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朱明太孙 > 第383章 英雄不能忘

第383章 英雄不能忘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朱明太孙!

朱雄英口无遮拦之类的事情,李文忠好似也是有着一些免疫力了。

主要是听的多了,这位有着神童之名的皇太孙自小就没少说一些让人心惊肉跳的话。皇帝和皇后都不在意,他一个曹国公自然也就更加没什么好说的。

有些时候沉默着也就行了,不去附和就好,这样基本上也就不需要担心有什么问题了。至于太孙说了什么,实际上也没有特别重要,这一位也是喜欢画大饼的角色,还是要看看他做了什么。

所以还是继续前进,巡视地方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李文忠也觉得这一次巡视地方,皇太孙殿下除了考察民生,多半也是要做些事情的。

接下来的事情可能才是最关键的,现在描绘出来的一些东西,暂时听听就好,记起来这些事情就行,也算是有些准备了。

根据老朱的说法,老朱家以前世居句容朱家巷。在宋末元初的时候,朱雄英的曾祖父朱初一为了生存搬到了泗州盱眙。到了朱雄英的曾祖父朱世珍的时候迁居濠州钟离,然后才有了老朱。

句容,实际上也就是老朱提起,朱家人才知道自己的家世。很多的事情也确实只有老朱知道,毕竟老朱那一辈的家人、亲属,现在也就是他一个人了。

句容的人也不会想到他们这里句容出了大人物,只可惜也就是洪武皇帝稍微提及一下而已。

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开国皇帝是在凤阳出生、成长,也知道明祖陵在盱眙。

凤阳作为帝乡,那自然不用说了,很多的政策都是在朝着凤阳倾斜。那边的一些百姓就挺不错的,起码比起其他的地方是要生存压力稍微小一点。

盱眙也不算差,好歹也是皇帝承认的祖地,那里的官员等等也不敢胡来。

其实句容也不算差,这里在元朝的时候属于集庆路,被老朱改称应天府之后,这也是句容县。这也是应天府的门户,自然不能大意了。

小小的县城外一大堆人马和官员,而朱雄英也非常严肃的换上了朝服,在乡老的带领下找到了已经朱家巷。这要是没有这些老人,估计就算是老朱来了都找不到朱家巷。

只可惜现在也没有人知道到底哪里才是熙祖裕皇帝曾经的故居了,朱雄英的高祖朱初一就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现在也找不到半点过去的痕迹了。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老朱没有在句容宴请这些‘旧邻’,但是朱雄英可以在这里宴请,哪怕这也就是做个样子,只是好歹也算是给了这些‘乡邻’一个交代了。

祖上的人都不在了,实际上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句容的人也不敢自称帝乡,不敢自称皇帝的乡邻。就算是盱眙的人也不敢,只有凤阳的人可以骄傲自称出自帝乡。

朱雄英一边在和乡老闲聊,一边不断的关心着民生,姿态可以说非常低的。哪怕他的年龄不大,只是谁也不会在意他的年龄,在意的就是他的身份。

不夸张的来说,朱雄英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样的词汇用来描述他的表现自然也不为过,身份带来的滤镜也确实是没人敢忽视的。

暂时看起来吏治清明、百姓也算安居乐业,朱雄英的观感还算不错。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这里本来就是帝都脚下,又是在江南,本身基础就不错。

要是江南都是吏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那基本上就是末世之兆了,朱雄英也就没办法安心的宴请这些乡邻了。

看着朱允炆,朱雄英认真问道,“书中所说,或者是寻常在宫里听着的,和现如今自己亲眼所见的,是否有着一些偏差?”

朱允炆立刻严肃说道,“回皇兄,臣弟所见是百姓安居乐业,百姓面无菜色,并无衣不蔽体之人。”

朱雄英就笑了笑,问道,“那一路走来,你可看到了那些残破住处?城池又如何?”

朱允炆就不说话了,他亲眼所见的,觉得这还是比较繁华富贵的,百姓应该是生活不错的。其实他偶尔也会出皇城,见识过应天府的繁华,偶尔也会见到几个生活可能比较艰难的平民。

朱雄英继续严肃说道,“看看今日百姓,多半是穿着新衣。这是在江南,百姓倒是不至于置办不起新衣,只是寻常时候他们不这般穿。百姓都是这般衣着,怕是这里的父母官着令了。”

朱允炆更加沉默,因为这些事情有些超出了他的一些认知范围,寻常也接触不到。

其实对于朱允炆来说,别看他是皇孙,也算是有些文名。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情况,他也就是努力读书而已,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父王多看几眼,才可以让他的娘亲在太子妃跟前不至于太丢脸。

身份虽然金贵,可是很多人也就是只将他当做皇孙而已,他手里没有半点权力。

就算是想要处罚跟前的侍女、太监,有些时候都要担心父王、母妃等人责怪。

想要接触政事那是更加不可能的事情,没有人敢在他跟前提起这些事情,他基本上也没什么渠道接触这些事情。和百官的来往几乎是没有,这些才是绝大多数皇子、皇孙的生活。

至于自家皇兄那样的,也就是特例了。皇子那一辈就是自家父王是这样,皇孙这一辈也就是皇兄可以肆无忌惮的接触朝政,可以和文武百官密切往来。

估计等到了皇重孙那一辈,也就是自家大侄子可以接触朝政。那样皇祖父会开心,会悉心培养。

一代人只有这么一个特例,这一点朱允炆也算是心里有数了,也算是认命了。

在句容短暂停留,朱雄英就带着大批人马再次开拔,就近去镇江。

这里可是钟灵毓秀、代不乏才,宋武帝刘裕、北宋书法家米芾、东晋道士葛洪、抗金英雄宗泽等人,那都是出自镇江。

朱雄英率领着百官到了京岘山北麓,这里有着一座宋墓,上刻‘宋宗忠简公讳泽之墓’。

朱雄英看着有些荒凉的宗泽墓,说道,“宗公壮志难酬、忧愤成疾,悲愤长呼三声‘渡河’后溘然长辞。他所提拔之岳武穆,也是被奸贼、昏君所害。赵构自坏汝万里长城,自弃中原,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