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 第25章 香酥饼

第25章 香酥饼 (第2/2页)

叶柔和李延宁就在胡家豆腐铺卖香酥饼。李青梅尝了一个香酥酸菜肉饼,直言肯定受欢迎,让她放心卖。

早晨是豆腐铺生意最好的时候。此刻,李青梅将一板板豆腐拿出来卖。

这时候天气还是挺冷的,想着一大早赶路,弟弟一家肯定辛苦,李青梅便进后院舀了两碗热乎乎的豆浆给叶柔和李延宁暖和暖和身子。

母子俩道谢,李延宁喝着豆浆,和叶柔分食一个香酥酸菜肉饼,一个买豆腐的大娘闻着酸菜的味道忍不住看了过来,见母子俩吃得津津有味,好奇道:“掌柜的,他们是谁啊,怎么在你们铺子里吃饼?”

李青梅道:“这是我弟妹和侄子,吃的是香酥饼。”

“香酥糕我是吃过的,香酥饼是什么?”大娘问。她家住南街,是豆腐铺的老熟人了。

“林大娘,这香酥糕就是我这弟妹做的,香酥饼是她新琢磨出来的饼。”

叶柔听到她们的对话,放下碗解释道:“香酥饼和香酥糕一样外皮酥脆,不过是咸香口的。这香酥猪肉饼是猪肉馅儿的,一个贵些要六文,香酥酸菜肉饼是酸菜炒肉馅儿的,四文一个,香酥咸菜饼就是纯素菜了一个两文钱。大娘要不要来两个尝尝?”

李延宁推荐:“大娘,香酥饼配上热乎乎的豆浆可好吃了。”说着还特地跑到大娘身边吃起来,一口咬在香酥饼上,酥脆的外皮有微微嘎嘣脆响的声音,外焦里嫩,皮薄馅大,汁水丰盈。

小孩吃得实在太香了,大娘忍不住道:“那给我来三个香酥酸菜肉饼,一碗豆浆。哟,我没有带碗,饼先拿给我,我回去拿碗。”

其他买豆腐的顾客听了叶柔的介绍,又见李延宁吃得香,想着都不贵,顺手买两个尝尝。

不少顾客看李延宁配着豆浆吃很香,住附近的人都会回家拿碗来装。

朱掌柜今天也正要去南街吃早点,见胡家豆腐铺不少人在买豆浆,好奇今天豆浆怎么这么受欢迎,就听见脆亮的童声道:“朱老板,我娘做了香酥饼,和豆浆简直绝配,要不要带几个回去尝尝?”

李延宁见朱老板走过,可不能放过这个大顾客,香酥糕他可是经常买。

“是你这小儿啊,你娘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你买几个尝尝就知道了,保证不让你失望。”

“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岂有错过的道理。”

听了价格,朱老板觉得这香酥饼卖得便宜,估计也没什么好料,既然答应孩子了,带几个尝尝也无妨。

很快,叶柔带出来的一篮子香酥饼都卖完了,连要点豆腐的豆浆都卖光了。李青梅欣喜不已,能不高兴嘛,豆浆不用做成豆腐都能卖,还有不少人询问明天是否还有。豆浆磨完煮熟就行,可比做豆腐省事儿得多。

叶柔见这生意能做,准备明天多做点来卖。这不比栗子,馅料儿的处理工艺没那么多。

收摊儿了,朱掌柜又来了:“香酥饼还有不?肉馅的再来三个,酸菜肉馅的再来四个。对了豆浆再来三碗。”

“朱掌柜,今天的香酥饼和豆浆都卖完了。”

“这么快卖完了?”他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刚刚就多买几个。

他又问:“你们明天还卖不?不会又像香酥糕隔两天再卖吧?”

“我们明天还卖,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天天都能卖。”叶柔道。

朱掌柜一听就放心了,慢悠悠地回家。

叶柔母子在胡家后宅等李青鹤回来,顺道数了下今天的进项。这次带了五十个饼,除去成本,有将近一百文的进项。而且这才第一天,有香酥糕的招牌,不缺名声,这生意能长久地做。

叶柔越想越高兴道:“以后我上午做香酥饼的生意,下午绣手帕,你爹做木活儿,咱们很快就能攒下钱送你去启蒙。”

李延宁其实不想让母亲如此劳累。这生意确实能做下去,可这意味着娘亲每天一擦黑就要发面,第二天寅时起来揉面,调各种馅儿,包好再烙饼,还要运饼走四五十分钟到镇上。

爹虽然能帮忙,可主力还是娘亲。而且她下午还要抽空绣手帕,铁打的身子也不能长期这样下去。

爹的衣柜生意才起步,刚打出名声,也不能放弃。

而且依今天顾客的反应来看,香酥饼的市场远比香酥糕要大的多。

首先便宜,普通人家乃至穷人都买得起。其次哪怕是素馅儿的也油汪汪的,对于常年吃不了几次肉的人来说,这就是油水,非常促进食欲。

再则内馅儿选择的种类也多,还能依据时令食材更换,满足不同人的口味,保持食客对香酥饼的新鲜感。

最后,不仅早餐能卖,午餐更是大市场,东市的人员往来多,很多打短工的汉子都会在那里解决午餐。

可母亲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

李延宁其实想让大伯家和舅舅家一起来做这生意。可他要怎么开口呢?当小孩好麻烦,出个主意还得绞尽脑汁不能露馅。他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等到午时,李青鹤才回到胡家豆腐铺,带来了好消息,两家都订了衣柜和妆奁盒。

一家三口在胡家吃过午饭后回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