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411章 ,下面也难与纺织业数据

第411章 ,下面也难与纺织业数据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公孙尺没有想到即便现在还有人敢反对天子命令,他怒道:“要遵守三条红线就是天子最新的命令,你是想说自己比天子看的还远。”

“不要用天子的命令来压我们,天子也说过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天子他老人家在长安城,可能在长安看到了危机,但却未必适合我们会稽郡,某在会稽郡没有发现什么危机。“

另一方作坊管事抱怨道:“我等也知道应该听天子和少府的,但郡里的命令我们也要听,上面叫我们扩大产能,赚更多的钱,我们能拒绝?

我们这些作坊就是拿郡里的钱建设的,按照朝廷当初的划分,会稽郡才是我等的上级。”

还有一个管事阴阳怪气道:“公输少府丞,有本事你去说服太守和会稽郡的汉吏,上面要是同意了,我们岂敢违反天子的命令。”

这显然是公孙尺难以做到的事情,且不说双方就不是一个系统的,两千石的太守位高权重,会稽郡比一般的太守还高半阶,根本不是他一个少府丞能指挥的动的。

这些管事好像找到应对公输尺的方法了,他们纷纷拿出一些自己很难解决的问题交给他们,像什么朝廷分配过来的老兵太多了,他们纺织厂安置不了这么多人,朝廷是不是建个新的作坊来安置这些人。

还有拿出会稽郡造船厂的欠款,说造船厂光帆布钱就欠了他们上千万钱,造船厂是少府直辖的作坊,公输少府丞是不是先给我等解决这個问题。

会稽郡的纺织行业和其他的地方不同,这里大半的纺织厂生产的都是船用帆布,毕竟一艘海船的帆布抵得上千人的使用量。而大汉最大的三桅帆船,船帆用布和备用布就高达几千匹。

会稽郡造船厂是当地纺织厂最大的客户,每年消耗的帆布有几十万匹,但他们占据行业的上游,已经有点店大欺客的感觉了,经常拖欠他们的布料款项,但谁让人家是最大的客户,他们也只能忍着,很多人讨债都讨成孙子。

“现在正好少府丞不是在这里,你们少府应该主动执行自己的命令吧,要不您帮帮忙,让我们收到货款。”

这些问题让公输尺气愤不已,这是反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于是这次的会议可谓是不欢而散。

相比于任务困难重重的公输尺,上计吏曹安带着自己的手下却是进展顺利,他每日统计会稽郡织布机的数量和纺纱车有多少锭的数据。

对于曹安这种不会影响他们生产的朝廷特使,下面的管事还是极其给他面子在,每到一个作坊都会有管事亲自招待。

酒过三巡之后,管事吕言放开了酒不断吐槽抱怨道:“上面要我们减产,要我们卖空货,要我们收回账款,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说减产了,朝廷动不动就要我们安置退役士兵,要安置人不就得有岗位,就得扩产,结果朝廷现在却要我们减产。”

“我们也想减产,刚招募的人怎么办,把他们辞退?谁敢这么做,只怕上头的将军都饶不过我们。”

“还有我们虽然也是少府下属作坊,但比不上会稽郡造船厂这样少府直辖的作坊,我们是归会稽郡管的,太守要我们扩大产能,我们能违反?现在你们上头打架,要我们下头做事怎么做?”

“上午扩产,下午减产,今天招人,明天裁人?这不是在发神经吗!”

“不是我等不愿意听朝廷的命令,而是我等也有难处啊,但朝廷根本不知道这些,只知道一到命令下达就要我们遵守,但天下就有这么容易的事情,既然要我等减产,为什么还要我等安置老兵。”

曹安给吕言倒下一杯酒后宽慰道:“上头动动嘴皮子当然容易,但做事的人难,某能理解老哥。”

“我们上计衙门也是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统计产能的时候各个往大里报,上缴税赋的时候却往小的说,根本对不上,却还要埋怨我们统计不准确,我们还得想办法清理不准确的数据,朝廷催的又急,经常是加班加点,还被上面责怪一点小事都做不好。我们能说什么难道说下面的太守给的数字就不准确。”

吕言道:“老弟你也是一个苦命人。”

一来二去两个人反而有了共情,双方的关系更融洽。

快吃完的时候,曹安道:“老哥,不要怪小弟多嘴。”

“你说。”

“朝廷让你们限产,主要是天子认为大汉的纺织业开始产能过剩,再不限制产能不要说赚钱了,不赔钱就是好的。以往的经历来看,天子目光长远,说的话肯定不会有错的,老哥的纺织厂现在不做准备的话,想想看前两年大汉的粮食,从每石一百多钱跌到现在三十钱。

要是布匹的价格也跌到200钱左右,您这纺织厂还能不能存活,要是纺织厂都倒了,这上上下下几百口人如何存活?”

吕言听到这话愕然,但想到天子一向以目光长远著称,这么多年说的话就没有错过。要是布匹跌到只有三分之一的价格,不要说赚钱了,亏都要把他们亏死。

曹安继续说道:“某一个上计吏为什么会来会稽郡,就是要统计整个大汉拥有的纺织作坊数量和纺织机的数量,朝廷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应对这场危机,朝廷花费了这么多精力来做这事,肯定是会有事。

所以老哥你也要有危机感,不要弄到最后作坊都倒了,您这个管事也没得做。”

吕言严肃的点点头。

像会稽郡这种情况在整个大汉各郡都有,徐凡虽然想要控制纺织业的规模,但却没有什么效果,他最多控制少府直辖纺织作坊的规模,连地方府衙都不愿意这样做,对他的命令阴令阳违。

大汉纺织业增加的效率太快,大型水利纺纱车能增长上百倍的纺纱效率,北方用的畜力纺纱车也有几十倍的效率,纺织机的效率也是成倍提升,今年大汉的纺织机和徐凡来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样子了,先是被改进为踏板纺织机,提升了三倍的效率,而后改进了飞梭,再次提升了一倍纺织机的效率。

这两年公输仇连水利纺织机都制造出来,一台水力纺织机能顶得上以前的十几台纺织机,纺织的效率已经提升到前工业时代的极限了。

同时大汉的政策也是支持纺织业发展,不管是官营的作坊还是民营的作坊,不管是大汉朝廷,还是地方府衙,这些年都在疯狂的上马纺织作坊,扩张纺织业的产能。

加上徐凡又弄出钱庄这样的金融加速器。纺织业的肆无忌惮的扩张,已经如同下坡的马车,根本刹不住车了。

大汉历十一年六月二十日,广阳郡,港口码头。

新任的大汉钱庄的分管事刘肥来到此地亲点一批黄金白银。却没有想到运输黄金白银的舰长,居然他的堂弟刘濞。两兄弟相遇自然要庆祝一番,于是他们找了码头附近的一家酒馆,弄了几份龙虾,螃蟹做的菜,再弄了一瓶甘蔗酒,两人就大喝起来。

刘肥询问道:“堂弟怎么成了我大汉海军当中的一员了?”

刘濞道:“几年前某经过叔父的介绍就读大汉的海军学院,毕业之后就被调到倭岛。”

喝了几杯酒之后,刘濞有的不服气道:“人比人气死人,某成年的就晚几年,天下就太平了,连大汉的最后一个敌人匈奴人都被击败了。某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在倭岛打一打野人,在荒野当中寻找天子说的金银矿。”

刘濞算是老刘家比较剽悍勇猛,历史上的刘濞,满二十岁的刘濞受封为沛侯,英布反时,刘濞以骑将,随从刘邦破英布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