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一百三十回 正声律名臣辞世 得辽关雄主染疾

第一百三十回 正声律名臣辞世 得辽关雄主染疾 (第2/2页)

赵匡胤收降王洪,乃令他为向导,带领战舰,克日出发,顺风顺水,进抵益津关。

关中守将终廷辉,登关南望,但见河中敌舰,一字儿排着,旌旗招展,戈戟森严,不觉大惊失色,连打了好几个寒噤;正在旁徨失措,忽闻关下有人大叫道:“快快开关!”

当下俯视来人,乃是宁州刺史王洪,便问道:“你来此何事?”

王洪道:“我为关内生灵,单骑到此,特欲与君商议。”终廷辉见他一人一骑,不足生畏,乃开关纳入,两下晤谈。

相见后,王洪便言:“周兵势大,未易迎敌,不如降周为是,可保关内百姓。”

终廷辉尚在狐疑,王洪又道,“此地本是中国版图,你我又是中国人,从前被时势所迫,没奈何归属北朝,今得王师到此,我辈好重还祖国,岂非甚善!何必再三迟疑?”

终廷辉听了这番言语,自然心动,便答应出降。

赵匡胤好言抚慰,并问终廷辉瓦桥关路径。

终廷辉道:“此去到瓦桥关,不过数十里,但水路狭隘,不便行船,大帅若要前行,须舍舟登陆,方可前进。”

周世宗令王洪返回镇守宁州,留终廷辉守益津关,各派兵将助守。

派赵匡胤为先锋,逆流西进,去夺占瓦桥关。渐渐的水路促狭,不便行舟,乃舍舟登陆,入捣瓦桥关。

赵匡胤自思韩通未至,不应久待,索性乘势前行,入捣瓦桥关,于是令军士一齐登岸,鼓行而西。

不一日,即至瓦桥关下,守将姚内斌,率着马兵数千骑,出来截击,不值赵匡胤一扫,姚内斌遁回关中。赵匡胤攻扑一昼夜,未曾得手。

周世宗弃船登陆,继续西进,当晚,露宿旷野。身边侍卫亲军只有数百人。辽军斥候侦骑,成群结队,不时靠近。文武官员皆惊,惟周世宗谈笑自若。辽军并不敢靠近。

越日,周世宗倍道趋至瓦桥关下。

赵匡胤见周世宗到来,胆气更壮,便亲至关下,召姚内斌答话。姚内斌在关上相见,赵匡胤朗声道:

“守将听着!王师到此,所有瀛、莫各州,及宁州、益津关诸军民,都已望风降顺,畏威怀德。独你据住此关,不肯归服,难道我不能捣破么?但念南北生民,莫非赤子,若为你一人,害得玉石俱焚,你心何忍?不如早日投降,免致糜烂。”

姚内斌沈吟多时,道:“且待明日报命。”

赵匡胤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若明日不降,管教你粉骨碎身,悔无可及。”言毕返营。

赵匡胤便按兵不攻。静守一宵,到了次日,姚内斌亲至营前,奉表请降。赵匡胤引他来见周世宗,姚内斌拜跪毕,周世宗嘉他效顺,温语褒奖。姚内斌复叩首谢恩,随后便导周世宗入关。

周世宗入关巡视,慰问劳苦,三军无不欣跃。是夕,周世宗便留宿关中。

韩通陆路大军经过莫州,辽地兵民,毫无防备,骤见周兵到来,都心惊胆落,逃得不知去向。韩通遂收降莫州刺史刘楚信,距离瓦桥关只有咫尺之遥,当天就赶到瓦桥关,与周世宗、赵匡胤会师。

又等了一天,已经是五月一日,都指挥使李重进等,带领禁军主力,呼喝前来,收降瀛州刺史高彦晖,沿途毫无阻碍,也到瓦桥关下会师。

眼见得周军云集,慑服雄关。

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五月二日。

周世宗置酒大会,遍宴群臣,席间议进取幽州,诸将奏对道:“陛下出师,只四十二日,兵不过劳,饷不过费,便得关南各州,这都由陛下声威远播,所以得此奇功。惟幽州为辽南要隘,必有重兵把守,将来旷日持久,反恐不美,还请陛下三思,幸勿轻入!”

