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 第八十五章 怎敢如此辱我老师?【求追读月

第八十五章 怎敢如此辱我老师?【求追读月 (第2/2页)

“他就是想拿王家来做文章。”

“既如此,李家,王家,同样可能成为他的目标。”

“这次咱们失了先机,拿这老小子没什么办法。”

“无妨!”

季秋大手一挥,略显凶狠的说道。

“小爷有的是时间陪他玩!”

“我就不信了,这老小子以后能一点马脚不露!”

说来奇怪。

这次的事情,让季秋的头脑隐隐有些发热,无比亢奋。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汪广洋,非常轻蔑的对季秋发起了挑战。

毛骧知道汪广洋在搞事,季秋也知道他在搞事。

甚至汪广洋本人,也清楚季秋他们猜到了自己在搞事。

可你们能拿我有什么办法吗?

汪广洋自恃手段高明,认为季秋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

但他忘了,季秋并不是那些只有花花肠子的文官,而是在战场上刀尖舔血的武将!

对于季秋来说,汪广洋此举,就等同于对他发起了一场战争。

而战争何时结束,那要季秋说了算!

......

谈话结束后,毛骧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季秋依旧维持着深居简出的作息,静静等待着王宣父子那边的消息。

而在这几日间,徐达他们可没闲着。

渡河的战船,两路大军的主帅人选,都已经安排妥当。

没有任何意外,横跨黄河,直捣大都的任务,最终还是落到了常遇春的身上。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季秋主动请缨,要加入常遇春的北路大军中。

别人都以为季秋是想先登大都,拿下这份震古烁今的荣誉。

但季秋只是想救下常遇春一命罢了。

如同众多时代一闪而逝的将星一样。

对于明朝而言,常遇春就如同霍去病那般,是带着任务来到人世间的。

洪武元年七月,常遇春率众北渡黄河,连战连捷,元顺帝慑于其威,携后妃太子仓皇出逃,大胜之!

八月,常遇春攻克大都,改为北平府,随即挥师山西,打的王保保抱头鼠窜,再胜之!

次年三月,常遇春率众奔袭千里,所到之处元军非降即灭,一路打到了草原之上的元廷上都开平,元顺帝再次携众出逃,三胜之!

这便是正史当中,常遇春英姿的真实记录!

不到半年的功夫,堂堂的元顺帝便被常遇春打的出逃两次,黄河以北汉人故地尽数光复!

常遇春这一生,从应天一路砍到了北平,每战必定身先士卒,未尝一败!

彷佛他的到来,就是为了推翻元廷,帮助朱元璋再造华夏!

而当任务完成,常遇春就应该回到天上复命了。

洪武二年七月,常遇春率众南归,途径柳河川,暴卒而死,年仅四十。

这位征战一生的将星,甚至都没能喝上朱元璋为他准备的庆功酒,便遗憾的离开了人世。

何其可惜。

而常遇春的死因,也并不扑朔迷离。

用古代的说法,那叫卸甲风。

在季秋看来,改变常遇春的命运还是很简单的。

不让他“卸甲”不就完事了么!

当然,史书上的记载也不一定靠谱。

比如霍去病,同样是在奔袭千里后,遗憾去世,和常遇春的遭遇非常类似。

很多人猜测,霍去病是喝了草原上融化的雪水,被里面的病菌和寄生虫感染而死。

季秋主动请缨,就是为了盯紧常遇春,让他远离一切可能危害到他性命的事物,为大明留住这位璀璨的将星!

而且在季秋的规划中,常遇春日后可是有大用处的!

常遇春不是喜欢杀降吗?

嘿!

有个地方,给常遇春这个杀胚扔过去,正合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