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 > 第155章 赎奴不取与逐利之义

第155章 赎奴不取与逐利之义 (第2/2页)

甚至家族土地还会被他姓利用权势侵占了去。

以荀氏对于子弟教育的重视,再由他定下积极融入新政的家风,他们荀氏必将代代兴盛。

比依靠特权更加兴旺。

荀彧又想给留在颍川的那支荀氏支脉写信,让他们积极配合新政。

但他最终没有写。

不止是害怕泄露新政而已。

他竟想不到,除了他原本叮嘱的那些,如何能运用先知全貌的机会,在新政中渔利。

有以田换股的政策赶紧换?

谁知道换股政策会不会变化,朝廷会不会因为士绅都不乐换股而提升换股比例?

且颍川不在陛下治下,他们想换怕是也没得换。

只能随天下大势。

就算他推测出了全貌,也跳不出烹锅,翻不出浪花。

《荀子》勘校发行后,带着一份无法与任何人分享的兴奋与雀跃,荀彧开始了他太傅长史的工作。

他着急投身于新政,着急在这套新政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寻找到定位与机会。

他相信自己一定不止是能做到太傅长史而已。

他也不敢让卢植知道,他已经推测出新政蓝图的脉络与全貌,因为他害怕被灭口。

但知道毕竟是知道。

接下来很多事情上基于这幅蓝图的思考,他向卢喷喷给出的意见都获得了高度赞赏。

“文若之智,堪为宰辅矣!”卢喷喷这么夸他。

荀彧反而立刻警醒,小心翼翼藏了些拙。

他哪里知道,卢喷喷不可能看出他脑袋里有那幅蓝图。

身在局中的卢喷喷,自己脑袋里都没有这些政策统合在一起的全貌。

见他有能力,卢喷喷干脆把皇商行会的整个筹办工作都交付到他的手里。

而由于比卢喷喷交代的更了解皇商行会在整个蓝图中起到的作用,荀彧做得非常出色。

他带着科试中选取的士子们亲赴河东郡,实地开始皇商制度的推行。

他并不先接触士绅。

而是先向家中富庶却无甚地位的传统商人伸出橄榄枝。

他让他们去境外各州采购粮食,回来卖给皇家粮行。

然后给他们皇商执照,让他们获得与士绅相同的地位,用以刺激士绅。

这在河东一地引起轩然大波。

当地士绅质疑他乱权,给予商人过高的地位。

他随即让郭泰帮忙广邀当地士绅名流,召开宴会。

在宴会上他大谈“以商行仁,以义存儒,逐利亦可泽民”。

他说起了孔子评赎奴隶的故事。

鲁国当年有个规定,凡到国外看到有鲁人为奴,可花钱赎买,回到鲁国后这部分花费可以公账报销。

夫子有个学生,在国外看到鲁人为奴,就花钱把他赎了出来。

回国后却没去报销。

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夫子知道后却大骂这个学生。

夫子说,他不去报帐,将来别人赎奴如果再去报帐,名誉就会被贬低。

所以很多人干脆就假装看不见了。

为了他个人的道德名誉,他妨碍了国政,阻止了更多的鲁人奴隶被赎买回来。

是为私誉而害国,此为不仁。

荀彧问在座士绅,若河东粮价腾贵,路有饿殍,并州粮贱伤农。

这时候是去并州采购粮食回来卖到河东为仁,还是毫无作为更符合儒道?

若河东丝麻丰产,并州丝麻腾贵。

是视而不见更符合圣人要求,还是通过行商来回贩卖更能救济到两地民生?

即使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取一定的利润,甚至他们本身就是为了利润,谁又有资格指责他们?

若要求商人贵买贱卖,与赎奴不取又有何异?

河东也有善辩之士,当然就跳出来跟他争论。

说商人平时多为贱买贵卖,囤积居奇,唯利是图。

这帮人不事生产而专司货殖。

岂能因一二利民之事,而忽视他们整体道德败坏有害风俗的事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