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马稻不成功 > 国庆出事了

国庆出事了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马稻不成功!

冬日里,即使有太阳高照在天空上,但是感觉不到温暖,此时的太阳像个体弱无力的步行者,步履蹒跚的从东开始出发。缓缓向西边走去,走过场似的去完成一天的任务。看着任务有些艰巨,实则也会准时的到达。

两年前被风吹倒的一棵大槐树,被众人砍掉后运到马稻门前,靠着墙根摆放下来,树干下面支放一些砖头,防止树干打滑,就这样一个长达三米的枯树变相的成为了一个长凳。不远处的石桌石凳成为了摆设。马稻坐在“长凳”上,背靠着墙,在门前晒太阳。人也没闲着,双腿上放着一个簸箕,里面装满了花生,手里攥着一把花生,剥完后把花生壳丢在脚边的水泥地上,花生粒放在簸箕里。

马稻会时不时的抬头看一看天空,偶尔有几只喜鹊在门前的几棵大杨树上鸣叫。声音直击到马稻心底,嘴角忍不住的露出一丝微笑。

前几晚被风吹断的杨树枝丫被马稻运回来,截成一小段,工整的堆放在门前,谁也不曾想到,它的突然断落会在晒干后成为烧火用的柴。再看看那棵高大威猛的树,在一阵阵风吹来的时候,枝丫不协调的晃动着,犹如一个身体不健全的巨人,被风无情的截取一边的胳臂。

风时不时的会把马稻的短发吹起,但是过会风停下来的时候,短发自然又落了下来,趴伏在头皮上,太阳光照射在头发上的时候,能看到几处位置闪出一道道银光。

手一直在剥着花生,那速度也是非常的快,不大一会便听到一阵“哗啦”的声音,花生壳就这样被丢在地上。

冬日,就是在这样萧条中过着。

大山上那几棵高大的松树,坐到门前看的时候,如一个个绿色的小点。马稻靠着院墙,晒着太阳,剥着花生的时候,身边不远处就是羊圈,即使不去正视,可是在自己的余光中,羊圈的模样一直在视线内,羊圈里散发出来的味道还在空气中浮动,上山拿的鞭子还立在门口。马稻把花生壳丢到地上的时候,忍不住的一声长叹。

一阵风吹来,地上的花生壳开始跟着风走,马稻迷蒙着眼睛看到,好像心里有事似的,就那么盯着一处发呆,双手插在衣袖里,她想到与成功联系上了,想到了中华的工作也进入正轨了,这两件事足以去抵消自己心头所有的不愉快。他们都好自己才会好,他们都平平安安的,自己才能够开心起来。

马稻想到这里的时候,眯着眼睛忍不住再次的抬头看看天,像是突然间找到打开开心大门的钥匙,嘴角微微的抖动着,想去哼唱几曲,但是却不知道去唱什么。痴痴的与阳光对视着,痴痴的看着,想着。

“哎呀,真的是心有灵犀啊,我想闲着没事,剥点花生,结果你也开始了”柳嫂转过弯来便大声的吆喝着。右手提着一个小篮筐走过来,不用说,里面装的绝对是花生。

“每到冬天,不是就这点活吗?别的还能干嘛?”马稻乐呵呵的说着。

“今个心情不错啊,最近很少看到你这样了”柳嫂挨着马稻坐了下来,瞬时,这根粗壮的树干开始摇晃。马稻低下头看了看,拿起几个小瓦片垫到下面,慢慢的坐上去,保持住它的稳定性。

柳嫂尴尬的看了看。害羞的笑了起来。

“不能承重,是不是?看着这么粗怎么这么不经坐啊”

“没放好,没放平稳,这可以了”说完后,马稻小心翼翼的坐在上面,还好,不摇晃了。

“哎呀,我还想着睡到中午再起来,早上,中午饭一起吃,谁知道天不亮就醒了,真不是享福命,醒来后再也睡不着,被窝都翻腾凉了,只好起床,你们说说,人家那些小年轻都是睡的黑白颠倒的,我怎么就学不来”张嫂走到拐角处,伸着懒腰边走边说着。

“快过来,就差你,还想着去你家门口叫你呢,结果你来了”柳嫂笑着说着。

“我这是有感应,想着你们在想我,就赶紧出门来看看”张嫂走过来后,紧挨着柳嫂坐了下来。

“唉,这一到冬天,整个人看起来像是没魂似的,提不起精神来,人也看上去比较颓废,精气神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张嫂打着哈欠说道。

“有那么困吗?昨晚是溜谁家墙根了?还是趴别人门口偷看?这都日上三竿了,你还像是没睡醒似的”柳嫂略带嘲讽的问道。

“唉,别提了,昨晚大春家的母猫叫春,就在我家房头上,大半夜的声音比小孩哭还难听,气死我了”

“你都不会拿个棍之类的把它赶走?”柳嫂斜着眼说道。

“赶了,赶走一会又来,它就看上这个位置,我能怎么办”张嫂说完后,又打了一个哈欠。

“啧啧,不好受吧,听着那个声音,自己男人又不在家,还不抓狂”柳嫂打趣的说着。

马稻嘴边露出了一抹浅浅的微笑。

“唉,又想歪了,今晚要是再叫,我把它赶到你家门口,让你体会一下耳朵被折磨的样子,看你会不会欲火焚身”

“可别,别,我才适应了老马不在身边,可千万别这么做,不然我会旧事重提的”柳嫂一本正经的说着。

“你们就不能说点别的吗?再说他柳婶今晚也睡不着了”马稻试着想岔开话题。

“唉”

“唉”

柳嫂与张嫂异口同声的叹着气。

“你看看一到冬天,村里还能寻出来几个年轻人,都到外面去喽,家里待不下去了,家里待着没钱花啊”柳嫂惆怅的说着。

“不说咱村了,别的村还不是一样的,冬天了,没有农活,劳力们都出去赚外快,家里就剩下看门的家庭主妇们,学生娃娃们,再有一些老人,就这几个人,打个喷嚏都知道是谁”

“以前都是撅着屁股地里干,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现外面的钱好挣后,年轻人都开始往外面走,你看看,回来安家的少之又少,都开始往县城,大城市去。再随着老人们不间断的离世,以后村里人是越来越少”马稻在一边剥着花生说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