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日月销光 > 风起神都篇十二

风起神都篇十二 (第2/2页)

程嬷嬷显然没有耐心听他发牢骚,对他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后者虽然还有一肚子牢骚未发,但还是选择乖乖闭口。见高公公不再说话,程嬷嬷才开口说道:“你和廉世海的宦首之争,老婆子不愿去听。陛下既然把调查太子遇刺一事交给廉世海去处理,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希望他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当下我最关心的是,是否会有人在洛王殿下游历路上也对他不利,可不能让发生在太子殿下身上的事情重演在洛王殿下身上了。”

高平山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点头道:“程姐姐说的是,我会在给小殿下安排的宫人中多安插一些死士以备不时之需。”

程嬷嬷没有表态,只是看着高平山,那眼神分明在说你考虑不周,布置得还不充分。

高平山恍然,赶紧补充道:“在殿下游历期间,按惯例会有两名秘书郎跟随左右,届时我会想办法安插至少一名亲信担任此职,护卫殿下。”

程嬷嬷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另外再安排一批人暗中护卫殿下。不管廉世海的大明台安排谁充当小殿下游历期间的护卫,我们来仪馆也做好充足的准备。记住,我们的初衷与使命。这两位出了事,即便上面不追究,我们自己也应当难辞其咎。去吧,放手去做,对于小殿下的护卫,一定不能再出纰漏。”

高平山作揖领命而去。

程嬷嬷依旧远望着秦慕羽离去的方向,眼神柔和。她轻声说道:“傻孩子,还记得程嬷嬷爱吃家乡的黍米凉糕。青羊古镇那地方养人,一方水土除了赐给人一副好看的皮囊,更赐给人一副好心肝。无论你走到哪里,程嬷嬷都会在这献章宫里看着你,护着你的。”———————————————————————————————————————————

禁军四卫都尉鲁直,出身西陲龙关州,是一个生性憨直,不拘小节的人。他武艺精湛,厨艺更是出彩,甚至皇帝陛下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都是因为他那堪比御厨的厨艺,而不是他身为禁军都尉的武功如何。他的与众不同在大恒禁军仅有的十六名都尉之中也是独一档的存在

鲁直与坐镇鹿林苑今古楼的大厨古京是挚友,鲁直不当差的日子里,一定会去今古楼跟大厨古京一起泡在后厨里,琢磨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菜式,每当新菜出炉,他俩必定会让古京那悲催的师弟吴磬前来试吃。可怜虫吴磬为此不止一次提出抗议,结果都被鲁直发达的肌肉唬住,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低头认怂,乖乖继续担任他试吃小白鼠的角色。

就连进军副统领尉迟龙城都因为他的不务正业,不止一次在皇帝秦徵面前发牢骚,可皇帝对此往往都会一笑置之。可有一次尉迟将军又提起此事,正在气头上的他口无遮拦地说道,这个部下就不该在禁军里当差,既然不肯好好当兵,还不如调任到御膳房算了。

听到尉迟龙城的抱怨,皇帝陛下抄起一本奏章,来到他身前一脸微笑地问他,最近身体可好啊,户部能不能按时发饷啊,家里的孩子是不是又淘气了?当得到否定的回答后,笑眯眯的皇帝陛下瞬间龙颜大怒,使劲一奏章拍在这位悍将的脑袋上,狠狠说道:留鲁直在今古楼祸害古京和他师弟就算了,把他放到朕的御膳房里,尉迟龙城你安得什么心思?想着谋害朕不成?尉迟龙城连忙磕头请罪,一个劲地替自己辩解。但皇帝怒火未消,硬是罚了他两年的俸禄,才算把这件事了了。

在皇帝面前憋了一肚子火的尉迟龙城回到鹿林苑禁军大营后,把气全都撒在了毫不知情的鲁直身上。他特意给鲁直安排了一次去往东远洲阳褚城的公差,在临走前居然还私下塞给他一袋银子,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还说要是在阳褚城遇到心仪的女子在那就地成家也行,一切费用包在他尉迟龙城身上,从禁军退役的公文也不用他跑回来亲自办理,自己会给他办好后安排人第一时间送去。不仅如此,尉迟将军还拍胸脯表示自己会动用人脉关系给鲁直在阳褚谋求一份钱多体面的差事,让他在那放心过日子。

鲁直一再表示自己暂时还没有成家的想法,却被尉迟将军一脚踹出了大营。他带着一肚子疑问上路,心里不停犯着嘀咕,将军是不是昨夜喝多了,才会叽里咕噜说上一大堆自己听不懂的东西,可他生性憨直并没有将尉迟龙城的叮嘱放在心上。即便如此,这一趟远门还是让鲁直远离神都足足一年之久,直到他回到四卫卫所还是不知道当初将军与他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让自己在东远洲找个婆娘成家,再也别回鹿林苑了。当他向尉迟将军复命时,那位以骁勇闻名的将军还是被这个不开窍的小子,气得卧床了数月。

