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414章,受到牵连的钱庄行业与破产清盘

第414章,受到牵连的钱庄行业与破产清盘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大汉历十二年八月五日。

大汉的经济危机由各个产业传导到钱庄行业,开始变成金融危机。

大汉的钱庄行业要是对比后市,可以说是极其健康的,没有什么杠杆,也没有什么金融衍生品,投资的也是实业,没玩什么钱生钱的把戏。

对比后世一直是拖累实业的金融大爷,大汉的这批金融从业者,那真是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说是三好学生也不为过。

但现在倒反天罡,他们反而受到产能过剩的波及,产业危机开始传导到他们,纺织业向他们借贷的货款还不回来了,大汉的各大钱庄可谓是损失惨重。

但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倒闭的作坊太多了,大汉的百姓也担心他们的钱拿不出来,纷纷从钱庄当中把自己的血汗全取出来。

但受经济危机的影响,钱庄一堆坏账,存款本就是最少的时候,根本拿不出钱来还给百姓,于是第一家钱庄开始破绽,大量存款的百姓损失惨重。

而后造成踩踏效应,大量的百姓都觉得钱庄不靠谱,纷纷把自己的钱从钱庄里面取出来。

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加重了危机,越来越多的钱庄扛不住破产,最后甚至波及到了大汉官营钱庄,逼得徐凡不得不把倭岛的金银矿消息,公告的天下皆知。

同时把各个钱庄的金银用一个玻璃罩子罩住,让所有的百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才化解了百姓对官营钱庄的不信任感。

而大量民间钱庄的破产,波及到天下的百姓。这个时候大汉钱监会就发挥作了,他们先拿出当中的三成存款准备金,稳定百姓的情绪。

而后找到这些钱庄的后台,让他们拿出欠百姓的欠款,做不到这点的时候,大汉钱庄就以他们的诸侯国和封国为抵押,朝廷先出钱,把他诸侯欠百姓的钱偿还掉。

当然大汉朝廷搞了上百亿的基建项目,也拿不出这么多钱,但大汉朝廷的信用好,百姓也愿意相朝廷,金融行业只要有信用就有钱,这债务被转进了大汉官营钱庄,再次变成了存款,这笔存款封存一年后才能取出来。

这种要求放在后世,肯定是很难让人接受,但现在朝廷不但帮他们拿回了三成的存款,剩下的存款还想办法帮他们取回来,在大汉的百姓看来,朝廷就是站在他们一边,是自己人,他们自然愿意接受这個条件,挤兑危机就这样被朝廷轻松化解。

大汉历十二年八月七日,颍川郡,长平县。

“长平侯,颍川钱庄的大东家就是您,这一点朝廷是知道清清楚楚的,你也不需要做任何的狡辩。”

长平侯许伦无奈道:“钱庄破产可赖不到本侯,全是那些刁民不还钱,陛下应该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本来因为钱庄利润大,许伦就用自己的力量在颍川郡开了一个钱庄,用钱庄的利润来补贴自己建设费用。

结果没想到这次经济危机以来,他几年赚的钱全部贴进去了不说,连他老本都贴了不少进去。

钱庄管事道:“长平侯认为这些人抓起来就能还钱吗?那些当初作为抵押物的作坊,现在还能值几个钱?

面对现实吧长平侯,颍川钱庄欠下三千万钱,这些钱都需要你这个东家来偿还,陛下已经说了,不管何地的钱庄都不能欠下大汉百姓的钱。”

许伦苦着脸道:“本侯的钱用来建设封地了,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钱庄管事拿出一张契约道:“许侯您可是大汉的功臣,即便是朝廷对您不管不问,天子也不会对您不管不问。”

许伦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说道:“对对对,天子不会不管我等这些功臣。”

“朝廷给您两条路,这笔欠款利息就不算您的了,但您要以自己的封地作为抵押,每年偿还300万元的债务,10年之后您就可以无债一身轻,但要是不能偿还债务,朝廷只能拿您的封地回本。”

每年偿还300万的债务可不轻,更不要说封地可是他的根基,许伦果断道:“第二条路是什么?朝廷注资承担这笔债务,少府占据颍川钱庄的七成股份,以后长平侯和少府就是自己人。”

大汉朝廷对于百姓极尽保护他们的利益,对于大汉的诸侯贵族也给他们一条生路,愿意继续开钱庄,朝廷注资给他们,以后就老老实实给朝廷打工。

还想继续努力一把的,大汉朝廷给他们制定了一个严格的还款计划,要他们用这些年经营诸侯国和封地的财富填这个窟窿。

并且告诉他们亲兄弟明算账,要是做不到的话,就会没收诸侯国和封国,你偿还他们欠下的债务,当然他们的爵位还会保留,但却不再传给后代了。

许伦思考半天,最后决定让自己的颍川钱庄改名换姓。他从一个诸侯贵族变成了战战兢兢的打工人。

当初徐凡为什么喜欢这些贵族成为钱庄的后台,就是因为这些贵族有重资产,那么大一块土地在大汉,即便钱庄破产了,能也能拿得出抵押物。

徐凡最看不上的就是后世的所谓的轻资产经营,这种经营模式摆明了就是方便逃,只能留下一地鸡毛。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国家才是赵老爷最大的后台,只要看危机爆发,哪些人遭殃,哪些人获利就能知道哪些人是赵老爷。

在大汉可不存在什么破产了,就不存在债务的问题,这本质上是一条有利于作坊主的法令。

但在大汉只要欠下的债务,通通要偿还,对普通人是这样,对大汉的诸侯贵族也是这样。

大汉贵族这十年把不少以前的贫瘠之地开发成肥沃之地。

这些土地根据徐凡的想法,等贵族开发成熟之后,就会想办法把这些土地,划入大汉朝廷直辖管理。

但强制没收显然会伤害到大汉几百诸侯贵族的心,现在你自己还不起债务,被朝廷收缴了诸侯国和封地,谁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八月十日,飞亥钱庄大厅。

在大厅内摆满了10桌酒席,让这里看上去不像一个钱庄,反而像一个酒楼。

里面坐满了胡亥的伙计和管事,本该是热闹的场景,此时却是鸦雀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