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 第29章 考古队,专家云集!

第29章 考古队,专家云集! (第2/2页)

这一路前半段还好,后半段有点颠。

直到凌晨的三点多,一行人才到达舞阳县。

刚下车,就看到一个老头迎了上来。

“李教授,您来了!”

老头有点颤颤巍巍的,但中气十足。

“哎哟,裴老您怎么这么晚还等我啊......”

李景霖大惊。

他真就等了。

裴文点点头,看到了李景霖身边的洛诗瑶,乐了出来。

“瑶瑶,你也来了啊?”

“裴老好!”

洛诗瑶甜笑的对裴文问了声好。

旋即乖巧的站在一边,当个透明人。

裴文看了看眼前这俩年轻人。

捏着胡子,微笑颔首。

没说什么,但似乎什么都说了。

“李教授,您来的正好......屋里面都吵翻了......”

想起这个,裴老的微笑就消失不见。

面露愁容。

脚步匆匆,带着李景霖便来到了遗址旁考察队的施工板房里。

“孙老头,我跟伱说,这就是笛子!!不信等仿制品做出来,弄个笛膜吹吹看!”

“放屁!这他娘的是箫!竖着吹的!!”

“去你俩大爷的,屁的笛箫,这一定是篪!”

“滚你蛋的篪,篪,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横吹之,小者尺三寸!你说锤子说!!”

刚进门。

李景霖便听到了激烈的争吵声。

抬头看。

几位年龄不一的专家正争论的面红耳赤。

听到有人进门,几人下意识抬头看去。

被叫做孙老头的教授抬起头。

看到李景霖年轻的脸。

微微皱眉。

“这谁啊,把实习生带来干什么?”

“哈哈哈!!孙副教授,您可眼拙了!!”

裴文哈哈笑了起来,走进屋。

“这位职称可还比你高半级呢!”

“啊?”

孙老头闻言不敢置信的看了一眼。

旋即脸上微微发红。

没有对李景霖年纪轻的狐疑.......因为孙老头见过太多天才。

更没有对李景霖身份或者能力的质疑。

废话!

这人要是个菜包,怎么可能来到这里。

“这位......”

“啊!音乐研究所那边推荐过来的,叫李景霖,行走的乐器百科,在乐器学上很厉害的。”

听了裴老的话,孙教授眼前一亮。

便赶紧跑过来,热情的拉住李景霖的胳膊,就往桌子这边拽。

“来来来!李教授!”

李景霖苦笑一声,也没躲避也没反抗,直接跟着孙教授就来到了桌子旁。

“李教授,您来看看,这玩意是什么?”

看到考古拍出来的图片后,李景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帮人分不清这件乐器。

外形朴实无华。

一根中通骨管。

上面七个孔。

也正是因为太特么朴实无华了,所以真的没有什么能够确认的特征。

很难归类!

而且,这次出土的样本不少。

形状规模各不相同。

有七孔,有八孔......

令人摸不到头颅。

目前,在考古队。

这件文物,暂时有两个名字。

【贾湖骨管】

【鬼东西】

乐器的分辨,实际上是很严谨,并且很麻烦的一个学科。

鬼知道光是一个笛子就有多少分支。

如果贸然就说这个器物是什么......

造成的后果影响十分严重,会有巨大的偏差。

比如,觉得这是箫。

那么以后的研究,分类,都会归到箫类,然后开始展开相互对应的比对与研究,琢磨这里面的发展路线,甚至对比其他的箫类文物。

是的,一旦初期分类错误。

整个历史学界,考古学界,文化艺术史,传统音乐界等等多种领域,多种方面的研究,都会因为这么一点偏差,产生巨大的失误。

这失误的代价,太大了。

失误一次。

保底浪费二十年时间。

二十年啊!

这几乎是一代研究者了!!这得影响多大!!

所以到目前为止,谁也不敢确定这到底是什么。

就算确定,各自也都拿不出足够厚重的证据。

“这......”

李景霖眉头紧皱起来。

“嘶......骨制,七孔.......这七孔的排列顺序应该是跟音列有关,没有吹孔,不太可能是笛子......”

“哈哈!你看!我说的吧!这肯定不是笛子!!”

孙老头哈哈大笑起来,开始对着刚刚和自己争辩是笛子的教授骑脸输出。

“不过,应该也不是箫......”

李景霖的摇头,让孙老头一滞,却让孙老头对面那人开心起来。

“哈哈,是篪?或者竖笛?”

“没有哨孔边陵啊,竖笛指定是不可能了......”

李景霖沉默片刻,突然抬头问了起来。

“仿制品有吗?!”

听到李景霖的提问,屋子角落里突然传来一个焦头烂额的声音。

“在磨了!快搞好了!别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