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龙御天下! > 第4章 人生如梦(1)

第4章 人生如梦(1)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龙御天下!!

十里桃花映长天,千里清波润江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书院中,书声朗朗,学子们个个神采飞扬,全神贯注。

时正值阳春三月,屋外春风拂叶,桃花盛开,蝉声阵阵,风景如画。

一位身着布衣,白发苍苍的夫子,面容和善。端坐于木椅之上,双目微醺,口中念念有词,面露喜色。

书声一毕,夫子双目登时一睁,射出两道炯炯有神的目光。说道:“古往今来,王侯将相,但凡成就丰功伟业者必要经历人世间挫败,痛苦,疾病,背叛,生死……胜于常人十倍百倍……”夫子说着神情凝重,若有所思。

座中的十多位少年学子举头注视着夫子。一个头上挽着总角的女孩问道:“师兄,这些可不是四书五经啊!夫子为何会讲这些?”说话之人正是青龙派弟子——初见。见她双瞳剪水,身着白色衣衫,可爱至极。

“听师父说,夫子精通天文地理,却疏于四书五经,因此屡试不第,心灰意冷后遇见师父。被带上山来教我们念书。说话之人正是剑文,只见他剑眉星目,一双清澈的眸子中闪着耀眼的光芒。

“难怪夫子讲学,少讲四书五经,原来如此。”初见低声道。二人话音低沉,旁人并无察觉。

“高祖皇帝原本一介布衣,后来参军入伍,步步高升,打败各路反王,历经磨难,成为一代帝王。开创了如今的大明盛世。世人只知其荣光万丈,却不知这一路的千难万险,千辛万苦。所以欲成大业,无惧风雨,无惧苦难。唯有如此,才或成功。”夫子又道。话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学子们无不正襟危坐。

“师兄,夫子这话何意?难道他想做皇帝不成?”初见一脸茫然,嘟着小嘴低声问道。

“嘘……”龙剑文连连示意初见闭嘴。“不要乱说,皇帝不是谁都能够当的!”

“太祖皇帝是谁?还活着吗?”初见又问道。

“平时叫你多看书,你不听。太祖皇帝叫朱元璋,年号洪武。已经驾崩了很久了。现在是弘治之年……”剑文用宠溺的话语说道。

“正如先贤所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在锻炼你的意志。正如一柄快刀,需经过千锤百炼,方能炼成。以后你们,不论是江湖布衣,或是朝中重臣,切记近今日为师之言。”夫子捋了捋胡须叮嘱道。

“朱元璋不是和我们一样,是百姓吗?为何能当皇帝?夫子讲这些不知有何用处?”初见问道。

“对呀,朱元璋先是做过放牛娃,后来出家做了和尚,再后来就当了乞丐,然后才参军反元的。”龙剑文耐心解释道。

“我也不明白夫子为何要讲这些,或许因为壮志未酬,想寄希望于我们吧。”龙剑文凛道。

“和尚乞丐也能当皇帝吗?”初见以手支颐问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当年汉高祖刘邦也不过一亭之长,后来斩蛇起义,一路高歌猛进,亡秦灭楚以后建立大汉王朝。”剑文向来博览群书,对古人古书更是滔滔不绝。

“师兄,你想不想做皇帝呀?”初见问道。她不谙世事,不懂世俗。

剑文面露惊色道:“我不是说了么!这种话不要乱讲,要砍头的。”说完,以手为刀在脖子上划了一划。本想吓唬一下,不料初见非但不惧,反而发出盈盈的笑声。在夫子看过来之际,又用小手及时捂住了嘴巴。

“师兄,这皇上泗水亭长刘邦做得,连和尚乞丐朱元璋也做得,凭什么你就做不得?”这童言无忌的一番话,让剑文沉默了,不知如何回答。

香乘风来,风携花香,一阵花香吹进书院,沁人心脾。

“这孔孟之道你等不可不学,且要专心精心钻研。”夫子讲完孔子孟子之后,似乎功德圆满,脸上洋洋得意。

又道:“大家翻卷见第二卷。”众人又放下一卷,拿起第二卷铺开来,看着这字迹洋洋洒洒,飘逸绝伦。无需多想,这便是夫子手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众人齐声高诵。

