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难得糊涂的爱 > 第10章

第10章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难得糊涂的爱!

没有城市的喧嚣和噪音,不觉一觉到天明。雄鸡高唱天下白,柴犬和吠福门开。山村人民多勤奋,追星赶月奔小康。

叶雨欣睡了一个自然醒,精神饱满的起来,自由高兴地呼吸着乡村新鲜气息,泥土与野花的清香令人陶醉,城市女孩憧憬着美丽乡村,对乡村有了一个重新的认知。

吃早饭的时候,叶雨欣薇薇喝着米粥,她觉得异常甜美,这是她在城里品尝不到的原生态美食。

“雨欣,再来一碗要不要?”林文静问。

“要,嫂子。”叶雨欣柔声答道。

“来,尝尝我们自己腌的小菜。”林文静说。

“清脆,清香,咸淡适宜。”叶雨欣赞不绝口道。

徐母见叶雨欣吃得津津有味,笑着对叶雨欣说:“中午包包子,保准你也喜欢。”

“娘,包什么馅的?”邢家耀问。

“猪肉馅的。”徐母说。

“娘,多包一些,我可以解解馋。”邢家耀说。

“行,娘多蒸几笼屉。”徐母说。

“家耀,笼屉是什么?”叶雨欣问。

“笼屉是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属于炊具。以竹、木、铁皮等制成,主要用来蒸制食物。笼屉的由来已久,其雏形是古代的甑。至于笼屉匠的出现在何年何月,以无从考究。

据传,蒸笼在旧社会曾作为饭馆门口的行业标志‘幌子’出现在饭馆门口。食客们只要一看门口悬挂笼屉层数的幌子,就知道饭店的档次,就好比当今大酒店门口标牌的三星级五星级一样,可见笼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邢家耀说。

“你再细细地给我讲解一下笼屉,这样可以丰富我的知识,让我新农村有一个新的认识,对我以后大有裨益。”叶雨欣说。

邢家耀说:“雨欣,笼屉其主体材料为木料和竹席,日子长了难免损坏,而寻常百姓又不舍的扔掉,于是,笼屉匠除了加工笼屉还兼营笼屉维修的副业,笼屉匠通常带着半成品笼屉材料和工具,游走在乡间农村。

早年沿街挑担修理笼屉、扎箍风箱的,也是一个行当一套行头,一头挑着长长的竹篾、一片片圆圆的竹席,用窄窄的木片烤弯了的笼屉框,修理笼屉;一头挑着一套木匠家什,一包毛茸茸的鸡毛和团团丝线,用来修理风箱。

当年家家自己做饭一日三餐锅碗瓢盆,笼屉风箱样样也不能缺,天长日久总有损坏需要修理的时候,这修理匠也是生意相当的好,修理笼屉和扎箍风箱也形成了一种行当。

修理笼屉用的都是现成的材料,笼屉盖坏了,师父便会一圈一圈的打开箍住竹席的木箍,用准备好的竹席篾,左一行右一行的把破洞补起来,多余的席篾用剪刀剪去,重新装上木箍,木箍上一些断开的绳头,匠人们也会用竹篾像穿针引线一样缝来串去,笼屉盖就完好如初,一些缺少篦子埕的笼屉就手削上一根竹片,按尺寸镶嵌上,在紧上一道木箍,看着就结实多了,当然家里缺一截笼屉,顺手量量,一个既和体又崭新的笼屉也就不用上街买了。

随着木质笼屉逐渐消失,笼屉匠也和其他匠人一样随之淡出人们的视野。在生活反复淘洗旧日色彩的同时,一些留恋木质笼屉蒸出的馒头挺实、不塌水,有粮食容于自然的纯正味道的人们,仍在使用旧式笼屉,正因为此,才使秉承父辈言传身教的笼屉匠在手工业的夹缝里艰辛的生存下来。

现如今,笼屉的加工材料有了极大的变化,有了纯铝制的笼屉,这类笼屉结实耐用,深受街头卖包子馒头的店家喜爱。还有铝包竹笼屉,这类笼屉也很结实,同样用它蒸出来的包子、馒头和用纯竹编笼屉一样香甜。其次还有钢制笼屉,这类笼屉的特点也是耐用,同时要比铝制笼屉美观,它的外圈看上去发亮。如今的笼屉匠很少再修笼屉了,很多笼屉都不值得再去修理了。”

早饭过后,叶雨欣对徐山妹说:“姐,带我去养殖场参观学习。”

“行。”徐山妹说。

徐母看着穿着运动服亭亭玉立的叶雨欣,高兴地说:“记得早些回来吃午饭。”

“知道了,阿姨。”叶雨欣答道。

来到养殖场,叶雨欣高兴地像一个快乐的小女孩,她们忘忧一切,内心只有快乐与幸福。

徐山妹指着近万米围墙和勾花围栏对叶雨欣说:“这些是我们兄弟姐妹经过数年建成的,那个时候家耀才十几岁的孩子,为了背石头肩背都磨破了,他是在苦中长大的。”

“这个我没有听家耀说过,他只说你们家的养殖场是哥哥嫂子和姐姐建设的,用养殖的钱供养他上大学,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叶雨欣说。

在养殖场种植园,看着碧绿的黄瓜与瓜秧上的黄花,看着殷红的西红柿,叶雨欣忍不住伸出娇嫩的玉手去触摸它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