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29章 改革之诏

第29章 改革之诏 (第2/2页)

“尔等本就享受了极大的恩惠,子孙衣食无忧,与寒门弟子相比,不过就是读点书?学习点文化,这很难吗?难道就是要躺在先人的功劳谱上吗?尔等说,这样的废物后代有什么用?”

“让他们以后治理国家,这国家还有希望吗?而且朕给了你们时间,让你们学习,六年时间还不够?若还有人觉得不公,说出来,朕亲自给你解决!”

话说到这个份上,自然不会有人傻的站出来。

台下魏征语一滞,随后行大礼道:“圣上大才,此技必将引发全国学习热潮,但有没有想过,这样会导致冗员,以后如何安放?”

李世民摆摆手,“继续!”

宣旨内官继续道:“凡科举过国考分数线,国家以需求招优秀学子进入朝堂,其余人进入国家学院继续深造,满四年后再行分配;完善官员考核制度,施行末尾淘汰制,并同时预备建立官员退休制度,以为常态。”

众人一听,原来圣上早有办法,择优而取,还有了四年的缓冲期,确实可以减缓冗员,但治标不治本,可后续那官员退休制度常态化,末尾淘汰制,这才是釜底抽薪。

众大臣不觉浑身一颤。

宣旨继续,“大唐皇帝诏六,国家治理:朕深感治国需要群策群力,故效孔圣师,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众大臣:“???”

“朕将设立内阁资政院,位于三省六部之上,统领国家事宜,对国家预算、税收、任免官员及律法等皆有决策权,为最高行政权力机构,除军国大事外,普通议决事项自可决断,内阁资政院对皇帝负责,受皇帝监督!”

“什么?”好不容易安静的大臣再度吵翻天。

首先便是房玄龄站出来道:“圣上,此事万万不可,臣不同意,宰相乃为辅政,天子怎可轻易交出权柄,如此权相,难免不会重蹈霍光之祸。”

“臣等不同意!”天策府一脉的人纷纷站出来应和。

而太上皇一脉,也是低语讨论,因为裴寂没有站出来,所以其他人也没有做出头鸟。

“退下!”李世民盯着房玄龄道。

“圣上...”房玄龄脸色阴沉,但见李世民眼神,那是一种不可触犯的威严,于是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无可奈何退后坐回。

宣旨还在继续:“内阁资政院设立八位国务大臣,均为宰相,其中一名正宰,提阶为正一品,官号:国务首宰,对皇帝负责,与皇帝共同处理除军国大事外的其他一切事宜。”

“设一名副宰,正一品,主管政令通行全国,官号:国务总理大臣,与首宰相互配合!”

“其他六名分别为:国务辅政大臣,负责内阁机构各部门协调;国务外交大臣,负责对外关系处理;国务经济大臣,负责国家经济和农业等发展;国务法务大臣,专司国家律政;国务监察大臣,负责官员有无作奸犯科之事;国务军防大臣,负责国家军政大事!”

“六名国务大臣,提阶从一品!”

“当内阁资政院设立以后,凡朝廷大事政令必须经内阁资政院,方可发向全国!其地位凌驾于所有部门之上,三省六部同时对皇帝和内阁资政院负责,凡内阁资政院阁员所令,其他部门必须全力协同,不得明面质疑,有问题可写折子上达天听!”

“为使政令通顺,长效,内阁资政院将为国家定制,写入国家律法,通告全国,此制无论何时不得取消,其内官员两年一届更选,掌国家最高权,彻行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难得,此时的朝堂无声,臣子们都在快速思量李世民的意思。

“孔圣人的大治?垂拱而治?”

“如此抬高官员品阶,何意?会是捧杀吗?”

“这样做圣上不担心皇权旁落吗?”

......

但也有人想:“这样做,以后出了事情,那责任就不在皇帝,一切锅都将是内阁责任,出了问题,皇帝便可以解散内阁,自己事不关己。”

“皇帝如此,端坐钓鱼台,转移矛盾,以后朝堂矛盾就成为大臣与内阁的矛盾,皇帝成为裁判手,其实获得的权利比让渡的更大了。”

......

总之什么样的想法都有,他们骤然发现,如今的皇帝似乎心思更加深沉了。

火候差不多后,李世民站了出来:“朕知诸臣工不易,所以决定,官制品阶重新制定,内阁资政院宰相加品至一,三省长官加品为正二品,六部长官为正三品,且后续会继续优化官制,适应帝国发展。”

“为使国正,朕再立一规,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朝堂之上大臣顶撞朕,一律无罪,诸位记住,哪怕是我李世民有一天气急说了杀人,行驶律法的臣工,一定不能遵从,所有官员生杀大权,一律按照律法来,交由大理寺审核!朕今日的话将广传天下,立誓在此!”

这一下,满朝文武百官异动,在如此时代,这样的保证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枚免死金牌啊!

要知隋炀帝滥杀大臣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如今皇帝保证,绝不滥杀大臣,那当官就舒服多了啊!

“圣上圣明!”毫无疑问,李世民此举获得了大臣们的好感度!

“圣上,我不同意,那三师和三公的品阶该如何去定?”说话的还是魏征。

“三师和三公品阶待遇不变,朕另有安排。”

“继续宣诏!”李世民大手一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