周世宗默然不答,已露出不悦之色。

散宴后,便召指挥使李重进入帐道:“我军前来,势如破竹,关南各州县,不劳而下,这正是灭辽扫北的机会,奈何中道还师!且朕欲统一中国,平定南北,时不可失,决意再进!你可率兵万人,翌日出发。朕即统兵接应,不捣辽都,决不班师!”

李重进料定难以劝阻,只好应声退出。

周世宗又传谕散骑指挥使孙行友,率骑兵五千名,即日往攻易州,孙行友亦奉旨去讫。

李重进于次日启行。行至固安,城门洞辟,守吏已经遁去,一任周兵拥入。李重进令军士略憩,另派哨骑探视行径。侦骑返报,固安县北,有一安阳水,既无桥梁,又无舟楫,想是由辽兵惧我前往,所以拆桥藏舟,阻我去路。

李重进闻报,颇费踌躇,忽闻周世宗驾到,乃即出城迎谒,禀明前途阻碍。

周世宗锐图进取,当即与李重进往巡察河流,果然见到一带长河,流水潺潺,望将下去,深不可测;询问土人,叫作安阳水,水中本有渡筏,因对岸辽人,闻有敌军,将筏收藏,眼见得汪洋浩淼,水势汪洋,深不见底。

巡视一回,周世宗便谕李重进道:“此水不能徒涉,只好速筑浮梁,方便进兵。”

李重进当然应命,乃令军士采木作桥,限期告竣。周世宗自率亲军还驻瓦桥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周世宗忽然得病,连日未痊。

那孙行友却已攻下易州,擒住刺史李在钦,献入行营。

周世宗抱病升帐,问他愿降愿死,李在钦偏抗声不屈,触动周世宗怒意,即命推出斩首。

既斩李在钦,周世宗自觉支持不住,退入寝所。又越两日,仍然未瘳,诸将都想请驾还都,因恐触动主怒,未敢请奏。

赵匡胤独奋然道:“主疾未愈,长此羁留,倘或辽兵大至,反为不美,待我入请还跸便了。”乃径入周世宗寝门,力请还驾。

正是:雄主一生期扫虏,重臣片语足回天。

却说赵匡胤入谏周世宗,至御榻前,先问了安,然后谈及军事。

周世宗道:“本想乘此平辽,不意朕躬未安,延误戎机,如何是好?”

赵匡胤道:“天意尚未绝辽,所以圣躬未豫,不能指日荡平。若陛下顺天行事,暂释勿问,臣意天必降福,圣躬自然康泰了。”援天为解,可谓善谏。

周世宗迟疑半晌,方道:“卿言亦是,朕且暂时回都,卿可调还各处兵马,明日就启銮罢!”

赵匡胤退出,即传旨调回李重进、孙行友等,一面准备摆驾回京。

到了次日,周世宗起床升座,下令:改瓦桥关为雄州,划容城、归义二县属之,命韩令坤留守;改益津关为霸州,划文安、大成二县属之,命陈思让留守。

征发滨州、棣州民工,修筑霸州城墙。

然后乘舆启行。赵匡胤以下,均随驾南归。

辽穆宗耶律述律,初闻周世宗夺占瓦桥关,又至安阳水搭建浮桥,大惊,急忙派使节七百里加急,赶到太原,要北汉睿宗刘钧出兵南下,攻击周境。后闻周世宗南返,乃止。

周世宗御驾返至澶渊,却逗留不行。宰辅以下,只令在寝门外问疾,不许入见,大众都惶惑得很。

镇宁(澶州)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是郭威女婿,与周世宗为郎舅亲,独得入寝所问视,婉言进谏道:“天下未定,根本空虚,四方藩镇,多是幸灾乐祸,但望京师有变,可从中取利。今澶、汴相去甚近,车驾若不速归,益致人心摇动,愿陛下俯察舆情,即日还都为是!”

周世宗怫然道:“谁使你为此言?”

张永德道:“群臣统有此意。”

周世宗瞪着张永德道:“我亦知你为人所蛊惑,难道都未明白我意么?”

未几又摇首道:“我看你福薄命穷,怎能当此!”

