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这福气,我要了 > 第11章 风云谷会合

第11章 风云谷会合 (第2/2页)

跑路的背影透着几分轻快,马上又将多了十块福玉,再加上青阳的十块,终于可以买新的技法了。

想到这里,他快步向传福堂走去,这是传福堂发布的任务,他需要当面跟传福堂专门发布任务的人交换任务牌,再到积福堂交还任务牌,才能拿到结算的福玉。

外派的差事,一般给的报酬都很丰厚,出一趟顶州府内三四趟。

只可惜,这种任务人人都盯着,都快抢破了头,他还是因为许上人的推荐才拿到机会。

许上人这人能处,嘴巴毒、下手狠之外,对于身外之物都不大看重,不像别的上人,介绍任务还要抽成一半。

如果许三成知道青川的想法,一定会冷笑三声。哼,得了他的好处,可能会付出的东西比报酬还要珍贵。当然,他本人真心不太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

苏四儿她们已经到了风云谷,现在站的地方看着跟被烧干净的荒地似的,一草一木皆无。其实这里乃风云谷的大广场,风云台。

风云台原来是福圣赐下的的空间灵宝,能随着人数的增加,自动增加空间,不管多少人,都能给一口气装下。

雄浑的钟声在风云台响起,听到钟声,风云谷的人都放下了手中的事务,朝着这边赶了过来。

眼前的荒地渐渐向四面八方的远处伸展,苏四儿等人不敢动,尽量缀在人群密集处。

不多时,眼前的荒地开始变化,平白地起了一道雾气,苏四儿等人觉得自己被雾气笼罩,眼睛也看不清东西,连一拳之隔的身边人也看不清。

再睁眼,眼前成了脸的海洋。

这里真的好多人啊。

“大衍朝仙福门第三万八千八百年,准福徒选拔大会正式结束,你等初来,万望谨守门规,努力修行,长成我福门栋梁,继续扛起守护这片福地的责任。”

很官方的发言,苏四儿心想,这个老头子脸都没露,说完了话就走了,也不知是个什么来头。

能在重大场合发言的人物,来头小不了。

苏四儿嘴里的老头就是福门的圣福使之一,福门有两位圣福使,大衍朝以左为尊,这位自然是左使。

大人物,事务繁忙,不可能亲临风云谷,他人在平都,这会儿忙得要死,四府之上皆有州府,准福徒大会都在同一日举办。

每个需要他讲两句,至于为什么不用个分身之类,也不必跑四次,他本人觉得来都来了,就应该每个州府都亲自看一看,忝为左使须尽一尽责。

平都的准福徒选拔大会自然由右使负责。这位左使大人已是大灵体,卡在实神境后期大圆满已经几百年,再不想法子突破,整个人就要消散了。

他本人倒是十分想为福门发光发热,所以一直在寻找破境之法,大家体谅他的难处,福尊也默许福门大小事务都是右使打理,只除了每年的准福徒大会必须出席,以示对准福徒们的重视。

\/

福门作为几万年的大宗门,推动正常运转、处理大小事务必然有严格的体系划分,权力体系上,从低到高,分别是福徒、传福官、圣侍\/圣使、圣侍长\/圣使长、圣侍令\/圣使令、圣福使、福尊。

福尊可以理解为福门实际上的最高权力者。

之上的福圣乃福门始祖,早已撒手福门多年,飘然天下不知去往何处,不少人猜测他许久不露面或已破天而去,其中的真相或许福尊知晓一二。

福门长老会由圣侍令、圣使令、圣福使、福尊四人参与,名副其实的实权长老会,其中也有一些其他去职的前任长老,或者修行达到一定程度也可加入。

圣侍长或圣使长之下设有圣侍和圣使各十名。

这圣侍和圣使的数量多,其中颇有掌故。

据说是为了弹压圣侍令和圣使令间无止无休的明争暗斗,两位长期分管各州府事务,一力排斥世俗出身的修行者进入权力体系。

任用自己族人或者投靠之人,把持修行资源,导致各地净福堂人才凋零,几无战力,在某年成都于天的战场内困死不得出,这乃是威胁福门根基的大事。

最后由某任右使提出设立十圣侍和十圣使,分权圣侍令和圣使令,任职须平都委派,又以门规处置了那任圣侍长和圣使长,把长期沉迷于修行的圣侍令和圣使令也撤了,又打了不少补丁,整肃了风气,才平息了门内的怒火。

部门安排上,福门设有净福堂、传福堂、享福堂、积福堂。

每个州府由平都委派从十圣侍和十圣使中抽调五名,四人分别负责四大堂,另一人则是监督者,专司刑责,州府及福门内四大堂,皆由他总管,渐渐地也形成了一个新的机构,就是人人畏惧几分的斩福司。

其中,净福堂负责对外战斗,全力负责成都于天的一干应对。

传福堂负责培养人才,准福徒、福徒的培养乃至后期门人的修行都负有教导之责。

享福堂负责福门发展,州府大小事务的管理、福童选拔前期的安排落实都归它们负责。

积福堂负责发布门内任务,大小资源的收聚和分配。

四大堂的地位不可动摇,为应对福门事务新的变化,各堂也会酌情在内部设部门,等解决完问题,没必要留下的就解散了,至今被默认留下的只有斩福司、福录寺等。

斩福司不必提,比如福录寺就归属于传福堂,本来设立之初就为了安顿州府内的一些“福人”,让他们能有点事做,也不必牵扯到福门内的权力斗争。

福人其实是修行之人子女中无天赋的那一拨,福门准其生活在州府,后来渐渐就扩展了规模。

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圣侍令和圣使令及其追随者们自然不愿孩子沦为普通人,便使用一种禁术,让这些无天赋者在四大堂下领了差事,到处祸祸,好些人贪图净福堂的资源厚重,一股脑涌了过去,最终引得福门震动,方才改了些规矩,废去禁术。

到五十年前,为了缓和各州府时常发生的内斗危机,享福堂提出设立福童使,在世俗世界选出有修行资质的孩童进入福门。

福童经过赐福测试,选出准福徒,福童中部分福运亲厚者,被州府的福录寺收入培养。

后来为了方便管理,各府城直接设立福录寺分部,自行培养,不必占用州府福录寺资源。

各府的福录寺明面是为了关照世俗修行者的父母,省去这些人的精力,实际也承担了一些四大堂派下来的不可说任务。

苏四儿等人早已经从风云台转到了传福堂的某处。

按杨虎子的说法,时不时地突然被转移到某地已经不算事儿了,毕竟他们爬过攀福梯、飞过悬心崖、撞过柱子,还在飞舟上体验了极速降落的快感。

真不算啥了,他当杀手那会,天天领任务,耗在路上的时间,万分痛苦,他就特别想念这种粗暴的方式,如果能一下子到目的地,他真的不想再委屈自己的屁股或者腿,以至于现在他对于即将到来的修行课程充满期待,盯着前面高高在上的传福官,眼睛都冒了火星。

传福官高高在上,相比于端坐在垫子上的苏四儿,这位传福官整个人都踩在了空气中。他时不时地走动,行动如踏平地,不会掉下地来,让这些小孩子们觉得十分新奇。

其实只是普通的分身技法。

这些传福官本身境界各有高低,但每年的准福徒太多了,积福堂和传福堂联手发布任务给的实在太多。

积极的传福官们索性放下修行之事,接任务赚上一笔够一年不愁或者拿去换心仪的技法。

为这些小孩子讲一讲福门的历史,小事一桩,而且为了能多拿点福石,脑子灵活的就利用分身技法,一人最少能负责三个房间,最多的能负责六个房间,就看个人的修行功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