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409章,提前防备与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409章,提前防备与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徐凡除了巡视兄弟纺织厂之外,还巡视了几个少府的大作坊,这些作坊发展的都不错,大汉处于第1波经济红利时期,只要能生产出去的货物都可以卖得出去。

几个作坊管事都有扩张产能的计划,甚至有个管事,兴致勃勃的对徐凡道:“陛下,我们纺织厂每年扩张三成的产能,最多五年我们纺织厂产能能突破上亿钱,能为朝廷赚取2,000万钱的利润。”

大汉这些刚从物资匮乏时期走出来的管事,他们从没有想过生产的货物有卖不出去的这种事情。

他们有无穷的豪情壮志,想要大干特干,把自己的作坊弄成一个年产值过亿的大型作坊。

面对下面的投资热潮,徐凡找到陈锤和张苍两人道:“大铁锤,你召集少府下属的管事,命令他们终止作坊的扩张计划,仓库里的货物能卖出尽早卖出去,外面的货款能收,尽量收回来,朝廷定下的这三点要求,做不到的一律罢免,安置在政务学校学习。”

“诺!”陈锤跟着徐凡走了几個作坊了,自然明白天子担心的是什么,虽然他不理解天子是怎么看出纺织业会产能过剩?

但他知道自己就是个普通人,要不是有天子的信任,他也坐不上九卿之位,天子肯定是看到了自己没有看到的事情,他只要执行好天子的命令就可以。

而后徐凡看向张仓道:“你们上计部门开始审核少府下属作坊情况,有蛀虫的,把里面的蛀虫清理掉,一定要让下面的作坊管事,严格按照朝廷的命令行事。”

经济发展好的时候最容易掩盖窟窿了,徐凡在后世看多了这种事情。朝廷下达的命令,下面的人未必会执行,甚至有可能跟你反着干,所以一个命令下达,后续的监管也要跟上,防止上面下达的命令走歪。

张苍有点愕然道:“陛下现在天下的局势可谓是四海太平,您这样做对少府可不利,少府的利润对朝廷来说可是极其重要的财政支柱,少府出问题,大汉的很多项目就要出现停滞了。”

天子忽然对少府系统大动手是张苍没有想到的,尤其是少府还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每年获取的利益都在快速增加当中。

徐凡道:“几日前丞相巡视三川郡的时候,说三川郡能生产550万匹各色布料。朕也查了关中的情况,不算新占据的河西两郡,关中四郡能生产的布匹达到了700万匹,两地就能生产1,250万匹布,整个大汉50个郡能生产多少匹布?

我大汉人口也不过4,400万,当整个天下生产的布匹达到每人一匹都有富余的时候,布匹像粮食一样的产能过剩就不可避免了。”

张仓本就是算术宗师,加上上计事情,常年和各郡的数据打交道,他知道大汉的纺织业每年以两成的速度在扩展,还真有可能出现天子口中所说的产能过剩。

但他没有太过深入想这事情,因为在大汉很多地方,布匹还是能当钱来用,大汉的纺织作坊在他的脑海里还是一台台印钞机。

他的思绪还没转变过来,并没有把布匹看成是商品,更想不到具有金融属性的布匹,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钱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对现在的大汉来说是太高阶的版本。

现在被天子一提醒,张苍冷汗直流,根据他对大汉税赋的反推,现在大汉年产的布匹绝对接近了5000万匹,大汉居然做到人均有一匹布,这个数字绝对是超过了百姓需求的。

少府纺织厂卖不出布匹会出现什么情况,张苍简直不敢想象这样的场景。

要知道现在大汉朝廷第一财政来源就是田赋,第二大财政来源就是纺织业带来的税,要是纺织业出了问题,对大汉而言,不亚于打一场10万人规模的败仗。即便可以承受这样的损失,大汉朝廷高速发展的态势也会被打断,大汉的盛世有可能就此中断。

张苍道:“天子明见万里,既然已经知道这情况,那朝廷应如何应对,才能把这场大祸消灭于无形当中。”

徐凡摇头道:“朕不是神,这场危机解决不了,朕能限制少府产能扩张,但限制不了天下人对财富的追求,只要纺织业能赚钱,天下人就会不断的投入纺织业当中。”

这种事情徐凡看的太多,做衣服赚钱,一堆人蜂拥而,最后导致行业崩盘,所有人都赚不到钱,再清理一批人出去。

后面还有制造鞋子,皮包,皮带这些皮革行业,钢铁行业,到后面光伏行业,信息行业,房产行业,可能是天朝人太多了,多到动不动能挤爆一个行业,做到所有人都赚不到钱。

这些蜂拥而入的热钱,做一行毁一行,留下大量的垃圾货,徐凡就记得自己小时候买过一双凉鞋,极其便宜,但半天就坏了。

张苍略带惶恐道:“如此,天下岂不危矣!”

