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 > 第176章 科试奠基人才体系

第176章 科试奠基人才体系 (第2/2页)

这个时候就开始糊名了。

并且不乏是临时起意的科目。

譬如宋太宗过生日时曾设“日应百篇科”,要求应试者一日内作诗百篇。

那当然是考谁马屁拍得好。

宋仁宗时期,定其名曰贤良方正。

分能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明于教化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详明吏理可使从政科、识洞韬略运筹帷幄科、军谋宏远才任边寄科六科。

后面又应司马光上书增加了十科。

到明清科目差不多基本定型。

明太祖朱重八洪武十三年,“别置四辅官,命天下举山林之士”。

“其科曰聪明正直,曰孝悌力田,曰贤良方正,曰文学术数。”

从此选士的科目就定在这几科范围内。

明代还有一科叫“不求闻达科”,这科宋代也有,“然非有司所敢举也”,也不常设。

明朝陈静诚、吴康斋、陈白沙都是从这一科出身的。

清袭明制,主要的也就那四科,但也有个特殊的科。

为了分化瓦解为明朝守节的遗民文人,康熙时搞了个“博学宏词科”。

那些“山林隐逸有志进取者”纷纷离开隐居多年的山林前去应试,被人嘲笑为“一队夷齐下首阳”。

这科录取的多是老年人,也被当做对屡试不中文人的“恩科”。

嘉庆时,山东人王服经八十四岁被录取,入翰林。

还有个叫王严的八十六岁考中,可惜年纪太大,“未及殿试卒”。

所谓八股文是指应试文体,要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有点像论文格式,但要求更多更僵化。

并不是指参加科考的所有人都考一样的内容。

这是现代人所容易被影视剧误导的地方。

但庚哥这边儿玩的被叫做科试,是因为他的举和试是分开的。

举还是举荐,其实就是各县的资格审查,重要性被降低了。

试最初是统一计算成绩择优选择,跟现在高考差不多。

分成算、经、理、法四门考题,又因为庚哥不懂乱叫,卢喷喷他们把这四门考题理解为四科,所以叫成了科试。

后来又根据需求分成了选取农田科、营殖科、文吏科、律法科四种方向的人才,这才名副其实。

考试内容当然也有相应的改变。

说就是开应试教育之先河,让大汉士子原本自由奔放的素质教育变成了以考试为目的。

让我们鄙视这个咸鱼皇帝。

但说到素质教育,没有统一的选材标准,大家不学相同的内容,没办法站在同样的起跑线考核资质。

到老美那种推荐信模式,等同又回到了我们玩儿剩下深知其弊的举荐制。

弊病你们懂的,阶层固化名气为先。

寒门要么给人当狗当门客,否则没办法出头。

荀家子弟倒是很适应,荀攸考的文吏科,这会儿已经是粮行系统里头一个重要小官僚了。

由于重视了算学,荀家子弟不少考入了营殖科,被选派到各地皇商行会当办事员。

倒是荀彧觉得最适合自家子弟的律法科,少有子弟感兴趣。

有人发现,营殖科有好多内容,都是皇商行会的货殖讲座里头提到过的。

所以很多士子争相去听皇商行会的货殖演讲。

但各地皇商行会的演讲和讲座良莠不齐,又数河东安邑有卫览坐镇的河东皇商总会演讲最为精辟。

不知不觉,河东商学院已经初具雏形。

正如荀彧所预料的,越来越多的豪族世家子弟,发现考中了基本也都是去各处当小吏。

升迁缓慢且苛刻,所以豪右子弟明明考中,做过一阵却大多弃职而去。

科试慢慢变成了以寒族士子为主,对于他们来说有一份小吏工作也挺满足。

荀彧冷笑,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自己错得多离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