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一代大医在民间 > 第34章 传承之争

第34章 传承之争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一代大医在民间!

顾明杰把号码一发过来,王忱就当即给李老打去了电话,通报姓名事由之后,李老也是直接了当的问了出来:“生附子,你是治里寒用的?”

“是,李老,这类病光我用生附,就治了不下30例。之前我爷爷用了不知道多少。”

“哦,你爷爷是?”

“王晋,魏晋之风的晋。”

“可是山城的?”

“是,李老知道我爷爷?”

“年轻的时候有个几面之缘,其用药之大胆,到现在我还记忆深刻,你爷爷现在怎么样?”

李老这话就是睁眼说瞎话了,两人可不是只有几面之缘呀,可算是半辈子的对手了。

“去世快十年了。”

这话一出,电话两头都是一阵沉默。

“王兄,有你继承衣钵,想来是没什么遗憾的。”

王忱并没有接话,顿了一下,李老又说道:

“你们爷孙倒是一脉相承,用药都是如此大胆,顾家想请你去给这个病人看病,你去看看吧,对你有好处。”

王忱也从李老的话里听出了话,毕竟能让李老接陌生电话的人,而且还能让李老帮忙请医生,想来不是什么普通人。

“好的,李老,明天我就去省城。”王忱当即答应下来。

“嗯好,等我从京城回来,我们再好好聊聊。”

“好,等李老回来,晚辈定上门拜访。”

等挂上电话,李老这边看着手里的电话,听到王忱说王晋已经没了快十年,有些沉默,最后轻声叹息,又一位杏林国手消逝了。

李老和王晋可不是几面之缘,年轻时两人确实斗过好几次,不过最后因为历史原因两人走上了不同的路,自己成为了学院派的扛鼎之人,而王晋却在乡野默默无闻。

当年自己认为中医教学需要西化,从而进行规模培养。

王晋则认为如此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中医师,其觉得我国历代的名家,没有一位不是经过师徒制与自修来的。

过去历代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医学院,都是师徒一对一的教授,由实力强的师父在临床上直接指导学生看病。

让学生可以从一开始就接触病患,一直到治好为止,整个过程都让学生亲身经历过,如此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教出优质的医者呀。

但这并不符合当时的国情,最终自己得到了扶持,看似胜了一筹,但自己这么多年也没有教出一个合格的中医师,而王晋已经后继有人了。

按王晋的理论,同时培养三至五个人,五年为期,一位大师可培养三十至五十位优质的中医师,或许这才是中医该有的传承之道吧。

李老已经80岁了,他不觉得自己还能有多少年好活,所以正好在大会上提出王晋的中医培养理念吧。

什么名声荣誉都不用在乎了,能为中医多培养出一个优质的医师也比如今要好。

打定主意,李老就在大会上提出了这项提议,虽然是李老提出的,但是现在的中医培养体系已经形成。

最后也只是让李老小规模的做个试点,因为这个提议现在也确实没法大规模进行。

王忱这边钟琴带着闺蜜已经到了小镇,一路上田甜的心不断的往下沉,知道钟琴的老家偏远。

但是说出的数字,和自己亲历的时间还是差别很大,等自己真正在车上待了三个来小时。

田甜才觉得怎么有偏到这种程度的镇子,对于在镇上有能治自己的大夫,更是严重怀疑。

自己病了快五年了,人一直都是极度疲倦,双手臂及小腿肌肉疼痛,每次疼痛时双面颊就发现红斑。

西医怎么都查不出毛病,只说是肌纤维痛症,也查不出红斑狼疮,脸上及胸口有许多红豆,吃了很久的药,也没见效果。

“我说,琴呀,这里真的有很高明的大夫?能治我的病?你是知道的我这个病好久了,医院也一直查不出来是什么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