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重启芳华 > 第56章

第56章 (第2/2页)

其实她已经接近期末了,时间都得拿来学习。但出于对两位老人的敬重,她还是默默地接过了电影大纲,试试吧,反正也没损失。

回家路上,她拿出电影大纲读了读。这是一部以时代为主题的电影,讲述的是八十年代农村一户人家里的各种家长里短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国南方的一个小村庄,主人公马林和老婆李云是村里一对平凡的夫妻。马林的兄弟王江国两口子带着孩子回老婆娘家途中遇到泥石流纷纷遇难,只有女儿活了下来。

小女孩儿的外婆家不愿意抚养这个孩子,王江国是个孤儿没有家人,为了让兄弟能够安心,马林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抚养了这个孩子。

孩子被马林抚养后改名叫马琴琴。马林本身也有一个女儿叫做马莹莹,大马琴琴两岁。虽然李云不愿意,但接受之后还是和马林一起抚养两个女儿长大。虽然李云对自己的女儿更好,但也没有虐待过马琴琴,没有让她缺衣少食。

为了让马琴琴对家更有归属感,马林十分溺爱这个孩子,这就导致马莹莹觉得父亲不爱自己。从小到大,她和父亲冲突不断,以至于考上大学后离开了家,直到工作结婚也没再回来。

后来村里遇到拆迁,李云的意思马琴琴是他们抚养长大,王江国留下的房子拆迁款应该分成两份,一份给琴琴一份给莹莹。但马林死活不同意,说那是她父母留下的,是她一个人的。李云气得给女儿打电话抱怨,马莹莹回家和父亲大吵一架,接走了李云。

马琴琴什么都知道,她愿意将拆迁款分一部分出来,但马林不同意。她私下给姐姐打电话,但姐姐说不是钱的问题,是父亲的态度让她生气,她不要钱。

李云的离开导致马林没人照顾,长期的劳作让马林身体不怎么好。本来马琴琴在大城市找了工作,但为了照顾马林她辞职回了家。

就这样过了一年,马林生了重病。马琴琴担心姐姐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给她打了电话。听到马林生病,李云很着急带着马莹莹回家了。马莹莹回家后,马琴琴给了姐姐一本日记。

看完日记,马莹莹放声大哭,原来父亲是爱自己的。父亲的爱太内敛太深沉,原来父亲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做了这么多,给了自己安全的依靠。

这部电影这个情节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还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中的一些问题。

看完大纲,牧念念觉得自己可以从亲情方面入手。社会变革什么的,自己还写不出来。亲情的话好入手一些。

先写曲,然后通过叙事的方式来写词。

心里有些灵感,静不下心看书,满脑子都是这个故事。但牧念念还是耐着性子做完当晚应该做的事。幸好第二天放假,看完书她一刻不停拖着牧俊彦磨曲子,磨了一晚上,终于将曲子雏形磨了出来。

第二天她将曲子交给牧俊彦继续打磨,自己开始琢磨这首歌的词。

既然是叙事,那么应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从什么时间开始呢?既然讲的是父亲,是否从孩子出生开始?她打开电影大纲,用红笔描画出几个时间重点。

还有一个重点,这个叙事的主角是谁呢?是父亲还是孩子?亦或是妻子?

妻子不行,牧念念摇摇头,将妻子划掉。自己这个年纪没有结过婚,写不出来妻子的感觉。这样说的话,父亲这个角色她也写不出来,只能以女儿的视角写了。

怎么开头呢?牧念念撑着头盯着房顶目光涣散,脑子里飞快思索着。也许,可能,或许可以从父亲的日记入手。

想到这里牧念念眼前一亮,这其实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将父亲和女儿做切换描写。但是大纲里没有细节的日记内容啊?嗯,问问师爷。

(想到我会引出哪首歌了吗?猜一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