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人在水浒我为尊 > 第25章 帝国领土扩张

第25章 帝国领土扩张 (第2/2页)

但他们要想流传千古,就必须要有名,现在修路,还以他们家族或者个人名字命名,还能在封功碑上刻名,让后世铭记,这是多少世家大户,梦寐以求的事啊!

这样一来,估计根本不需要朝廷出钱,几条直道就能修好了。

大家又商量了一下,再给所有捐钱的商人一个义商的名号,以后就是他们做生意的金字招牌。

对他们的税收也可以在原本税收的基础上,在下调百分之二十。

这样一来,所有的世家大户,商人都有一个非常大的动力了。

通告很快就在全帝国发布下去了。

经过半年的准备,帝都从东京搬到了长安,这里也是大秦帝国时期的帝都。

虽然这几百年上千年过去了,但长安的格局还在,而且地方也宽阔。

所以当大家从东京迁到长安,就发现,长安才是一个帝都该在的地方。

这里帝宫在最中央,长安城然后从四面八方散开,分为三个大圆环,一环扣一环围绕着皇宫。帝宫四周第一圈,都是当朝大臣国公,王爷们的府邸。第二环,就是那些士兵兄弟们的家人居住的府邸,第三环才是长安城百姓居住的地方,在外边还正在建设一些居住区……

我们来到长安城,然后就开始进入了帝宫。

帝宫修的面积很大,有一个小城墙包围着,有四个大门。平时只开正对长安街的大门。

其他三个门,一个是用来帝宫里面的人进出采购东西的,一个是帝宫里面帝子帝女与帝后这些家人或者那些要进入帝宫的王公大臣们不上朝的时候,进入的。

还有一个门,就是专门用来迎接一些外宾的。

布局都很合理,生活区,全部在东南方向。

议政殿在正东方,靠近长安街方向。

迎客殿就在北方,下人与侍女们都居住在西方。

经过半个月时间,大家才安定下来。

然后全帝国内部的修路热情是一波高过一波。

首先就是,从长安道两广地区的直道已经开始动工了。

那一路上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干的热火朝天。

接下来就是通往江南地区的直道也动工了。

然后陆陆续续的几条主要的直道都动工了。

由于世家大户们都太过于积极,都希望自己家族的名字能排在第一行列,都开始攀比着捐钱捐物!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世家大户是真的有钱,随随便便都能拿出几百万贯。

特别是沧州柴家,就是被赵匡胤给夺了皇位,然后给了一个丹书铁券的柴家,后周柴荣嫡派子孙,柴进,一家人就捐款2000万贯。

可以说,有这两千万贯,从长安到大理到高棉这条直道已经够了。

还有像京兆韦氏,琅琊王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曲阜孔氏,陇西李氏这些大世家,每家都直接捐钱2000万贯,一点也不输给沧州柴家。

有着这样的大世家出钱,几条直道都开工了,家里的那些十七八岁以上的都被派出去帮着管理工人了。

还有许多世家与商人,看到修这几条直道,已经没他们什么事了,然后就自发的开始修一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直道,这样一来,也可以把自己的名字,或者家族的名字用来命名了。

这样一来,全帝国内部都开始了修路运动,基本上城镇与城镇之间,都有了一条直道。

人们慢慢的就发现,虽然一开始修路要拿出很多钱,但路修好后,是真的方便了。

就像,以前从东京道长安,如果是以前的道路,骑马赶路,也要半个月时间,现在好了,走直道,骑马六天时间就到了。整整节省了一半多的时间。商人们运送货物更快了,利润也更高了,修路捐的那些钱,估计也就一两年的利润就回来了。

当然其中获利最大的还是朝廷与那些大世家,大世家掌握的生意太多了,利润非常大,虽然之前为了修路,冠名,捐了几百万,几千万贯的钱,但现在对比一下,付出与收益,全都眉开眼笑了。

朝廷更是一分钱没出,几条直道就直通帝国的东西南北中了,以后对于地方官府的管理,交流,通商,用兵都是非常快捷便利的了。

五年时间,所有的直道都修通了。这五年,修路的工人们,都成为了一个小富之人了,每天100文工钱,这五年下来,大家存下来的钱也够买房娶媳妇了。

还是有钱好办事,如果不是有那么多世家与商人和个人的捐钱捐物,只是华夏帝国朝廷还真干不了这个事。

帝国的钱够修一条两条,但也修不了这么多条,现在帝国内部所有的城镇都有一条宽广的直道相连。有的实在是太远了,就把那个城市的路,与东南西北几天直道连接,这样去什么地方也方便了许多。