夫子闭眼摇头,闻此书声,如饮美酒,如痴如醉。飘飘然,醺醺然,仿佛置于仙境之中。

朗诵一毕。便开口道:“这是宋代文学家张载着名的四为说,曰《横曲四句》这圣人之准则,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学士为之颠狂,但成功者寥寥无几。说着不禁长叹一口气,目光中尽是无奈之情。

“师兄,原来夫子想做圣人。”初见低声道。

“做圣人,对朝廷,对百姓,对后世功利巨大。流芳千古,又有何人不想呢?不过这成功者如夫子之言,屈指可数。孔子,孟子,朱子三人而已。”龙剑文答道。

“就三人吗?那圣人需要做什么呢?”初见俏脸偏了过来,刨根问底道。

“立功立德立言。”龙剑文沉思片刻。

“那要立何功,立何德。立何言呢?”初见问道。

二人说话之时全神贯注,全然没有听见夫子在说些什么。

直到龙剑文思索之际,才听道夫子道:“我等皆生而平凡,空有扶摇之志,终其一生,一事无成,亦是正常。自古天纵之才,不管你是皇帝圣人,乃由天定,人不可求之。日后你等不管行走江湖,还是居于高堂,务必知一切乃是命中注定。”夫子语重心长道。“今日之言,你等需铭记在心。”

“谨遵夫子教诲。”学子们毕恭毕敬作揖道。

“常言道,百学须先立志。今日为师,要你们说出心中志向。”夫子摇着羽扇,一脸笑意道。

寻思:“这些孩子聪明过人,若有一人志在高堂,那老夫必然倾囊相授。他朝若是平步青云,老夫平生足矣。”沉思了片刻,不禁扬起嘴角。

“东雨,你作为本派的大师兄,何志之有啊!”夫子问道。

“回夫子的话……我想练好本门剑法,发扬青龙派,让本派可以名震天下,独步武林。这是师父的教导。东雨一日也不敢忘。”说着,众人齐声叫好。夫子也是点点头。问道:“还有吗?”

“嗯……”东雨抓耳挠腮,沉吟半晌,道:“不仅如此,我要成为像华佗,扁鹊那样的神医,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说完,众学子都齐声叫好。

“夫子,你有所不知,大师兄屋里摆放了许多医书,诸如《伤寒杂病论》《皇帝内经》《皇帝外经》《神农本草经》……夫子,大师兄,医书精湛,青龙派上上下下,不管是中毒受伤,都是他亲手医治,而且药到病除……夫子,还有大师兄院里院外都种满了草药,经常都能远远闻见一股草药清香味……”众学子你一言我一语,瞬间学堂中喧声一片。

其实他们说的这些夫子何尝不知,只是没有打断罢了。

过不多久,喧声停了下来。

“我早就听说大师兄有’小神医’的美誉。看来名不虚传啊。”夫子眯着眼睛道。

“老夫来问你,这草药向来苦涩,为何你的草药却是散发着清香?”夫子问道。

学子们也心生好奇,纷纷看了过来。

“回夫子的话,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这草药苦涩,山上许多童子年幼,每次受伤之后,都不认真喝药。所以我就想了一个法子,在草药中加入蜜糖,水果,香花瓣。用来掩盖草药的苦涩。”东雨一字一句说道。看着他慈眉善目,天生一副菩萨心肠。

夫子点点头,连声叫好。道:“好好,作为本派的大弟子,发扬我派剑法,责任重大且任重道远,望你不负今日之言。本门剑法精深奥妙,你须潜心修炼,不可三心二意。而且,你这医术高明,你要救死扶伤,成为像扁鹊华佗那样的良医,听见没有?”

“好。”东雨说完便坐了下去。

众弟子之中,东雨年纪最长,剑法造诣也是最高。每当掌门师父卓其华闭关之际,众弟子皆由大师兄传授武功。其威望甚高,深得众弟子师妹拥戴。

夫子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和一丝自豪。转身问身旁的二师兄——南雁。看他沉默不语,便伸手拍了一拍他的小脑袋。

问道:“南雁,你有什么志向呢?”

