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难得糊涂的爱 > 第36章

第36章 (第2/2页)

“村里的人良莠不齐,这种事情不是咱们能够左右的。”林文静说。

“我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但是我想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不求流芳百世,但是不能对那些事情熟视无睹。”徐家强说。

“不管你熟视无睹,还是置若罔闻,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事情让人无可奈何,你我皆凡人,平凡才是生命的底色,人生中大多数痛苦,其实都源于你在和自己盲目较劲,终其一生都不愿接受自己的平凡,也始终痛恨自己的不完美。正如《道德经》所言:‘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我们生而平凡,有平凡的活法,接纳自己的平凡,才能成就非凡的事业。”林文静说。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徐家强问妻子。

“普通却自信的人,和优秀却自卑的人,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用放大镜看自己的优点,后者则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缺点。虽说欣赏来自他人,但接受却可以从自己开始,让人由内而外地自信。其实每个人都存在优缺点,不去寻求改变,无法接纳自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对自己的不认可。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觉到风时,风才存在;你把宇宙放在你的心里,宇宙才存在。

每个人的身上都不缺光芒,缺的是发现光芒的的能力。接纳自己的平凡,不是自负自大、盲目乐观,也不是得过且过、颓废度日,而是主动出击,积极改变。接纳自己的平凡,是在经历迷茫和痛苦之后对自己的和解和释然,也是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以一颗平常心持续追求自我价值。

只有把自己放在心里,你自己才存在,接纳自己的不足,肯定自己的优点,你才是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人。允许自己与别人不同,让你特立独行;允许别人与你不同,则让你海纳百川。

平凡是生活的底色,人生不完美,才最完美,正如你我,愿努力生活、热爱生活的你,能在平凡的底色中,发现生活的色彩。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照顾自己的内心。”林文静说。

“我想要的是大家都能够富起来,他们不愁吃,不愁喝,而且还用不完的钱,每个人的钱都是一样多。”徐家强说。

“想要让人人都富裕起来的话,那么必须每个人都要付出努力让社会经济好起来,这样才不会愁吃,不会愁喝的。但是有大量财富的地方必然有极大的不平等,有一个富人就会有数百个穷人。

首先,任何资源都不是无限的,都是有一定数量总额的,财富也是一样,往一方面倾斜多了,另一方面就必然会少。往少数人手里集中了,那多数人就会相对的贫困,这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少数人手里有大量资源卖不出去,多数人手里没钱购买。

其次,人性都是自私的,什么东西一旦到了手里,都不愿意再无偿送出去,够自己一生享用了,还想多留点给子孙后代,甚至幻想子子孙孙都有享用不完的财富,所以必定会占用大量财富不再重新分配,这也就决定了不可能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只能是个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管好自己就可以了,自己努力,做到自己一家衣食无忧以后再想别的。正如中国那句古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林文静说。

“我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能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多年前徐家坳村还是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沟,种粮靠天收,吃粮靠救济,鸟不落山窝,人往山外走,现在一向沉寂的小山村热闹起来,城里人源源不断地涌进村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买山货、摘山果,昔日小山村变成了‘快乐大本营’,可我却快乐不起来。”徐家强说。

“真正成功和快乐的人,并不是他一个人拥有了多少财富,或者拥有什么样的物质条件,而是能够间接的改变了多少人的生活方式,成功的成果就是因为你的存在帮助了更多的人,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让他们更加向善向上向光。

我们在平凡的世界里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创造一个爱和被爱的世界,愿女人都能够活出光的样子,男人都能够活出太阳一样,去温暖天下。孩子们都能活出更快乐的童年,更快乐的少年。老人都能够安享晚年,婆媳之间都有更多的理解,让天下的众生都能够更加和平和慈悲。

能量高的人都会人捧人,能量低的人都是在人踩人,打击人。所以你生命当中有人鼓励你有人欣赏你,代表他内心有光有爱,才愿意给别人更多的爱与光。

感谢抛弃我们的人,感恩所有欣赏我们的人,感恩所给予我们光和能量的人,因为他们就是这世间的天使。感恩曾经打压你的人,曾经给你泼冷水的人,因为激发了你的潜能磨练了你的意志力。

如果女人都学会理解男人欣赏男人鼓舞男人,多去懂他的心,彼此就会少了很多争执。如果男人都能学会去关心女人,赞美女人,给女人安全感也会少了很多的抱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珠穆朗玛峰’,这个珠穆朗玛峰就是每个人想要挑战的生活,生命更高的高度,以及更美好的生活,更高的标准,所以提升自己给对方和自己一个优质的爱人。每个有生的日子都是生日,希望每一天都能活出全新的状态。”林文静说。

与妻子的一番谈话,让徐家强确定了人生的新目标,他要一步一个脚印带领村民们富起来,不仅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二者缺一不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为人民幸福生活夯实物质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精神力量。

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要更好地把握二者关系,尤其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从现实角度看,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从未来角度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的底气和自信除了来自雄厚的物质基础,更离不开每个中国人积厚成势的志气骨气,各族干部群众一往无前、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全民族不断增强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不断提升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同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作斗争,既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意志的比拼。

从人类文明视野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以及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经验和做法等,将为破解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精神贫乏等问题提供重要借鉴和有益参考。

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越需要价值引领、文化滋养、精神支撑。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增进人民福祉来进行。

精神富有刚刚破题,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上的空白等着我们去填补。向着星辰大海奔赴,相信每一个努力前行的灵魂,都能拥有自己的诗和远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