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再造汉明 > 第35章 国丈爷周奎

第35章 国丈爷周奎 (第2/2页)

刘云龙刚刚想说话,周奎说道:“你的那300匹绸缎我要了。”

潘公公本想是把这批绸缎送进宫里的,没承想被周奎“截胡”了,又不敢发火,只得说道:“国丈爷要的话,我送还来不及呢。”

“算你会说话。”然后周奎指着刘云龙说道:“不过我可没白要他的货,是按市场价买的。你要的300匹绸缎,就重新向他预定吧。”

刘云龙在边上说道:“公公,几天后我就把绸缎送过来。”

潘公公说道:“行。”然后问周奎:“国丈爷,你啥时候回京城?”

周奎说道:“明天就回京城。你有啥要我带回京城的吗?”

潘公公说道:“我哪敢劳你的大驾。”

周奎说道:“行,那我就走了。”

刘云龙从天心桥回到家,见到郑柏荣在家里,一边围着细线机看着,一边和母亲聊着天。

刘云龙问道:“怎么,你也对机器感兴趣?”

郑柏荣说道:“我是来找你的。你母亲说你很快就回来,就等着你了。”

“有事吗?”

“也没啥大事。就是上次你给我的药方,为啥对有的病人有效,而对好多人无效?”

“有效、无效是什么标准?”

“把大肚子病治好为有效,没能治好为无效。”

“有多少人吃了你治大肚子病的药?”

“有160个病人吃了我的药。”

“病愈或好转的有多少人?”

“不多,只有28个病人病愈或好转,还有140个病人好像没效果。”

“以前你们治好过病人吗?”刘云龙见郑柏荣摇摇头,就继续说道:“以前没治好过一个大肚子病病人,现在能有17.5%的有效率,你不觉得已是很大进步了吗?”

“是有很大进度。可我就纳闷,为啥还有82.5%的没效。”

“那132个病人中,病情不再发展的有几个?”

“从把脉情况看,那倒有60个病人的病情没再发展。”

“也就是说,还有60个人的病情控制住了,对不对?”

“可以这么理解。”

“好,假如余下的32个病人原本只能活5年,吃了你的药后,他们的生命延长了5年,这算不算有效?”

“这个,好像不能算完全有效。”

“以往经你的手,所有的病人都治好了吗?”

“那我没这个本事。”

“应该说所有的郎中都没这个本事。”刘云龙见郑柏荣点点头,继续问道:“你们医家的使命是什么?”

“用仁爱之心拯救生命。”

“这160个病人中,至少有150个人的生命延长了,你还不知足?”

医学中涉及很多伦理、哲学方面的问题,刘云龙也只能简单地和郑柏荣讨论一下。

郑柏荣听后点点头,问道:“这个药方是你的,是不是该给这个方子起个名字?”

刘云龙说道:“我只是提了个杀虫的建议,具体配方还是你完善的,所以还是由你来起名字。”

“这个病主要引起大肚子,我就把它称为‘消肚散’,行吗?”

“我说过了,起什么名字由你做主。”

“那就叫‘消肚散’了。”

晚上,村里很多人涌到苏州胥门去闹元宵了,爷爷、伯父、叔父全家都来到刘云龙家里做客。

因伯父被禁止饮酒,只能喝茶。他喝了一口茶,指着刘云风问刘云龙:“大侄子,能不能让你堂哥跟着你学点做机器的本事?”

堂哥刘云风比刘云龙大3岁,已结婚了,尽管也读过几年社学,但只是认识几个字,会简单计算而已,根本就没学过后世的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怎么做机器?除非有天才。

刘云龙想了一会儿,说道:“跟我学做机器就不要了吧,不过可以做生意。”

伯父说道:“做什么生意?”

“做棉花、粗线、细线生意呀。”

“能赚钱吗?”

“应该能赚钱。细线是纺织业的中间环节。苏州府境内已有了2000多台细线机,这些机器每天可以纺三万二千锭细线,再加上苏州城乡原有旧式拉细机,苏州府每天的细线产量可达5万锭。今后还会有人来买细线机,不仅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湖州府、嘉兴府也会来买细线机。江南地区细线多了后,需要大量的棉花、粗线,这样江南地区的棉花、粗线就会涨价,堂哥做棉花、粗线生意的话,就可以赚这个差价。”

“那做细线生意,怎么赚钱?”

“现在苏州府境内每天的细线产量就达5万锭,今后松江府、常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也大量使用细线机的话,每天的细线产量至少可达20万锭,在织坊大量使用新式织机前,江南地区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细线,江南地区的细线价格就会跌价。堂哥把细线运到江北、山东、湖广、福建等地去,不仅能赚取差价,还能维持江南地区细线的价格,不仅村民会支持你,平江大街和其它地方的线坊掌柜也会支持你。”

刘云风说道:“按你这么说确实可以赚钱,可我没本钱呀。”

刘云龙用嘴巴朝父亲努了一下,说道:“钱不够的话,你向我爸借点钱呀。你和高木桥、居家园等几个村的村民联合起来后,可以做很大的生意了。”

父亲听后,说道:“云风呐,大叔家还刚刚起步,赚的钱不多,先借给你2000两银子,可以了吧?”

刘云龙说道:“爸,2000两是否少了一点?”

父亲看了看刘云龙,咬咬牙说道:“既然阿龙说少了一点,那就先借给你5000两。”

爷爷在旁边对刘云风说道:“阿风,你大叔赚点钱也不易,今后要好好做生意。赚了钱就赶紧把钱还给你大叔。”

伯父说道:“以后做生意时,遇到啥难题要多请教请教阿龙。”

刘云风忙说道:“那当然。阿龙脑子比我活络,听他的肯定不会吃亏。”

半天没说话的叔父开口了,问刘云龙:“阿龙,你看我家云雷能做点啥?”

刘云龙的堂弟刘云雷才15岁,与李必恭一样大。

刘云龙说道:“他还小着呢。”

“阿豹不也赚钱了吗?”叔父的言下之意是刘云豹能赚钱了,为啥刘云雷不能学本事赚钱?

父亲就说道:“要不让云雷去肥皂铺做事?”

爷爷说道:“我看行,让阿豹、阿雷和小四一起管着肥皂铺。”

李必恭学徒时,排行是老四,住到刘云龙家后,都随着刘云龙喊他“小四”。

刘云龙听爷爷这么一说,不能明着反对,毕竟肥皂还是有需要保密的技术。他想到,既然伯父、叔父都变着法子提出了要赚钱,总不能装傻吧。于是对伯父、叔父说道:“云雷就不要去肥皂铺了,不过你们可以把砂皮、淀粉拿过去做。”

砂皮、淀粉制作没啥技术含量,自己制作的话还浪费人力。

伯父一听,忙说:“好。”

叔父见儿子尽管没去成肥皂铺,但终究也拿到了一个产品,于是说道:“也行。”

爷爷不想给刘云雷某个差事,现在见刘云龙一下子拿出了砂皮、淀粉二个产品,自然也无话可说了,也笑嘻嘻地说道:“这样好。”

制作砂皮,即使每天制作2000张,一天也有2两银子的净收入,一年就是700多两。

制备淀粉,即使每天制备400斤,每斤赚10文,一年也有700多两银子的净收入。

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度过了这个元宵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