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庄老邪修仙传 > 第556章 繁盛庄族

第556章 繁盛庄族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庄老邪修仙传!

灰衣老者的话,让庄玉心中震动,通过自己的寥寥数言和姓氏,他就推想到了六丁观和徐国庄族。

他口中的六丁观,应该就是自己那六丁先师,在虎林镇建立的六丁观。

自己已有两百四十五岁,离开老渔台和虎林镇,已过去了两百二十五年。

两百多年过去,如果说六丁观已威震天下,肯定是因为其俗世武学成就。

不过灰衣老者口中的徐国庄族,庄玉还不太好确定,具体指的是哪一个庄族。

脸上微微笑起,庄玉朝灰衣老者道:

“莱州六丁观,声名显赫,贫道常年静修深山,也知晓一二。”

“还记得年少之时,曾跟随家师去那里拜访小住过。”

“老先生口中的徐国庄族,莫非指的是…”

庄玉看向灰衣老者,没有直接说出来,语气中请其给予断论。

不待灰衣老者开口,坐在前面的陈康便接话道:

“当然指的是富可帝国、一门两公三侯的庄族了,兴起于徐国莱州老渔台的庄氏一族。”

一听到这话,庄玉脸上神情明显一惊,心神中一股不可思议的晃动之感。

稍稳了稳心神后,庄玉以一种颇为谦和的语气,以久居深山多年不问世事的神态,向陈康三人讨教了起来。

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庄玉对自己离开之后,庄家的发家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也许是因为庄家名气太大,陈康三人对庄家之事,知晓得颇多。

陈康出身的莒国连州陈氏,是一颇有势力的海商家族,其在家中排行老六,故在船上被称作六东家。

灰衣老者名为陈骞,是陈家庶出之人,是其家中的一位大掌柜。

黑衣武师名为杨宏,是其家中的一位护卫头领。

据他们之言,老渔台庄家从两百多年前开始兴起,兴起时乃是其家族往上查十二世高祖,名叫庄玉、庄隆的两兄弟。

庄玉知晓,自己那二弟小名庄二玉,大名就叫庄隆,还是自己给他起的。

当陈康三人提到庄家两位高祖时,还笑着对庄玉说,道长名号甚好,与庄家十二世高祖同名。

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眼前之人,就是庄家十二世高祖本人。

他们说庄家的庄玉、庄隆两兄弟,靠着在海上行船走货发的家,后来在莱州府一带置办了大量的田产商铺,逐渐有了些气象。

接下来的庄家几代人,也都颇为勤业兴家,到了其九世高祖时,近百年的积淀之下,庄家已经成为了徐国东南部的豪富家族,名列地方豪强。

庄家家族产业以徐国东南六府为基,遍布到了徐国各地,还扩展到了临近的莒、曹等国。

也就是在庄家九世高祖那一代,徐国以及周围各国,都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天灾,连续七八年大旱、雨贵如油,国境内多数土地颗粒无收,到处流民四起,吃不饱饭的百姓开始造反。

眼见皇国大势将倾,徐国皇室诏令各州府,让各地豪强赈济灾民,同时可兴办团练,镇压流民暴乱。

据说当时多数地方豪强,都呈观望态势,都觉得百年天灾之下,徐国皇族基业将变。

而当时的莱州庄氏,虽有亿万家产,族中之人却鲜有走仕途为官者,早就觉得自家在庙堂上的份量与自家财力不符。

九世高祖的庄烈、庄源两兄弟,在收到州府官员传来的朝廷诏令后,认为自己庄家的机会来了。

他们马上就响应朝廷的号召,在徐国东南六府各处自家庄园之中,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同时募捐粮饷,向朝廷买来了一个团练帮办的职缺,随后就联络东南六府的其他商贾大族,又笼络了大批江湖人士,快速招募兵丁,兴建团练。

这团练一开始练起来,这团练帮办就成为一方军阀了。

经过近十年辗转奋战,徐国境内暴乱终于被逐一平息下去,天灾也已慢慢过去,徐国皇权被稳固了下来。

事后论功行赏,庄家九世高祖庄烈、庄源两兄弟,劳苦功高。

庄烈率团练多年征战有功,直接消灭了数十万流民乱兵,被封为了一等安国公。

庄源在十年大乱之间,统办组织东南六府豪强,向徐国朝廷贡献了十年间全国七成的赋税,确保了皇室手中有粮有银,被封为了一等宁国公。

从那时起,庄家一门两国公,直接从一地方豪强,进入了徐国的权力高层。

也从那时起,庄家之人娶皇女王女公女,成为了平常之事。

接下来的八世高祖,宁国公庄洛的长女庄燕,被选为了徐国太子妃。

老皇帝一死,新皇登基,庄燕就成为了徐国皇后,后来又成为了徐国太后,直到成了太皇太后。

这位庄燕,在徐国皇室后妃之中,也早已是传奇一般的人物。

在她的手上,徐国连续三代皇帝,尤其是后面的两位幼帝,顺利完成了权力过程,其前后摄政也长达近三十年。

为了感谢庄燕对徐国皇室的功劳,徐国皇室就从庄家庄燕的亲子侄辈中,选出了一名贤良之人,封为了文贤侯。

选出的那人名为庄衍,年少时便有孝贤之名,曾考中过进士但未做官,多年来一直在徐国桑阳书院任山长,是当时有名的大儒。

到此之时,庄家除了安国、宁国两公之外,又多了一位文贤侯。

到了五世高祖时,徐国沿海一带闹起了倭寇,海盗变得越发猖獗。

庄家本就以海商起家,利益受损,几次请旨朝廷剿灭倭寇海盗。

徐国朝廷下旨,由威远将军庄青由北南下,督建水师,统调商船,剿灭倭寇海盗。

这威远将军庄青,其已是庄家的旁支庶出,幼年时不喜读书,喜舞枪弄棒,成人后家中为其找了门路,送到皇宫中当了个殿前带刀侍卫。

后来徐国和北边的曹国,在边境上起了争端,徐国皇帝御驾亲征,庄青作为带刀侍卫也跟着上了战场,结果还立下了些许战功。

战功虽然不大,却被皇帝看在了眼中,随后庄青就从殿前带刀侍卫转到了军中,并一路升到了镇守徐国北方重镇的威远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