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寒门崛起,我靠种田打猎发家致富 > 第174章 大汉王朝!

第174章 大汉王朝!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我靠种田打猎发家致富!

吩咐完之后,三岔沟便开始继续购买战马,训练骑兵。

另一边,李泉等人也继续带着骑兵小队,四处出击,袭扰那些楚镇官兵。

短短半个月时间,楚镇官兵已经折损了几百人。

对于这支四五千人的队伍来说,几乎折损了五分之一!

快要伤筋动骨了!

而在这一天,左茂祥惊恐地发现三岔沟出来的骑兵人数,越来越多了。

甚至还兵分数路,袭扰他们。

无奈之下,左茂祥只好下令撤退。

他们在这里,很显然已经不可能再有收获了。

在左茂祥所部撤退之后,黄先生那边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他们竟然真的运来了大量的银子,分别在周围的几个县城里面,分批购买泡面等物品。

有银子,苏景云自然接受了。

随即,也派人运送了大量的泡面。

而与黄先生生意一起来的,还有来自朝廷的诏命。

任命苏景云为詹事府少詹事,兼领淯阳府团练大臣,准允苏景云统领淯阳府一切团练事务。

任命李泉为淯阳行都司都指挥使,负责筹建、恢复淯阳三卫,归从淯阳府团练大臣管辖。

简拔苏景文为国子监监生。

这一道诏命来得有些蹊跷,着实让苏景云有些摸不着头脑。

甚至就连病愈之后的柳明德,以及周克端等人,都有些想不明白。

一番询问之后,更是有些不解。

他们都没有向朝廷那边奏明情况,怎么朝廷派了这么个官职?

虽然不明白,不过有来自京城的诏命,以及官印在手,苏景云也有些名正言顺地开始扩充淯阳三卫。

大乾王朝的卫所制,一个卫五千六百人。

三个卫,合计一万六千八百人!

再加上,苏景云头上还有个淯阳团练大臣头衔,可以在淯阳府境内筹办一切团练,更是可以扩兵无数。

如此大的权力,让苏景云有些懵。

不过兵力多了,也是好事。

最起码,等楚镇官兵再来的时候,就不用害怕了!

短短一两个月时间,苏景云已经将淯阳三卫的框架,拉起来了。

与此同时,驻防在北山县各地的捕快,也在苏景云的吩咐下,在张勇的带领下,开始筹办团练。

团练,甚至随着苏景云的生意,扩展到淯阳府的州县之中。

淯阳府的各州县中,有了苏景云的团练,也能够保证苏景云生意的顺畅。

这段时间,就连流寇也少了很多。

而这几个月,除了日昇昌、联泰兴等商号之外,江南、荆楚、巴蜀等地,甚至就连岭南、南洋等地,都有商号来三岔沟购买货物。

苏景云也接连数次抽奖,获得了新的技能。

随着地盘扩大,原本的炼铁炼钢技能,也终于派上用场了。

筹办的冶铁所,也开始冶炼钢铁。

创建了军械所,开始生产军械。

半年之后,苏记冶铁所、军械所的军械装备,甚至就连黄先生那边也派人来购买许多次。

到了秋季,北方发生了蝗灾。

秋收时节,蝗灾绵延数省,北方数十个府州之地,庄稼、树木,全被蝗虫吃光。

百姓颗粒无收。

苏景云派人在淯阳府抢收红薯,根治蝗虫。

好在三岔沟附近的红薯,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大丰收。

北方的蝗灾,让流民更多。

越来越多的流民,加入到流寇队列之中,整个北方数省为之糜烂!

数十万流寇虽然武器装备简陋,但是数次南下与楚镇交手。

楚镇左侯所部接连后撤,甚至直接放弃了汝州,南逃至汉阳府。

整个淯阳府门户大开!

苏景云连忙筹集淯阳三卫,以及淯阳府各团练部队,集结一起,准备应对流寇南下。

另一方面,也继续扩充作坊,招募流民。

在他看来,要想根治流寇,就要剿抚并用!

要给流民活下去的希望,他们才不会铤而走险!

淯阳初战,苏景云所部挡住了流寇南下,并且俘虏了大量流寇。

苏景云甄别筛选之后,将这些人安置在淯阳府各地。

另一边,苏景云也吩咐各地团练,协助柳明德、周克端、苏景文等人,在淯阳府的各州县之中,开始大规模清丈土地、重新划分土地!

将所有田亩数量多的地主土地,全部收缴上来,重新划分。

重新划分后,也分给了流民一些土地,并且派人传授种植红薯、南瓜等高产作物的方法。

入冬之后,苏景云在三岔沟再一次见到了黄先生。

这一次的黄先生,显得有些憔悴。

不过令苏景云感到诧异的是,这一次黄先生带来的银子更多。

足有十几万两之巨!

而黄先生也再一次购买了许多泡面、军弩、武器装备等。

随着黄先生的到来,朝廷的诏命再一次到达了。

苏景云升任詹事府詹事,河洛省团练大臣。

李泉升任河洛都司都指挥使,统辖河洛省三十六卫!

而这一次,苏景云也才知道这位黄先生,不姓黄。

而是,姓李!

乃是大乾王朝的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