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权顷朝野之爵爷危情 > 第341章 嫁妆

第341章 嫁妆 (第2/2页)

四房的堂叔明知故问,是想拿宋朝的出身做文章。权少顷是何许人也,他会在乎门楣之事。

“人么,你们都见过,她就是宋朝。”

“她可是离过婚的人。”有人出声

“那事,就是爷经的手。”权少顷说的毫无心理压力,仿若破坏别人的婚姻,抢人家的老婆是件十分光荣的事情。

那霸王之气,震得屋子里面所有人哑口无言,权少顷不要脸,他们可都是体面之人。

本想拿宋朝有过一段婚史,抨击她私生活不检点的人,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接下文。自古封建思想就对女人十分的不公平,但凡传出男女偷情那当事,必然会将错误归结到女人的身上。

仿若她们是勾人的狐狸精,勾着那些爷们去做坏事。权吉吉暗暗为权少顷挑了一个大拇指,不愧是能治好宋朝不孕症的家主,当真是霸气。

“那也是嫁过人,权家还没有二嫁女做当家主母的先例。”

“历史是人创造的,原先还没有人能飞上太空,现在也实现了。以前没有,不代表现在没有,汉武大帝之母也曾嫁于人妇,宋朝已经有了爷的孩子,难保这个孩子不会像刘彻一般干出一番伟业。”

他们越是贬低宋朝的出身,权少顷越是要抬高她的身份,以后的事情谁能说清楚,望子成龙总没有错吧。

“谁知她肚子里面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没人敢怀疑宋朝肚子里面孩子的血统,即使有也不敢说出来,那是对一个男人能力的质疑。

闻言,权少顷一拍桌子,偌大的议事厅响起很大的空响。

“你们在质疑爷的能力。”

科学证明生男生女,是由男性的小蝌蚪携带的基因决定,受传宗接代的思想左右,当男人的没有个儿子,户口本都没人接,更是会受到别人的嘲笑。

孩子还没生下来,谁也不敢保证是男是女,权少顷一口咬定是儿子,其它人也无法反驳。

“不管是男是女,终是没有外戚可以帮助的孩子,结了这门亲,对于权家没有半点益处。”

古时婚姻与爱情无关,它的本质是利益的交换,是一种资源整合,更是掌权者布置的一步棋。

婚姻不只将一男一女牢牢捆绑在一起,也将两个家族捆在一起,两个家族的资源进行一次重新整合。

这不只是经济财力方面,还有社会地位和政治资本,女人嫁人,是第二次投胎,这话不无道理。

古时女人没有继承权,却可以在结婚的时候带走一大笔嫁妆,这是属于女方的私产,夫家人不可以侵占,只供她与子女以后的生活所用。

所以当正室的夫人死后,很少有人会扶正自己的小妾,娶了自己的小妾,就是少了一门有助力的亲戚,与自砍双臂无异。

“我权家男儿,兢兢业业经营祖业,不敢忘先祖乱世之时四处奔走筹资,拳拳报国之心。才创下现今权家的盛况,权家若大个产业,是靠双手打拼出来,不是靠积攒女人的那点嫁妆。”

权少顷讲的慷慨激昂,搬出了民族大义,若是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回到了那激情澎湃的年岁,有志青年满腔热血。忘记这个人刚刚还承认破坏别人的家庭,强取豪夺别人的老婆。

强横到这种地步,也是世间少见,竟弄得其它人一时无言。

还是三叔公思路清晰,宋朝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绝不能让她进权家的门,更不能让她的孩子出生在这个世上。

“权家的当家主母,对权家来说何等的重要,绝不能有污点被人诟病。”

“三叔公,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婚可以结,也可以离,离了婚的女人同样受人尊重。”说话的是权吉吉,这种事情她是女人最有发言权。

“你一个晚辈懂什么,娶妻当取贤,权家的当家主母,就应该像你二叔婆一般,出身名门,身份尊贵。她知道如何操持一个大家族的内务么,她懂得族内的规矩么,礼教规矩什么都不懂,上行下效,权家的风气不就乱了。”

大世族中的女人不好当,既要操持家务,还要维系族内各方的关系,即是妻子、母亲、还是妯娌、兄嫂,各种角色都要游刃有余。

“一个出身不详还离过婚的女人,养在外面还可以,不配成为权家的当家主母。”

三叔公更想说,以宋朝的出身,连权家的孩子都不配生。可现实孩子已经在她的肚子里,如果让她打掉,必然会惹权少顷的不悦,自己曾孙子的命还捏在他的手里。

说来说去还是嫌宋朝出身不好,不配成为权家人。权少顷这个人极其的护短,他与宋朝怎么闹都可以,有人说她一句坏话,那是瞪眼睛就杀人的主儿。

他正欲发火,权二从外面走了进来,恭身向屋子里面的人行礼后开口说道:

“华府派人来,请家主过目宋小姐的嫁妆。”

华府只来了两个人,华小天与一个挑着喜担的陌生男人,华家虽不是江浙一带的人,可她的母亲曾是江浙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

在江浙一带自古便有厚嫁的传统,女子出嫁享半副銮驾,半副霞帔,浩浩荡荡绵延数里的嫁妆十分壮观。

女人出嫁之前,娘家会派人到男方家里送上嫁妆的明细,这就叫做过嫁妆。

喜担里面装的不是金银,是一沓沓厚厚的文件,包含股票,地产,玉矿,除去这些还有生活所需的物品,大到睡的床,出嫁时的轿子,小到四季的衣服,挖耳朵的挖耳勺。

林林种种写满一个册子,权少顷打开那本厚厚的册子,里面的纸太长,直接铺在他的脚边。

明细从婚床开始,到棺材结束,其中包含女子一生所用的所有物品,表明女儿虽然出嫁,仍然是娘家的心肝宝贝,她的生活仍由娘家承担,不会用夫家任何东西。

二叔婆也出身江沪一带,她一看见喜单,便知华家是个懂礼数的人。

“华家虽没有爵位,也算得大户人家,与权家也算得门当户对。”

一直保持沉默的二叔婆突然开口,宋朝最为诟病的出身问也解决了,三叔公再无反对的理由,这门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