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风云大夏 > 第108章 圣上的决策

第108章 圣上的决策 (第2/2页)

一旁的丈夫听不下去了,训斥她:“够了。你以为我就不在乎儿子吗?可南王毕竟是皇亲国戚,前些日子圣上还亲自派遣朝廷使臣给他送礼。得罪他。你是想让我们一家女子为仆,男子充军吗?”

妻子连忙拉着丈夫的人,眼神里充满了奢望:“达王他还是圣上的叔叔,不一样噶了吗?夫君现在都官府可是直属于圣上机构,要不我们明天就去告吧。”

丈夫一脸难堪,他拉扯着妻子的手:“我又何尝不想去揭发南王。可是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就冒着连累整个家族的风险。不要说现在我们的手里毫无证据,就是有证据也不一定绊倒南王。圣上喜欢谁不喜欢谁不是我们这些底层百姓可以决定的。”

妻子依然不甘:“圣上一直以来都是仁政爱民。他设立都官府不就是供我们这些百姓鸣冤的吗?夫君只要我们肯告,御史和圣上不会坐事不管的。”

丈夫叹了口气:“就算圣上愿意管这件事,可他远在京城。有句话叫远水止不了近渴。所以娘子,认命吧。”说完,他便松开妻子的手,起身离开了房间,只留下了妻子一人在房间里无奈哭泣。

京城,政德殿。

李建国在批阅奏折的时候,又不禁想起了这几日梦到张垕的场景,一想张垕的事迹,自己不禁感慨:“顺有愧于清官。”说完,他便下了一个决定。亲自册封其妻卢梦琦为承佑郡主。可按照大夏的政治体制。帝王除了新政和遗言,其余时候的诏书都必须通过门下省负责人丞相或侍中(中书省合并门下省)以及六部相应的尚书或侍郎,至少有一方同意后才能够真正地下达执行。

可这次册封卢梦琦为郡主的诏书却被丞相和礼部的大臣一致否决。

二日早朝,李建国就为此事发愁:“顺就不明白了。顺就是想给清官妻子一个名分,赐她一个郡主的爵位,你们为何都要在诏书上写一个否字呢?”

礼部尚书大胆启奏:“朝皇。张垕虽是清官可他死后也得到了荣光。他的妻子卢梦琦亦非宗室之女,朝皇将张垕的妻儿接回京城已是大恩。而今微臣见圣上册封卢梦琦为郡主实在有违祖制有违礼法,所以微臣才代表礼部同门下省负责人高阳南相一同写上了这个否字。”

李建国心里始终有点过意不去:“礼法也是人定的,顺这一朝就不能更改吗?如果顺执意要册封卢梦琦为郡主呢?”

高阳端听了立马站了出来,他跪在地上:“朝皇您断不可因一时的私心,就毁了数年来的仁君贤主之名!”

连自己舅兄都在此事反驳自己,李建国也是哑口无言。见朝皇找不到话说,高阳端立马拿出了事先准备奏本:“这是臣写的,请朝皇过目。”

太监将奏本拿给了李建国,李建国看后虽然心里还是想,但也开始动摇:“一会儿退朝后礼部尚书和南丞相同我去政德殿复议。”

一时辰后,政德殿。

“高阳南相的奏本上写的确不错。可清官惨死,顺只是想弥补他,这才赐他的家妻一个郡主名分。”

高阳端认真说道:“朝皇能够将张垕的妻儿接回京城,已经是最大的弥补了。朝皇若封了卢梦琦为郡主,那她就成了吃朝廷俸禄的闲人。朝皇既然钦佩张御史,又为何要让他在地下不安呢?”

礼部尚书也在一旁复议:“高阳南阳所言极是。册封卢梦琦为郡主一是不合祖制礼法,二是会给后代子孙带一个坏头。郡主虽只是一个爵位可却反映出了朝皇的私心。朝皇今日若强行走了这个后门,后世君主要是要效仿您也跟着走后门。长此下去,必会给朝廷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

李建国听了这话后,不禁笑了笑:“不愧是高浩提拔的礼部尚书。”

高阳端说了一句公道话:“朝皇你应该知道卢梦琦虽有才艺可她的志气却远不及丈夫和儿子。朝皇又何须将她和张御史联系在一起呢?”

李建国只能无奈同意二位臣公的意思:“一会儿高阳南相把这封圣旨烧掉吧,这件事的确是顺考虑不周!”

“臣尊旨!”

弘正十五年五月二十日,李建国册封卢梦琦为郡主以失败告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