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华都往事【工作笔记】 > 第24章 东关正街分理处

第24章 东关正街分理处 (第2/2页)

梓涵扭脸就走了。

去分行存款处找蔺处长,却又看见了吴老师,不知道他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梓涵还没说碑林区工商局的恶心事呢,他却主动告诉梓涵:“这一批营业执照已经办好了,你们的也办好了。”就这样,梓涵算是在工商局做了近一个月的无用功,但是结果还是圆满的,毕竟拿到了两个证件就可以开业了。

网点的装修也已经完成,这一天要装报警器,一位高大健硕,头发油光水滑的军人模样的人过来督办,来人见到梓涵后,热情地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梓涵:“我叫宗建军,负责验收你们报警器。”

中午,梓涵安排大家到附近的小酒楼吃饭,老宗迟疑了一下:“这样不好吧?怎么能让基层的同志请我们吃饭呢?”

“没关系,没关系,你们辛苦一上午了,应该的。”作为一方诸侯,梓涵大手一挥就定了,反正都是公家报销。

分理处开业需要很多东西,比如账箱、相关账页等一系列东西,去北大街支行领,发现很多东西都没有。这时候,根据地的作用凸显,丁主任拿出了多年的存货,原来放在长乐路分理处后院,还有楼上的那些疑似垃圾的东西里,竟然蕴藏无穷的宝藏,几乎所有分理处开业需要的设施都齐活了。

梓涵还从支行弄了两块宣传板,他自己写写画画的功底还没有忘记,写完了两块宣传牌,美院毕业的同学张勇还建议梓涵用吹风纸把宣传牌包起来,这样看上去比较高大上。还有就是柜台橱窗上的贴字,也是梓涵自己刻了字,自己贴在柜台玻璃上的。之前,长乐路分理处装修的时候,原来南稍办的贺峰过来做过柜台贴纸,有些还是梓涵刻字的,所以现在干这活儿真是驾轻就熟,一气呵成。

在别人的分理处工作,好像真没有这么多的灵感,但是搞起属于他自己的分理处就大不相同了,所有的细节都要注意到,所有的设备都不能缺少,虽然很多业务能不能做起来还真的两说呢。

这种开业前的准备,经历了几个不眠之夜,聂雨汐也就这样陪着梓涵做做这个,再做做那个,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人,还是一个棘手问题,梓涵虽然到支行跑了多次,人秘科长李卫东只是打官腔,说支行人手不够,目前只能给他派新分配的代办员。好说歹说,给了分理处一位工作年限相对较长的王丽娜,还有就是张小龙,据说他妈妈是省行监察室主任。金静和原燕都是新来的代办员,金静还是支行车队司机班班长老金的亲戚,也是个回民,家就住东关附近。还有一位是和长乐路分理处的小孙、邵建平一起分配来的,银行学校的毕业生石建武,加上梓涵算是有三位男士,这样值班问题就解决了。尤其是小石不愿意和别人一起挤在集体宿舍,他需要经常约会他朝思暮想的丽君女生,就把夜间值班的任务承包下来了。

就这么几个人,11月30日,试算的这一天,东关正街分理处正式开业。分行刘森林副行长、分行存款处的领导、支行行长老孙,以及相关部门来了几个人,长乐路丁主任也来了,剪彩、放鞭炮,就算鸣锣开张了。房东物资再生利用公司办公室、财务处来了两个负责人,算是捧场。今后分理处要和对方长期打交道,免不了要麻烦人家,而且据说这个公司还比较有钱,到时候存款还要指望他们呢。

分理处总的面积虽大,但是营业厅面积很小,营业厅后面的房间又高面积又大,但是不见天日,总是黑乎乎的,放保险柜和铁皮柜,主要功能就是值班室,其实,这间房子作为一间大舞厅也不是不可以的。

梓涵的办公室更像是一间传达室,因为临窗就是通往这家公司的进出通道。而且,整个分理处营业场所没有卫生间,上厕所需要跑到这个单位后面的公共卫生间,很不方便,真不明白分行为什么要租这样一个奇怪的地方。这里虽然铺面临街,但是门脸凹进去将近十米,路人很不容易发现这里还有一间银行,没办法,这些事情不是梓涵能决定的,他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这个网点的负责人,管理好这个网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