张永德闻言,竟莫明其妙,只管俯首沈思。实是一片疑团。猛听周世宗厉声道:“你且退去,朕便回京!”

张永德慌忙趋出,部署各军,专待周世宗出来。

周世宗也即出帐,乘辇还都。

看官!你道周世宗何故疑忌张永德?

原来周世宗因病南还,途中稍微痊愈,偶从囊中取阅文书,忽得直木一方,约长三尺,上有字迹一行,乃是“点检作天子”五字!不由的惊异起来。

他亦不便询问左右,仍然收贮囊中,默思石敬瑭为李从珂妹婿,后来篡唐为晋;杜重威为石敬瑭妹婿,后来降辽灭晋。今张永德是我妹婿,难道我郭家天下,也要被他篡夺么?

左思右想,无从索解,及见张永德劝他回京,心中忍耐不住,遂露了一些口风。张永德哪里知晓,当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搁过一边。

五月三十日,周世宗入京,病情稍微缓解。

六月九日,便册已故宣懿皇后符氏的胞妹为继后,封长子郭宗训为梁王,次子郭宗让为燕国公。

命范质、王溥两相,参知枢密院事。

授魏仁浦为枢密使,兼同平章事。

授吴延祚并为枢密使。

都虞侯韩通,兼宋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尉。

独免去殿前都点检、郭威女婿张永德官职,只令为检校太尉,留奉朝请。朝臣统是惊疑,不知皇上葫芦里卖甚么药,啧啧私议。

命赵匡胤为检校太傅、忠武(许州)节度使,兼任殿前都点检,以慕容延钊为副都点检。

此外文武诸官,亦迁转有差。

慕容延钊与赵匡胤,夙称莫逆之交,到这时又同值殿廷,格外亲昵。平居往来密议,人不能知。

先是周世宗微贱时,曾梦见神人给他一把大伞,色如郁金,上加道经一卷,周世宗审视道经,似解非解,及醒后追思,尚记忆数语。嗣是福至心灵,举措无不合宜,遂得身登九五,据有大宝。

及征辽归国,常患不豫,有时勉强视朝,数刻即退,御医逐日诊治,终乏效验。一日卧床休养,恍惚间复见神人,来索回大伞及道经。周世宗当即交还,又欲向神人探问后事,神人不答,拂袖竟去。

周世宗追曳神衣,突闻一声朗语,竟致惊醒。开眼一瞧,手中牵着的衣袂,乃是榻前的侍臣。就是梦中听见的声音,亦无非侍臣惊问,不觉自己也好笑起来。转思梦中情景,甚觉不祥,便起语侍臣道:“朕梦不祥,想是天命已去了。”

侍臣答道:“陛下春秋鼎盛,福寿正长,梦兆不足为凭,请陛下安心!”

周世宗道:“你等哪里能知?朕不妨与你等说明。”随将前后梦象,略述一遍。

侍臣仍然劝解,偏是得梦以后,病竟加剧。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十九日。

周世宗忽至弥留,急召范质等入受顾命,嘱立梁王郭宗训为太子,并命起用故人王着,委以相位。

范质等应诺,及退出宫门,互相窃议道:“翰林学士王着,日在醉乡,怎堪为相,愿彼此勿泄此言。”

众人皆点头会意。

是夕,周世宗竟驾崩于万岁殿中,享年三十九岁,在位仅五年六个月。

故相王朴精通术数,言谈多中,周世宗志在统一,常恐寿命短促,不能如愿。一日从容问王朴,说朕的寿命,能得几年?

王朴答道:“陛下有心致治,尝以苍生为念,天高听卑,自当蒙福。臣本固陋,一知半解,推演数理,可得五六之数。五六之后,非臣所能知呢。”

乘法口诀中,五六即是三十。古人说年龄,常常不直说,而用二数相乘代替。例如十六岁,说成二八。十八岁,说成二九。

周世宗喜道:“诚如卿言,朕当为帝三十年,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朕志足矣!”

周世宗征辽回师,便即驾崩,原来王朴所言五六,并非三十年,而是五年零六个月。

后人有诗赞道:

怀才挟术佐明王,天不假年又何妨!岂是庆陵将晏驾,先归地下待吾皇!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