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三国之捣乱天下 > 第二十一章 董卓之乱诸侯会盟

第二十一章 董卓之乱诸侯会盟 (第2/2页)

出乎意料的是根本没有演义上所说的十八路诸侯,充其量也就十一路看来小说果然害人不浅,而公孙瓒并未表态,刘备自然也没来,估计后面的三英战吕布是没戏了。

当时袁绍与王匡屯兵河内,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曹操则属于张邈军下;袁术屯兵鲁阳,孙坚从长沙赶往与袁术会合;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与联军军粮。各群雄都推举袁绍为盟主,但只有鲍信认为曹操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袁绍自号车骑将军,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号,如曹操就被授行奋武将军。而其他地方军的态度因不同原因没有明确表态。

而我为了尽快结束乱世也与孔伷共同在颍川屯兵,我的兵经过高顺的训练5000官军已经今非昔比,陷阵营也是补充到了3000人达到满员的状态,且战斗力已经远远领先官军,之后我又是回到颍川书院请求郭嘉等人前往辅佐,郭嘉觉得时候未到不愿出世,戏志才不知道跑哪去了,荀彧和荀攸则是心系大汉皇室,随我一起来到阳翟准备一起出征。

请到荀彧和荀攸之后我又到了上官孔伷的军营,与孔伷一起讨论接下来出兵的问题就在这时突然有一骑斥候奔至大营道:“启禀刺史大人,车骑将军有使者到。”

孔伷道:“快快有情。”于是我跟孔伷走出大营到外面迎接,只见十几个兵丁簇拥着一个趾高气扬的人纵马穿过行伍——来者竟是许攸。

许攸之前在洛阳与我洛阳三雄也是有点关系的,不过此刻许攸好像根本不认识我一样下马就道:“今有大将军手板至此!”

我和孔伷对视一眼后便退后几步下拜,这时许攸掏出袁绍的手板,高声宣读:“车骑将军有命,西凉兵马强横,刺史大人需紧守颍川,筹措已定再行出战。若无必胜之策,可待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攻破孟津,各军再作接应。有渝此令,即为败盟!”

袁绍这一令虽然含含糊糊,但是我和孔伷已揣摩到了精髓,袁绍是想夺取孟津争立头功。我二人又是对视一眼道:“愿听车骑将军号令!”

“两位快快请起,方才是依命行事,多有得罪。”许攸收起手板连连作揖,之后又是拉这我走到一旁对我说道:“文杰贤弟放着三公不做居然当上颍川太守了,数年不见可是别来无恙啊?”

其实我不愿跟这人交好,不过在长安之时袁绍和曹操都跟他好,我也是无奈,不过他既然问我了我也得回啊,于是道:“小弟还好。”

许攸又道:“本初兄听说你来了格外高兴,他已经修表,叫你暂领虎威将军之职,对了孟德兄也领了奋威将军的职位。”

之后又道:“本初兄说了,此地并非要地留下孔伷大人镇守便可,文杰不妨到河内去,咱们合兵一处,共议夺取孟津之计。”

这袁绍也是好意让我跟着一起也领个头功,不过我却是想先咨询一下《吾之子房》的荀彧再做决定,于是道:“子远兄,你先替我谢谢本初兄美意。只是我等刚刚汇兵军务繁忙,待过几日安排妥当,若无有他事,小弟自当前往河内,再听车骑将军调遣。”

许攸愣了一下白给的功劳都不要?不过你不要就算了我不也勉强于是道:“兵无常势,自当如此。”缓了缓又回去对孔伷道:“两位若是没有异议,在下这就回转河内,向车骑将军复命了。”

我与孔伷将许攸送出军营之后便回到各自军营休整,我与荀攸、荀彧和方悦、高顺说了刚才的事情本来以为荀彧会先表意见没想到最先说话居然是方悦,方悦道:“这袁绍明显是让各路诸侯先按兵不动,让他来个功之后,定是他按兵不动让他人去当这炮灰,不过此刻袁绍既然有意拉拢我们其实可以先等袁绍拿了功之后再汇合袁绍坐收渔翁之利。”

方悦说完还没等荀彧说话高顺又道:“不可,若是等袁绍拿了功我等再去汇合定会让袁绍不爽,且也没有了再立功的机会。”

这时荀彧终于可以说话了,他道:“我们可以等袁绍拿了功之后便立即出兵立下一功之后再与袁绍汇合,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立功也能保存实力。”

荀攸也道:“若是有功我们便争不过必须保存实力,必要的时候就算不争功劳也必定要保存实力。”

我道:“公达兄所言甚是,接下来必定天下大乱我们必须保存实力。”说完之后我就后悔了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不过也无妨只有高顺和方悦不知,所以而荀彧则是做深思之状荀攸笑呵呵的看着我也不说话,于是我们也就此散去休息等待战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