南雁起身说道:“我喜欢火树银花。”

“火树银花?前不久我听说是你把屋子点燃了对吧?哈哈哈”夫子笑道。众弟子闻听此言,无不哄堂大笑。南雁也是害羞的红了脸颊,点了点头。

原来前不久,南雁在家中研究火树银花,一不小心,砰一声巨响,将屋中陈设炸了稀碎不说,还点燃了屋子。后来被掌门责罚……

“那你这火树银花,如何制成?你是想用它来做火药呢?还是烟花呢?”夫子躬着身子问道。

“《范子记燃》中记载:’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火药兴国,烟花误国。我想研制出厉害的火药。”南雁道。

“好好,好一句’火药兴国,烟花误国。’不免为师辛辛苦苦教诲一场。”夫子捋了捋胡须惬意道。

“夫子,当年燕王朱棣,借助火器,在白沟河一战中,大败朝廷军队,由此变成了永乐皇帝。”一向沉默寡言的南雁今天竟然说了这么多话,也是让众学子另眼相看。

“夫子,二师兄的的火树银花可好看了,每年过年的烟花,都是他弄的。”北风接过话茬抢道。

夫子点了点头,虽然满意,但并未找到心仪的答案。

“三师兄,你呢?”夫子转头问了问北风。他一向“一嘴三舌”,等了许久,终于等到自己了。

起身道:“我喜欢墨家机关术,其精妙无穷,令人叹为观止。当年公输班止楚攻宋……”夫子听他滔滔不绝地说道。

突然,初见从其衣服下拿出隐藏的一个木玩物,笑道:“哈哈哈,夫子,这就是三师兄自己做的玩物。”

夫子接在手中,看样子像牛像马,但脚下又装有轮子,不知是个“怪物”。但是却精巧无比,连许多木工也不一定能做出来。夫子感叹道。

随即让他坐下。面色微沉,又看见了若有所思的剑文,走过来问道:“你呢,四师兄,你想成为什么呢?”

“书香作伴,管弦为友。一剑江湖,行侠仗义。倾我一生,为我所愿。这短短二十四字如同闪电一般划过夫子面颊,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当真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青龙山真是卧虎藏龙啊。夫子一阵感叹,一阵唏嘘。

众师兄也是一惊,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书香作伴……管弦为友……一剑江湖……行侠仗……倾我一生……为我所愿……。”夫子摇头晃脑,反复吟诵这个二十四字。

过了半晌,心道:“哈哈哈,果然’孺子可教。’这小小的孩童,竟是这般可造之材。他日若成就一代霸业,完成我未遂的心愿,老夫此生足矣,足矣……”夫子面露喜色。

“人生苦短,非功名利禄不可,行侠仗义,快意江湖未尝不可。”夫子叹道。眼角眉梢似乎泛着泪光。

过了许久,“好一棵苗子,我来试探一番他文笔如何。”突然,夫子双目一睁,问道:“听说你博学多识,我来考考你。”说着,投了一泓欣赏的目光,在这少年脸上。

“欲成圣人,适才我说过的《横渠四句》,也就是’四为说’。你有何见教?”

话到这里,众弟子无不倾耳以听。若在平时,初见肯定千言万语,说个不停。可此时他却正襟危坐,专心致志凝视着剑文。

“欲成为圣人,亦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功立德立言。学生认为,立千秋之功,立万世之德,光后世之言,三者并立,方成圣人。古往今来,唯孔夫子一人而已。”

“区区三尺孩童,这般才思敏捷,言语精妙。他日若不成大器,乃我之误也。”夫子沉思道,心中百味杂陈。

众弟子无不连声叫好,拍案叫绝。

“唉,可惜,可惜啊……这等旷世奇才,竟这般胸无大志……奈何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唉……”夫子摇头心道,面色苍白。

“初见你呢?”夫子问道。初见早已迫不及待,起身答道:“我师兄喜欢行侠仗义,那我就陪他浪迹天涯;我师兄喜欢吟诗作赋,那我就给他舞文弄墨;我师兄喜欢功名利禄,那我就陪他扶摇直上。总之,我别无所求,无论他做什么,我都要陪着……”

夫子眼神中透露着不甘,自豪,无奈……

她说话之时,微微一笑,笑面生花,甚是怜人。

屋外春风细细,百花盛开,百鸟齐鸣,一片祥和之景,

五子在青龙山上念书习武,逍遥快活,不理红尘之事,不涉世间之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阳春三月,青龙山上桃花如海,宛如人间仙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