这件逸事后来在大恒朝廷上下传开,鲁直也被冠以鲁一手的绰号。意即我只需小露一手,就能让大将军头疼不已。可鲁直以为大伙儿送他这个称号,是在夸赞他的厨艺,就乐呵呵地笑纳了。

几年后,当太子即将回京的消息传回,鲁直就被尉迟龙城安排召回四卫原班人马,重新熟悉东宫宿卫的工作,又回归了自己的老本行,这让鲁直甘之如饴。能回到太子殿下身边,让鲁直十分高兴。即便殿下事务繁忙,一时没有认出这些陪伴他成长的近卫们,但他依旧感到非常满意。

在车队抵达成马山牧场后,太子秦慕璟念及禁军一路护卫辛苦,允许他们可以破例饮酒,当然有酒怎么能没有肉,牧马监武乾同现宰了两只牧场自己饲养的黄羊,送给禁军。都尉鲁直便当仁不让地当起了大厨。

鲁直独自坐在烤炉边,一边观察着炉中火势,一边用夹子翻弄着炉上正滋滋冒油的大块肉饼。他身边放着一个布袋,里面是他亲自选料、搭配、研磨的独门香料,待一会肉饼烤好,只需撒上自己这独门秘诀。保证那些嗷嗷待哺的兄弟们,一个个都恨不得拜倒在地,诚心诚意地称呼自己一声义父大人。

一想到这,鲁直就得意地摇头晃脑。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传来,他头也不回地高声说道:“陈六,殷十三,快把盘子给我拿过来,肉马上就好了。”

“好,马上就来。”一个温醇的嗓音从身后传来。鲁直有些意外,心想自己手下都是一帮大老粗,没有一个是这样温和的嗓音啊。他猛地回头一看,见到了身着便衣,翩然出尘的太子殿下。秦慕璟一脸微笑地看着他,转身从身后两名禁军手里接过盛肉的木盘,递给了发呆的鲁直。

见鲁直怔怔出神,迟迟没有伸手接盘,秦慕璟无奈从他身边走过,拿起夹子替他翻弄炉上的肉饼。“鲁直,你发什么呆,肉饼快烤糊了。”

听到肉饼烤糊,鲁直猛地清醒过来,他一把夺过秦慕璟手中的夹子,飞速将炉上的肉饼依次翻了个面,而后从布袋中掏出一把香料,撒在肉饼上,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秦慕璟则退到一边,饶有兴致地观看着鲁直表演。

待陈六、殷十三两名下属拿木盘把烤好的肉饼盛走,鲁直才有空伸手抹了一把头上的汗,不过是几个再平常不过的烤肉工序,却让他出了一身热汗,实在是不寻常,尤其在太子殿下面前,自己是不是有些失态了?他忐忑不安地瞧了秦慕璟一眼,看到面带笑意的太子殿下在盯着自己,鲁直下意识地赶忙收回眼神。

他没想到那俩小子真把殿下请出来了。本是酒后的一句戏言,没想到居然成真了。

原来,四卫的兄弟们在酒过三巡后,便肆无忌惮地开始胡侃,不知道是哪个小混蛋把话题引到了太子殿下身上,有些曾经宿卫东宫的老四卫就开始给那些新编入四卫的小子们讲起了太子殿下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在这些老四卫的眼中,这位太子殿下几乎就如同神人一般,是完美的化身,接着酒精的作用,他们又在那些故事上添油加醋,直听得新编入四卫的禁军们一脸神往,对这位才回京不久的太子殿下更为好奇。

有几名出身平头百姓的四卫新人凑在一起,大着胆子问都尉鲁直,能不能将太子殿下请来,与他们一起喝酒吃肉。他们听老兵们说太子殿下年幼时,就时常带着东宫宿卫们来鹿林苑打猎,众人同吃同睡,对于出身平民百姓的这几个四卫新人来说,能见上太子一面,与太子殿下坐在一起喝酒吃肉,哪天从禁军退役回家,都是光宗耀祖的美事。

生性憨直的鲁直,在酒精的作用下,居然一拍大腿同意了这帮新兵蛋子的要求,他点了两个老四卫的名字,让他们去太子殿下下榻的小院去请殿下赴宴。

两名老四卫面露难色,但他们心中也同样渴望着能和以前一样,与太子殿下一同喝酒吃肉,像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便壮着胆子去请秦慕璟了。

鲁直颤颤巍巍站起来,去继续掌勺烤肉,牧场的夜风吹来,让他不由得打了个哆嗦,酒劲褪去几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答应了一个多么胆大包天的请求啊,即便憨直如他,也感到脊背发凉,在这炎热的夏夜里感到丝丝寒意。

他想着去叫回两名属下,自己去给殿下赔罪,毕竟几年不见,不知道殿下品性是否改变,是否已不再是以前那个性情温良的太子殿下了。正犹豫间,秦慕璟便悄悄出现在他的身后。

鲁直看着太子秦慕璟憨憨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秦慕璟却没好气地板着脸说道:“鲁都尉,你可不够意思啊。带着兄弟们享受这美食美酒,独独把孤忘了不是?”

