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147章 科技的力量

第147章 科技的力量 (第2/2页)

战争促使了武器的更新换代,而且是效果最明显的。欧洲那场着名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火器逐渐成为时代主角。

机动性能强大的轻型野战炮在各国大量装备。

这种铜质火炮一般不足三百斤,重量轻,移动方便,威力也不弱,一门火炮相当于百十名火枪兵一轮齐射。

欧洲的这场战争,也间接的造成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明朝中叶之前,银子不属于法定货币。

铜板才是钱。

当然了,金银是可以兑换的。

明朝中叶,西方殖民者从美洲获取了大量的“毫无价值”的白银。

(请注意,带引号的。)

这些亮闪闪的玩意儿,不当吃,不当喝。

肿么办?

费尽千辛万苦,不远万里搞到手的“宝贝”,总不能丢进大海吧。

于是,西方人在东南沿海用这些抢来的白银,大量换取明朝丝绸、瓷器、茶叶等贵重物资。

特别是西班牙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西方大量白银的流入,明王朝却没有受惠多少。

大明皇帝富有四方,不能与民争利,更不能收商税、矿税。

至于说盐税,呵呵。

白银都跑到士绅官员手里,人家把银子埋起来。

对,就是挖个坑埋起来。

名曰:“此地无银三万两。”

这就造成另一个问题,东南有银子,西北缺银子,八大“蝗商”除外。

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

也就是说朝廷向百姓收税的时候,原来需要缴纳物资的,现在一律折合成银子。

问题是西北没有银子啊!

银子哪里去挖,地里能挖出来银子?

西北百姓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越来越不值钱了,发现自己织的布也越来越不值钱了。

百姓们为了凑齐朝廷的赋税,那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虽然明朝的税率很低,朱家太祖还是很心疼老百姓的。但是西北的老百姓们架不住没有地方兑换白银啊!

有钱的人家给老百姓兑换银子的时候,是个啥情况,啥德行,想不明白么?

人性,这就是人性,把人性的自私表现得淋漓尽致!

更何况,还有草蛋的火耗归公一说。所谓“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

也就是官府在收税的时候,因为老百姓交的都是碎银子,需要把这些碎银子集中起来,然后融化成银锭,这期间会有亏损,所以向百姓征税的时候要多收一点。

这和前面介绍的官府在征收粮食的时候,使用的“淋尖踢斛”一个球样。

百姓交税需要凑银子,只能向士绅低价卖粮食。皇帝收来了税银,手里却没有粮食,只能再向士绅高价买粮食。

这独门生意,稳赚不赔。

士绅越来越有钱,皇帝越来越穷。

银子就是套在大明王朝脖子上的绳套,越勒越紧。

银子也是套在大明百姓头上的枷锁,越来越沉重。

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各国忙着打仗,死的人老鼻子了。

也没什么时间跑到大明做贸易了,大明的白银就更少了。

说准确一点是皇帝的银子越来越少了。

坊间还有一种更吓人的说法,欧洲联合通古斯联手坑死了明朝。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因为欧洲被打怕了,最少是从元朝开始就惧怕强大的东方文明。

欧洲数百年来不断派出传教士,明末着名科学家徐光启、王徵等人都是信奉西方教派的。

欧洲忙着打仗,各种武器更新换代,层出不穷。

其他“科技”则远远落后于华夏,就连一个简单的造纸漂白技术都不会。

整个欧洲这个时候还在用草纸。对,就是上坟用的那种。

直到18世纪,欧洲还在用粗糙的麻纸,

乾隆二十一年,也就是1756年,法国政府通过留学生高类思、杨德望,偷学造纸中难以解决的漂白技术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