少女时的野心壮志早就被现实磨平,剩下的日子她只想安度余生,委实不想再牵扯到政治斗争中了。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高子菡想避,刘皇后却不让她避。太子和广宁的斗争日益尖锐,大人们的敌意慢慢渗透到孩子之中,三娘这次卷入刘家女和永和县主的纷争,就是一个例子。

高子菡阴沉着脸,第一次毫不留情地斥骂女儿:“就你,还敢替刘家的女儿出头。她们的姑母是皇后,表兄是太子,你有什么?没有金刚钻还想揽瓷器活,你也不想想,你有打抱不平的实力吗?”

说到这里,高子菡微微恍神。打抱不平……她想起很多很多年前,在她还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女的时候,曾见过一个人。她聪慧美丽,武艺高超,仗义果决,她在时,曾替许多人声张过正义。

还有另一个人,清冷如仙,不畏强权,永远公平正义,永远光风霁月。

高子菡盯着车厢,眼神陷入迷离。原来,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

马车在长安城中驶过,车轱辘不慎碾过石头,咯噔一声,车厢晃了晃,车帘也随之荡开。

一闪而过中,高子菡看到街边站着一男一女,女子身高到男子肩膀,两人一个穿着白衣,一个穿着红衣,正拿着一张图说话。高子菡眼睛骤然瞪大,她不顾仪态扑到车窗边,掀开车帘,用力看向后方。

长安车水马龙,往来如织,车夫灵活地架着马车,很快就驶出街角。那两个人影也淹没在人海中,再也看不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