鲁直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紧张说道:“天色已晚,怕,怕打扰了殿下歇息,故而没有去请殿下。请殿下恕罪。”

秦慕璟板着的脸放松了下来,说道:“借口颇多,几年不见,你与我倒是生分了不少。放心,孤还是原来那个孤,没有变,以前我们怎么相处,以后同样怎么相处。”

鲁直露出一个如释重负的表情,他在心中埋怨自己,怎么就会有了殿下与以往不同的想法,简直贻笑大方。

秦慕璟看到鲁直表情逐渐松弛了下来,知道他心里已不再紧张,于是调侃道:“我这几年没怎么变化,可一直都在惦念着你的手艺。哎,鲁直,这几年手艺长进了没有?”

鲁直一听来了兴致,他一拍腰间装满香料的布囊,豪气干云地说道:“殿下放心,我这些年武艺和手艺一样都没拉下。”他又指了指炉火旁的一处明显有人工挖掘痕迹的地方,信心满满地说道,“坑里还有只烤全羊,殿下稍等片刻,臣今晚就让您亲自感受下,臣这几年手艺究竟长进了多少。”

秦慕璟哈哈大笑了起来,他同样豪气地说了一声好,然后叫来几名禁军,让他们去找洛王的侍女青鸳,要几坛由她保管的御酒。

几名禁军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就扛来了几大坛酒。

待到鲁直亲手烤制的全羊出坑,秦慕璟便和四卫众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新鲜的烤羊肉开怀畅饮,这位毫无架子的太子殿下与众人聊起他游历天下的所见所闻,让人群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阵或惊呼或感叹的声音,最终这一夜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度过了。

第二天清晨,当秦慕璟由醉宿转醒,就见到弟弟秦慕羽正坐在屋内书桌前,翻看着他昨夜未读完的书籍。

秦慕羽见哥哥醒来,便放下手里的书,从桌上端起一碗温热的醒酒汤,递给了哥哥。

“青鸳给你熬的醒酒汤,她知道你昨晚跟鲁直他们喝得酩酊大醉,今天早早起来就去厨房给你熬了醒酒汤,趁热喝吧,喝完武乾同就该来带着我们去选马了。”

秦慕璟接过醒酒汤,慢慢饮下,边喝边问道:“苏起呢?醒了么?”

秦慕羽答道:“苏大哥早醒了,一大早就拉着苏骧去了小舅舅那里,听说是要让苏骧拜师。我看够呛,姜老宗主早就把苏骧内定为自己的关门弟子了,况且苏骧是极为尊师重道之人,即便小舅舅道法再如何了得,苏骧也不大可能接受小舅舅传授他道法。”

秦慕璟喝完醒酒汤,把空碗交到秦慕羽手上,下床踱步到书桌前,一边整理昨晚未读完的书籍,一边说道:“未必非要拜师,以苏家兄弟和我们的关系,小舅舅即便不收这个徒弟,也一定会指点苏骧一些道法,或者在他某些修行疑惑之处稍加点拨。这样的话,即使姜老宗主知晓此事,也不会阻拦。”

秦慕羽点点头,将空碗放在桌上,腾出手帮哥哥一同整理书籍。待到书籍整理完毕,又有东宫侍女进来,为秦慕璟洗漱更衣完毕后,秦慕璟才开口问道:“小弟,武乾同可有提前与你推荐几匹玉龙驹么?”

秦慕羽点点头,又摇摇头,垂头丧气地叹息一声,不再说话。

秦慕璟当然知道他弟弟的脾气,看来牧马监武乾同已经向他推荐过几匹了,但这小子怕是看过牧场的卷宗后,一匹都没看上吧。

秦慕璟走到他身后,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说道:“不要急,今天咱们先去瞧瞧武大人推荐的那几匹马,闻名不如见面,相信武乾同的眼光不会差,待看过之后,要是你还不满意,咱们再自己去挑,怎么样?”

秦慕羽乖巧地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下来。

秦慕璟笑着问道:“程嬷嬷和高爷爷身体怎么样?”

秦慕羽抬头对上哥哥温柔的眼神,说道:“他们身体都挺好的,听闻我是来专程和他们道别后,程嬷嬷还哭了好久,让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我答应到了榆州后,会专门去趟青羊古镇,给她买黍米凉糕回来。”

秦慕璟笑意更浓,他又揉了揉弟弟的脑袋,亲昵地说道:“哎呦,臭小子会心疼人了,看来几年不见,确实长进了许多。”

这时,都尉鲁直来到小院,在门外台阶下静候太子殿下。

见鲁直到来,秦慕璟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说道:“走吧,咱们选马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