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 第717章 回宫

第717章 回宫 (第2/2页)

直到把朱慈烺浑身上下看个遍,没有发现伤势什么的,她们才放下心。

无论朱慈烺多么牛逼,无论他是普通百姓还是大帝,他始终都是周太后所生的孩子。

近一年未见,朱慈烺不但长高长壮了,还长的更帅了,只是在漠南这段时间,因为天气寒冷,耳朵和手上有些冻伤。

堂堂大明皇帝,本应该在皇宫中养尊处优,可他却御驾亲征远去草原大漠,甚至还被冻伤。

见皇儿如此,周太后伸手把皇儿抱在怀里,眼泪再次从俏脸滑落……

要知道朱慈烺刚刚十二岁,在后世还在上小学,作为一个慈母,周太后岂能不心疼!

见周太后母爱泛滥,懿安太后轻轻拍拍她的香肩道:

“妹妹,外面冷,有话回去说……”

“好好,回宫,马上回宫!”

周太后拉着皇儿的手并未松开,朱慈烺只能对田贵妃袁贵妃等人微笑点头表示问好。

至于崇祯太上皇,在几个女人面前,他这次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随众美人一起返回坤宁宫!

不过崇祯并未有什么不爽,毕竟他和朱慈烺一起御驾亲征,那段时间爷俩吃住都在一起。

其实崇祯今年才三十,周太后二十八,懿安皇太后也才三十三岁,只是因为变成太上皇和皇太后,而让感觉三人年龄偏大。

如果不是朱慈烺能力出众,又是紫微帝星转世,刚刚三十岁的崇祯皇帝,绝不可能把皇位禅让给皇太子朱慈烺。

进入坤宁宫,周太后立即吩咐大摆宴宴为神武皇帝庆功,周太后和懿安太后本想让朱慈烺坐在她们身边。

可坤兴公主朱微娖对定王眨眨眼睛,两个孩子立即一左一右坐在大皇兄身旁,还一人抱着一只手臂,满脸坏笑的看着母后和皇伯母。

永王毕竟不是周皇后养大的,大人都在场的情况下,虽然心里也想凑热闹,最终还是在母亲身旁坐下。

袁贵妃又不傻,她当然想让儿子和皇帝搞好关系,以后能给一个好的封地,于是她不动声色轻轻踢踢儿子的小脚。

朱慈炤知道母后的意思,于是眼巴巴看着姐姐坤兴公主,他平时最听姐姐的话,不然皇姐不带他玩。

“皇姐……”

坤兴公主看到永王可怜巴巴的模样,马上猜到他的想法,于是对朱慈炤招招小手:

“慈炤,你过来坐在皇姐身边,一会大皇兄有好东西给你!”

“谢谢皇姐!”

朱慈炤谢过皇姐,立即起身坐在坤兴公主身边。

兄妹情深,周太后和懿安太后当然不会去计较,如果是以前,崇祯肯定会训斥孩子们不懂事,毕竟朱慈烺现在是皇帝。

可现在崇祯的心性变得很好,见三个孩子感情如此之好,崇祯脸上一直带着会心微笑。

坤兴公主看看桌上已经摆满丰盛菜肴,她悄悄碰一下大皇兄,低声说道:

“大皇兄,今日是您的庆功宴,皇妹想喝可乐……”

朱慈烺点点头,意念一动,从手中出现一大瓶可乐,还没有来及递给坤兴公主,小丫头已经伸手把可乐抢过去。

“多谢大皇兄!”

道谢之后,她把可乐递给定王朱慈炯:

“大皇兄的奖励,打开给你和四弟各倒一杯,剩下都是皇姐的……”

看着皇姐递过来的可乐,朱慈炯和朱慈炤小眼睛立即开始放光,他们在大皇兄出征前曾喝过,这东西只有大皇兄能拿出来,真的很好喝。

小手用力去拧瓶盖,可是他们力气小,憋的满脸通红始终无法打开瓶盖……

朱慈烺又拿出两瓶拉菲打开交给太监,让太监给父皇母后和皇伯母等人倒上。

刚把红酒递给小太监,准备为朱慈炯开可乐,此时朱慈炯刚好用尽全身力气打开可乐瓶盖。

由于他抱着可乐瓶一直用力摇来摇去的拧,当可乐瓶盖打开时,突然噗一声,一股可乐狂喷而出。

崇祯坐在对面,正眼巴巴看着朱慈炯开盖,一股狂喷而出的可乐直接对着他而去,毫无准备的崇祯太上皇被喷措手不及,顿时满脸都是可乐……

太监宫女们急忙拿出手帕给太上皇擦洗,餐桌旁一阵喧哗,朱慈炯更是吓的小脸惨白手足无措。

坤兴公主也开始后悔,她后悔不该向大皇兄要可乐……

看到崇祯狼狈的模样,周太后大惊失色,他知道崇祯对孩子的管教要求很严,朱慈炯可能要遭殃。

谁知崇祯并未脾气,等宫女擦去他脸上可乐后,太上皇却对朱慈炯笑道:

“味道不错,给父皇也倒一杯尝尝……”

……

朱慈烺休息了两日,处理了一些内阁送来的奏本,又去了趟天寿山主峰南麓的长陵,祭拜明成祖朱棣,宣告明军出师蒙古大捷。

长陵是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合葬墓。

天寿山是大明的皇陵所在地,除了朱元璋、朱允炆、朱祁钰外,其他升天的大明皇帝都葬在这。

朱祁钰因为夺门之变被废帝号,皇陵被捣毁,以亲王的身份葬在北京西郊玉泉山。

老朱做梦也不会想到,子孙后代把自己这个老祖宗丢在南京,其他皇帝全住到北面,他们见面时不知道是否会挨骂……

根据礼法规矩,新皇登基第二年,礼部就要筹备修建皇陵事宜。

自古至今,人们风水堪舆甚是看重,皇家就更不必说了,早早的修陵,主要是为了江山永固。

风水之中的定数为龙穴,上有仙气,下有兵马,前招阳,后至阴,四方猛兽来潮,堂中土壤有甜水,即是安息圣地。

皇家选择一处风水宝地建造陵寝,不但皇帝死后能够安息,还能保佑子孙后代江山永固,千秋万代。

还有一方面,皇帝担心自己忽然暴毙没地方埋......

越是自信的皇帝,遭遇越惨,比如建文帝朱允炆,觉得自己年轻,把修陵的事放在一边,一心削藩,结果很尴尬,玩了个凭空消失。

最后还是他敬爱的四叔,给他立了个衣冠冢。

朱慈烺继位不久,礼部官员变相的询问过朱慈烺,以后皇陵修建在何处

朱慈烺才十岁左右,他不认为自己会意外去世,他感觉如此早修建皇陵不吉利,并未理睬礼部。

崇祯太上皇的陵寝已经修好了,历史上崇祯十五年七月时,永王朱慈炤的生母田贵妃去世,已经住进去了。

现在太上皇正当盛年,他百年之后肯定还是住老地方。

祭拜完了明成祖,朱慈烺又前往昌平、良乡、新城、通州等地巡视,看看百姓小麦种植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