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410章 建康府之战(五)

第410章 建康府之战(五)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宋珍,请。”阿里海牙客气地说道。

文壁,文天祥的胞弟,字宋珍。官阶并不算太高,和历史上一样,依旧担任知州一职。此时已经是五十一岁的老人了,不过仍然要比阿里海牙小上十岁左右。

“老将军,请。”文壁手一伸,说道。

随即,宋军前部踩着满地的瓦砾、碎石,越过垮塌的城墙进入江宁县。

主力部队则在文天祥等人的率领下,继续朝建康府进军。

……

大运河上。

此时的大运河指的是隋唐大运河,并非京杭大运河。

两者虽有部分重叠,但并不完全相同。

隋唐大运河是隋炀帝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凿、拓宽。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忽必烈至元十八年,即1281年。于至元三十年,即1293全线通航。

两条大运河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北至涿郡,南到余杭。只不过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故而成“人”字形,而京杭大运河由于是元代修建的,以直达大都为目的,故而成“一”字形。

由于赵昺的穿越,忽必烈并没有彻底灭亡南宋,再加上蒙元内乱不断,故而,在这个时空,这条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并没有被打通。

在忽必烈已经“战死”的情况下,矛盾重重的蒙元内部就更没有心思继续开凿下去。

隋唐大运河的情况也不妙,中原大地早已经不复往昔的繁华,人口锐减,经济衰落,在这种情况下,曾经运漕商旅,往来不绝,着名的“通济渠”和“永济渠”逐渐失修而湮废。

“邗沟”和“江南运河”由于处于江南人口稠密区域,故而两者的情况要好上很多,依旧可以通航。

大宋祥兴十二年,五月底。

张世杰率领的东路军一部通过江南运河抵达京口附近。

与此同时,溯江而上的宋军水师行军速度显着加快。

从崇州(南通市)到京口(镇江)的距离并不近。但是有了原崇州守将刘俊带路,沿途蒙元据点倒也非常识趣,纷纷临阵倒戈投降宋军。

苏景瞻在留下部分兵力占据这些地方之后,率领水师几乎同时抵达京口江面。

宋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对京口形成包围之势。

当然了,蒙元将领徐旺荣、瓮福二人所率领的三万水师已经先期抵达。

京口水路大战即将爆发。

张世杰从陆路攻打镇江城,苏景瞻负责歼灭蒙元水师。

长江,水流湍急。

蒙元水师处于上游,占据地理优势,大宋水师逆行而上,处于不利地位。

“传令,让纵火船准备。”徐旺荣下令道。

纵火烧毁敌船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最常用的,也是效果最好的办法。特别是对于占据上游的蒙元水师来说,优势非常明显。

但见,无数条载满了柴火干草等引火之物的蒙元小船一字排开,借助水流朝着宋军战船迎面而来,船借水势,火助风势,熊熊烈火燃起的浓烟遮盖天地,显得格外骇人。

“开炮!”

蒙元的纵火船顺江而下,速度很快,苏景瞻丝毫不敢大意,急忙下达攻击的命令。

一时间,宋军战船上各种火炮齐鸣,炮声隆隆。

在宋军猛烈而又持续不断的炮火打击下,近两百艘纵火船或因燃烧过于充分提前沉没,或被直接击毁,燃烧之物落入江水中,片刻之间熄灭殆尽。

虽然宋军炮火猛烈,但元军属于“饱和打击”,故而难免会有漏网之鱼。但见,十余艘幸存的纵火船完美避开了宋军火炮的攻击,冒着黑烟朝宋军战船撞击过来。

“注意躲避!”

“快,拉起铁链!”

两艘宋军战船巧妙地避开了鞑子的纵火船,船上的宋军士兵齐心协力迅速拉起一根铁链。

元军船头撞击在铁链上,被成功阻挡下来,随着火势的减弱,这艘蒙元的纵火船沉入水中。

“好,干得好!”

“哈哈,狗鞑子连放火都不会。”

两艘宋军战船上将士们欢呼雀跃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