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剑魂枪 > 第134章 被逼献策

第134章 被逼献策 (第2/2页)

同时玄虚心中也是猛然一紧,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可能无意中触动了皇帝的敏感神经。

想起刚才师兄提醒过,皇宫之中规矩众多,说话还需谨慎。

于是迅速在脑海中斟酌措辞,谨慎地解释道:““陛下,武小四因为得罪了工部尚书,担心受到报复,所以才会觉得不安全。”

工部尚书?应该是卫国公去世之事吧。皇帝心中暗自猜测,不过这事不是你们几人做的吗,怎么牵扯到武小四身上了?

想及此处,皇帝突然问起:“此事是否与卫国公宋先祥的遭遇有关?朕听闻那是几名道士的所作所为,与武小四似乎并无直接关联。”

玄虚一听皇帝提及此事,瞬间愣住,内心的震惊如潮水般翻涌。他们本以为已经巧妙地避过了所有嫌疑,未曾料到皇帝竟然已经洞察了这一切。他瞬间感到自己仿佛站在了悬崖边缘,进退两难。

然而,皇帝似乎并未打算在此事上深究,而是话锋一转,回到了强国之策的话题上:“你去告诉武小四,他的请求朕答应了。让他将强国之策详细写成奏报呈上来,若此策真能为国家带来益处,朕不仅会保护他的安全,还会考虑赐予他一官半职。”

“贫道代武小四谢过陛下!”玄虚达成了目的,急忙站起身行礼道。

“你们先退下吧,静玄仙子去花园了,下午朕会让人送她回去。”皇帝说完,便埋头在奏折里。

还是由刚才的小太监带着他们四人出去,路上,玄虚心中暗自得意,武小四交代他的事,他是分毫不差的完成了。

和武小四之前的行径比起来,高下立判。

当回到文渊阁,武小四得知御书房内发生的事后,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要写奏报呈上去?”武小四回到书房后,仔细思考需要怎么写,这强国之策无非是两点,稳固内政,抵御外敌。

思考良久后,武小四提笔。

武小四奏请强国之策

臣武小四,谨奏陛下:

臣闻国之本在于民,民之生在于食。今外有敌寇侵扰,内有世家掣肘,臣深感国家安危系于一身,故不揣冒昧,奏请强国之策,以报陛下之恩。

一曰,调整科举之选才之道,以重技术之人才。臣建议于科举之中增设技术之科,如农业、水利、冶金等,选拔具备实际技能与创新之才者入仕,以提高国家之技术实力。同时,应提升工匠之地位,厚待技术人才,以鼓励民间之创新与研究。

二曰,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世家大族之势力。臣请陛下推行更为严格的官员选拔与考核制度,减少世家大族在官场之比例。同时,应建立更为完善的官僚制度,确保官员之忠诚与能力,加强官员之培训与监督,以防腐败与权力滥用。

三曰,促进农业生产,确保国家之粮食安全。臣得知一法,能使得部分地区之粮食产量提高至原基础之三倍。此法需优化种植技术,合理轮作与施肥,并引入耐旱抗虫之新品种。若得实施,必能确保国家之粮食安全,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至于抵御外敌之策,臣已有初步之构想,但尚需进一步调研与筹划,并等待合适之时机。然臣已针对胡人朝廷之特性与弱点,制定了相应之应对策略,以确保国家之安全与稳定。

臣深知此策之实施非一日之功,需陛下之英明决断与百官之鼎力支持。臣愿为陛下之马前卒,为国家之富强而努力奋斗。伏望陛下采纳臣之奏请,以兴国运,安民心。

臣武小四,谨奏。

简单的来说这奏报一共就三条,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

一选拔人才:咱们得在科举考试中加一些技术类的科目,让有技术的人也能当官。这样咱们国家的技术就会越来越厉害。

二加强中央权力:咱们得想办法让朝廷更强大,别让那些大家族总插手国家的事。要选有能力、忠诚的官员,还要监督他们别贪污。

三提高粮食产量:我找到一个办法能让粮食产量提高三倍。这样咱们就不愁没吃的了,国家也会更稳定。

至于抵御外敌,我有办法,但是还不想说,皇帝陛下你给的赏赐还不够。

武小四写完后,仔细看了看文中是否有不合礼制之处,以免被他人借题发挥,陷自己于不利之境。

将这篇短短的文章逐字逐句地检查,确保用词恰当、语气恭敬,既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与策略,又未逾越臣子应有的分寸。

武小四将奏折反复审阅,确保每个字句都经过深思熟虑,终于觉得满意。这些策略早已在他心中酝酿多时,此刻能够完整地呈现在纸上,他心中轻松了许多。

事不宜迟,武小四急忙找到玄虚道长,急切地说:“道长,奏折我已经写好了。现在需要呈给皇帝陛下,你可有办法?”

玄虚道长闻言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惊讶之色:“这么快?你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写完了?不过,贫道得提醒你,这可是必要要求的强国之策,若是内容不佳,触怒了皇帝陛下,可别把贫道也牵连进去。”

武小四自信地笑了笑,安抚道:“道长请放心,我早已胸有成竹,这奏折定能助陛下解决当前的困境。那宋家还在虎视眈眈,还请尽快想办法呈给皇帝才是。”

“交给我吧。”玄虚接过武小四的奏报,非常简单的一张纸,没有华丽的封面,和那些大臣的奏折比起来略显寒酸,不过他们几人都没见过真正的奏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无所谓。

玄虚将武小四花了半个时辰就写好的“强国之策”塞入怀里,去马厩迁出一匹马来,这还是宋家那些刺客骑过的,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出了门,往皇宫走去。

武小四目送玄虚道长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与紧张。他转身回到书房,原本那些摆放整齐的经史子集此刻却显得如此索然无味,他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他坐回书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绪却早已飘远。他想象着玄虚道长面见皇帝时的情景,想象着皇帝阅读自己奏折时的表情,是欣喜、是惊讶,还是不满?

但更多的,他其实是想亲自见一见那位至高无上的皇帝。他想知道这位皇帝的性格如何,是否英明果断,是否能够听取忠言,是否值得自己全心全意地投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