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抗日之力士凶猛 > 第89章 西北风云 (六)

第89章 西北风云 (六) (第2/2页)

马步芳先令大部分部队撤回青海及河西,紧接着又命马继融同马德团撤退到中卫,计划分批调走。但在这一期间,当地县政府秉承马鸿逵的旨意对青海军的给养仍然拒绝供应。团长马德非常恼怒,把县长董天祥(原为马鸿逵的参谋处处长)诱至团部软禁,一杯水也不让他喝,逼他答应提供给养。马继融恐怕问题闹大了不好办,叮嘱助手劝说马德,才送走董天祥。

董天祥为了和缓对立状态,很勉强地支应了半月粮草给养。但第一师第二旅派驻在中卫的罗团,虽未参加战斗,却受到充分的给养。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马步芳认为马鸿逵太挖苦青海军了。他怀着极不愉快的心情,离开宁夏。路经靖远城的时候,被李贵清所部的守兵突然开枪射击,并打伤马步荣的左臂。马步芳不敢冒进,急行后退,到马鸿宾所部驻防区,始渡过黄河转返西宁。

双方因此结下仇恨,只是因为都没有吃掉对方的把握,“麻杆儿打狼——两头怕”,所以才维持着“和平共处的局面”。几个军阀心中都很清楚对方的心思,时时刻刻提放着对方,原时空中马鸿逵始终都没有敢派兵参战,根本原因就是害怕后方空虚被其他军阀乘机夺了老窝,让自己变成没有根的浮萍。

经过姚立功的一番“开导”,更为了得到姚立功的军火物资,马鸿逵终于咬牙带着自己的精锐骑兵离开了银川城。他的行动当然逃不开有心人的眼睛,而坐镇兰州的马步芳兄弟得知自己派出去监视马鸿逵行动的骑兵被打死打伤了好几十人,不由得大为恼怒。

逃回来的几个侦察骑兵报告说马鸿逵的主力部队竟然舍近求远,绕道阴山脚下出兵绥远,这让马步芳感到十分疑惑,不知道老狐狸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他们当然不知道马鸿逵和姚立功的交易,只是以为马鸿逵害怕遇到红军,怕红军为了报“西路军”之仇找他的麻烦才选择了这么一条行军路线。

虽然猜不到马鸿逵的真实想法,但是这样千载难逢、消除异己的机会他们却绝对不想错过。不过这几个家伙也不是傻子,马鸿逵可是打着“抗倭”的大旗离开的银川,这些日子以来又受到民众舆论和国民政府的赞扬和嘉奖,自己要是在这个时候出兵银川岂不是变成了“破坏抗战”的汉奸?那个时候自己可就要成为各方势力口诛笔伐的对象,甚至会被中央定性为“叛国”,最后的下场肯定不会很美妙。

就在几个人顾虑重重却又不甘心放弃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的时候,马步青灵机一动竟然想到了一个好点子——让马步芳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各大新闻媒体宣布了一个“爆炸性新闻”: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并不是出兵支援抗战,而是勾结倭国“驻蒙兵团”司令连招蕃以及“伪蒙政府”德王、李守信等企图投敌卖国,准备联合倭国“驻蒙兵团”和“伪蒙军”夺取陕西,从背后夹击第二战区!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个新闻,引来全国上下一片骂声,就连****和国民政府也有些半信半疑,急令军统散布在西北的特工人员查明情况,并让朱绍良马上动身返回兰州控制局面。然而不等朱绍良回到兰州,“青马”的部队就已经开始展开行动。马步青亲自带领自己的一个加强骑兵旅和马彪的第一师共计两万多人马急行军杀到银川城下,准备夺取银川。

马步青善于耍阴谋诡计,他并没有一到银川就开战,而是派人给留守银川城的马敦静送信,说是受国民政府委托前来银川检查防务,要马敦静开城迎接。

马敦静虽然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但是对西北这些军阀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了解的,再加上马鸿逵离开时再三叮嘱决不可相信“青马”甚至他大伯马鸿宾,任何时候都不能放他们一兵一卒进入银川城。所以他以“父亲出兵抗战不在银川,为保守银川不敢放军马入城”为由拒绝了马步青的要求。

马步青马上以“抗拒中央、图谋不轨”为借口,摆开阵势开始进攻银川城。马敦静的守军尽管只有一个步兵旅外加几个保安团的兵力,远远赶不上“青马”的实力,但是马步青的骑兵旅和马彪的第一师都是骑兵,平地上冲锋陷阵自然是威力巨大、所向披靡。但是面对高大厚实的城墙,让这些习惯了纵马奔驰的骑兵离开自己的坐骑、扛着云梯去攻打坚城却无疑是“以己之短、攻敌所长”。打了半天除了死伤无数人马之外一无所获,马步青和马彪合计了一下还是没有一点办法,只好下令收兵,另谋他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