徐凡却淡然道:“放心,这天下乱不起来,产能过剩,淘汰一批落后的作坊,纺织业又会恢复正常,留下来的纺织作坊生产力更强大,技术更先进,这就是汰弱留强,是符合天道的规律。”

产能过剩又不是什么大事,后世他活了不到30年遇到五六次,不照样扛了过来。

大汉经济的健康状态绝对超过后世,没道理后世都扛得住,大汉却扛不住。

一脸淡然的徐凡给了张苍信心,既然天子已经提前发现问题了,想来大汉朝廷是可以安然度过这个危机。

于是大汉在进入第11年的时候,少府令陈锤下达命令给其下属的各大作坊,传达了天子的三条命令,并告诉这些管事,这三条命令是红线,有敢越过这三条红线者直接罢免。

“大铁锤,发生什么事情了,天子怎么可能下达这样的命令?”

“少府可是提供朝廷一半的收入,要出了问题谁担待得起?”

长安城下属的管事一个个气势汹汹询问。这些管事大部分都是阳县就跟着徐凡起义的元老,很多人还是陈锤的好友,所以他们并不害怕陈锤。

陈锤道:“天子说了纺织业产能即将过剩,我们要做好防范的准备,刚刚那三条就是陛下说的。”

“纺织业都兴盛了十年怎么会出现产能过剩?会不会是陛下弄错了。”

陈锤翻白眼道:“你们想说自己比陛下还要有远见?”

“陛下说什么,你们听着就是了,难道陛下还会害你们。再和你们提前说一下有什么窟窿赶快补上,朝廷派遣所上计吏审计你们的账册,要出了问题,伱们这辈子不但回不到大汉,你们的妻儿老小也要流放到边疆。”

大汉对贪腐行为一般都是执行连带责任,一人出问题,全家遭殃,经常就是一个家族几十上百号人一起流放。

听到这话不少管事冷汗直流,当即也不计较什么三条红线的问题,而是要想办法去堵窟窿了。

大汉历十一年二月三日,巡视地方丞相萧何,假相叶腾回归长安城,他们开始向天子汇报自己在地方上巡视的情况。

徐凡召集整个大汉的三公九卿一起听萧何和叶腾的汇报。

萧何严肃道:“陛下,陛下这天下的作坊应当管控一二了,就臣在民间看到的情况,现在大汉中原南方二十余郡县,每县都有作坊,纺织厂,砖窑厂,水泥厂,煤炭厂,这些小作坊可谓是遍地开花。

尤其是地方郡县喜欢建设这些作坊,但地方郡县作坊的管理却十分混乱,出现各种资金挪用问题,贪腐问题层出不穷,昏聩之人德不配位。

这还只是朝廷方面的问题。乡村小民也以建设作坊为荣,田间地头只剩下老弱之辈耕作,严重影响我大汉的粮食生产,要是再不改变这种情况,我大汉辉煌盛世很有可能会昙花一现。”

说完萧何拿出一份厚厚的奏折道:“这是臣巡视三个月所见所闻,现呈于陛下。”

徐凡接过奏折关心的问道,“有这么严重吗?”

他回想后世的情况,发现这是必然的事情,人必然是向赚钱的行业转移的,后世要不是机械化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农业的问题必定会更大,而大汉的情况稍微好一点,每户百亩的土地,能保证农户的收入不会低太多。

按照大汉现在的情况来看,农户和普通工匠的收入差距大概是2-3倍,不像后世多达十几倍,萧何说的严重,但其中他只是担心大汉农户发展的趋势不利于粮食生产。大汉的农户还是舍不得放弃自己的土地的。

萧何点头道:“我大汉对关中的治理还算不错,但出了关中,出现的问题就很多,大郡县还好一些,但小郡县那些地方地方作坊,死板僵硬,灵活性不够,竞争性不强,全靠着地方汉吏保护这些小作坊才能存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