看到路修好了,但大家在赶马车与牛车的时候,还是比较拥挤,有时候也会堵半天,大家互不相让。

于是我就把后世的,靠左走路,这条规矩刻在所有道路的两边。这样一来,拥挤虽然没有杜绝,但也比之前好很多了。

由于现在交通便利了,像之前留在逻?,迪化,掸国,安南,蒙古大草原还有大辽那边的一些士兵,就开始带着家人回家探亲访友了。一个一个,都是一大家子。

特别是之前留在逻?城的王德发,他自己在逻?城娶了十个老婆,这十多年下来,孩子就有三十五个。然后一大家子回到帝都长安,然后与长安的两个老婆三个孩子相聚。

一家人,38个孩子,大的已经二十三四岁了,都已经结婚了,小的还在地上爬。

华夏帝国的人口因为她们而增添了至少三千万新生人口。

加上这些年,华夏帝国内部轻徭役,薄赋税,鼓励生娃的政策,华夏帝国这些年的人口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加。

单是现在长安城的人口就从刚迁都时的50万人口,到现在的200万人口,其中五岁以下的幼儿都有十万多人。

随着回帝国长安探亲访友的人越来越多,长安城外的建设也越来越快,一家几十口人来,总不能挤在那个只能住下一家十来口人的地方吧!

长安城的房价,地价,要不是有官府把控着,估计已经被炒到天际了吧!

想想,当年出征,上百万大军,最后回来的才多少,他们这些年在那些土族地方娶了多少老婆,生了多少孩子。

如果说要是他们都同时回来,估计长安城都挤不下。

还好他们之间也有很远的距离,所以也不会同时出现。

那些士兵现在回来看到自己的同伴,第一句话肯定是问:“你家有多少个娃儿了?”

这就让我们梁山之前的士兵了,他们由于留在东京城做了城卫军,没有出征,所以现在看到其他那些被特殊培训而执政的兄弟们,现在回来带着一群娃子,在他们面前走上走,都羡慕嫉妒的不得了。

不过他们这些年,也生了不少娃,就是老婆没有别人多,心里还是不太舒服。都是同一帮兄弟,就因为他们脑瓜子灵活一些,就多好几个老婆。

又是一次大朝会,我看着大家道:“我们帝国从建立来,到现在已经十六年了,这十多年,我们帝国得到了蓬勃发展,现在帝国的人口比大宋时期已经翻了翻,地盘也扩大了几倍,现在该放那些小家伙们出去征战一番了。不能让他们过的太逍遥自在,也必须要让他们所有人都经历生死流血的洗礼,否则,我们的帝国也会慢慢成为下一个大宋。”

卢俊义道:“如果要让他们出去征战,就要安排一个将军陪同。否则现在这些孩子,还是太嫩了。”

杜壆道:“我认为没有必要,他们已经有我们年轻时候的样子了,他们也会在战争中得到应有的成长。”

李助道:“他们这一批小家伙,人数是不是有点多了,个个都是刺头一样的,谁也不服谁,他们出征,谁带队,必须要选好了。”

我对他们道:“这样选,或者推荐,估计他们都不服,要不,我们在长安城举办一次帝国年轻人大比武,选出状元,榜眼,探花,或者搞一个武榜,把大家的战斗结果直接给从上往下排一个名次,这样他们也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不服,你就挑战。”

史文恭这个猛虎王爷出来道:“这样最好了,大家都是真刀真枪的打出来的,出来带队也名正言顺。”

于是大家又商量起比武的规矩,与比武的时间了。比武的年纪规定在15岁到25岁之间,24岁刚好是梁山第一批孩子现在最大年纪。

也就是说从梁山到现在已经过去24年了。

比武的裁判,就是三大元帅与六大军师,主持就是城卫军头领。时间就定到了1140年三月中旬开始,时间是一个月,四月中旬结束,然后进行排名武榜,两两进行比赛,不准使用暗器,毒药,但这两样在排名是会有加分。

商量好了,时间,规则,年纪,然后就是通告全帝国,现在道路直通,两个月时间,基本上就能传遍全帝国了,而比武时间是在明年的三月,到现在还有6个多月,全国各地要来的年轻人,完全来的及。

通告一发出去,然后就是开始准备比武场地,到时候谁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参加,还会有多少人来观看,所以场地,至少得容纳几十万人。

当然这些都有下面的官员去负责了。

然后消息一出来,整个长安城那些整天在街上闲逛的年轻人,都跑没影了,都回去开始找人加训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