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 > 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4章 两宫皇太后

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4章 两宫皇太后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今日之举,关乎礼制,关乎人心,更关乎国祚兴衰。伏望陛下深思,审慎而行,以礼尊母,以孝治天下,使我朝基业长青,社稷永固······”

林希持奏站在殿内,声音铿锵,情绪激昂,谏尊崇朱太妃为太后,以正礼制,彰显正统。

从东晋至宋近千年来的传统,皇帝嫡母(先帝皇后)和生母同时在世,则以嫡母为皇太后、生母为皇太妃,以示嫡庶尊卑有序。

虽有皇帝颠覆这个传统,但也是个例,大流均如此。

一个萝卜一个坑,若尊崇朱太妃,就得把向太后从坑里拔出来,这事有悖礼制,太常寺必须否决。

太常寺少卿温益专管礼乐,闻言立刻出班,不容置疑道:“臣以为此事有待商榷,母凭子贵,乃人伦之常,若寻常百姓如此,确实无可厚非,然圣上早尊向太后为嫡母,此时尊太妃,便是将圣上置于风口浪尖之上······孝为百行之先,礼为治国之本,林院事此举······谬矣!”

右正言黄履不甘示弱,随即出班反驳道:“臣愚以为温少卿管中窥豹,母以子贵,独非人伦之常,亦国之大纲。太妃有育君大功,宜享太后之尊,如此方能母仪天下,以顺天理,以慰人心······”

黄履话音刚落,反对者即刻出班反对,支持者不甘落后支持,两派唇枪舌剑,战成一团。

一时间,朝堂上的气氛变得紧张而激烈。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嫡母既在,自然合乎礼制,顺乎人心。《易经》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陛下若听谗言尊崇太妃,则是亵渎礼制······”

“陛下亲政后便有诏命,令尊号之议,如今时机已至,礼当举行。若迟迟不决,恐失信于民,亦失礼于天下。故臣冒昧进言,恳求陛下早作决断,顺天意,抚人心······”

“······”

众臣均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谁都有理有据,却无法说服对方。

辩论声此起彼伏,赵煦神色平静,静静聆听。

良久,吵声愈烈,赵煦使个眼色,梁从政尖锐的声音响起:“圣上面前不可乱了尊卑,肃静!”

殿内顿时安静。

赵煦指着案上奏疏,平静道:“太后上疏劝谏朕······罢了,梁从政,你念给诸卿听。”

“臣遵旨!”

梁从政拿起奏疏,大声诵读。

“······古之帝王,不以天下奉养为荣,而以能尽孝道为贵。昔汉文帝尊薄太后,后唐庄宗尊曹太后,皆以孝道治天下,成为千古美谈。陛下若能追迹前贤,尊崇圣母,必将名垂青史,永为后世楷模······”

向氏妥协了?

反对者顿时懵逼。

他们竭力维护传统,保住向太后独崇的同时,也保住了自己的荣耀。

然事与愿违,奏疏中向太后词句虔诚,又自愿降为太妃,如此一来他们的举动便显得极为多余。

太常寺管礼乐,温益不得不倔强劝谏:“官家,嫡母降为太妃······朝野上下恐怕会哗然一片,臣请官家三思······”

确实,此举不仅有违礼制,皇帝还会因之而有暴虐的诟病,这也是历代帝王谨遵传统的原因。

“诸卿多虑了,太后和太妃均为朕之母亲,朕自然不会厚此薄彼,做出有违孝道的决定,故而将太后降为太妃的建议,朕不采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