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 第213章 饺子

第213章 饺子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大河村摆流水席,开祠堂的时候,就连县里面的老爷都来了。

现在的大河村早就不是当初的那种偏僻小村,这几年不少外来的姑娘都争着抢着嫁到他们大河村来。

他们大河村因为出了这么多不得了的人物,也是在周围拥有数一数二的地位。

就连走在大河村的那条乡间的路上,这几年也早就已经修得平平整整,说他是官道也不为过。

因为他们大河村出了这么多了不起的人物,所以族老和老村长都是对年轻的族人耳提面面。

让他们千万不要借着李景行他们的名头在外胡非作歹,一经发现,不但会逐出族谱,就连他们一家人也要赶出大河村去。

不过大河村的百姓还是十分自觉,加上这两年用李景行贡献的族田,以及各种产出的收益。

为他们大河村培养了不少的人才,现在他们大河村也出了五六个童生,还有一个竟然还考上了秀才。

眼看他们整个村都要变成耕读世家,现在乡下的孩童,大部分都是一身读书人的布衣。

读过书明过事理的孩童做事那也是十分的明理有章法。

再也看不到之前那种,整天不是在河里面摸鱼,就是在树上掏鸟蛋的行为。

除非这孩子是真没什么读书的天赋,或者是还未到启蒙的孩童能这般自由自在的玩耍。

但大部分的村民都希望自家的孩子也能像李有根一家一般。

靠读书改变命运,成为国家如此了不得的人物,望子成龙的心到哪里都不算稀奇。

就连一些比较开明的家长,都打算让村里请一个女先生回来。

万一自家儿子孙儿不争气,女儿和孙女聪明伶俐的话以后未免不能做出一番事业。

就算不能给国家做出什么贡献,但读过书识过字的女娃子,就算嫁人也能选个好人家。

可以说整个大河村的命运都因为李景行所改变。

更让整个大河村高兴的是,当朝廷发下了第一批粮种,他们大河村竟然是第一个平洲府境内拿到的。

而远在边城的李景行,也是收到了这个特大的喜讯。

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家里寄去,这种喜悦的时候不能陪家人一块庆祝,心里总归是有些惆怅。

只能写信告知对方,他与他们的心情一样,更是为自家阿爷和大堂哥自豪。

他们边城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也更加崇拜李大人,没想到李大人这么厉害,就连他的爷爷家人也是如此,为国家作出贡献。

他们一家人的眼中都是老百姓,不是为了老百姓的安全,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吃饱穿暖。

去年第一批棉花李大人根本就没有往外去销售,而是全部给边城的士兵,制作了一件非常保暖的棉衣。

当知道李大人的家眷纺织厂人手不够,边城的大娘纷纷拿上自家的针头线脑往纺织厂去。

毕竟这是给他们大庆的士兵做的棉衣,他们这群老百姓亲手给他们缝上也是合情合理。

本来发愁人手不够的林雪柔,看到这样的场景,早就眼眶发红。

虽说他一开始就没想过盈利,只是想给这边的妇人有个能够讨生的活计。

所以当寒冬来临,士兵们收到了这件崭新的棉衣,摸着里面柔软的棉花,和细细密密的针脚。

当听到这是他们边城种植的第一批棉花,就连缝制的人都是爱戴他们的老百姓自发缝制的。

每个士兵都感觉自己手上的这一件棉衣沉甸甸,这种被人关心,被人在乎,被老百姓深深的放在心里。

都让人眼眶发红,看着手里的这件棉衣大家都在心里暗暗发誓。

哪怕敌人从他们身上踏过去,也绝对不会让敌人伤害他们身后的百姓一分一毫。

所以在过年的时候,边城下了一场大雪,许多房屋都年久失修坍塌了不少。

边城的士兵连夜出动,拿着铁锹等家伙式,在李大人的带领下开始抢险救灾。

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确保百姓的安危,有一对夫妻俩就被下雪导致的坍塌压在下面动弹不得。

两人的眼光都已经露出了绝望麻木的神情,这种情况他们这里又这么的偏僻,有人发现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