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余生,飞向星辰大海 > 第3章 开始新征程

第3章 开始新征程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余生,飞向星辰大海!

2015年开始,在公司股价最高的几个月,我和严妮、姐姐等家人开始陆续卖出了一些公司股票,套现了差不多几十个亿。

同时我频繁地去加州出差,秘密筹备火箭项目。

自从野望集团几年前进入智能手机领域后,我就经常来加州硅谷。

在这里能及时捕捉到高科技领域的最新趋势和产业潮流。

我喜欢加州阳光灿烂的气候,更喜欢这里浓厚的创业氛围,尤其是旧金山湾区的硅谷地区。

在2015年的上半年,我来了硅谷七、八次,访问了一些潜在的合作伙伴,考察了一些加州的航天科技创业公司。

国内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务我逐步都交给张强、老董和陶海他们管理团队打理,我只在重大决策时参与。

野望集团的业务布局那时已按照我的规划全面展开,上市体系业务已基本上轨道开始盈利,电视业务和手机业务虽然还未盈利,但销售增速很快,问题应该也不大。

比较有挑战的电动汽车板块。

汽车研发太烧钱了,野望集团前几年的盈利几乎全部用来补贴智能汽车板块,还没有完全满足汽车研发的资金需求。

加上那时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还刚起步,电动汽车的销量还很低,资本市场还在观望,融资也不顺畅。

因此,野望汽车的现金流一直很紧张。

集团和上市公司已经给野望汽车公司投了几十个亿,还远远不够,公司第一款电动车产品“野望007”还未量产,自建的总装配工厂也还在建设中。

预计还要至少再投三百亿,达到每年20万辆以上的产能和销量,汽车公司的现金流才能转正。

集团CFO董金平总一直在想各种办法融资来支持汽车板块的发展,压力山大。

这本来也是我最大的压力和任务。

但现在,我有了更值得奋斗的事业,相比之下,汽车公司的问题优先级排后了。

我相信野望集团的管理团队能解决汽车板块的问题。

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已经不年轻了,我要用好余生的每一天。

火箭项目上是我今生的使命!

2015年7月,我在硅谷斯坦福工业园正式注册正式成立了光启科技公司,并租了一个300平方米的临时办公室,悄悄地开始了我的太空冒险之旅。

我用光启来为公司命名,以此致敬中国近代第一位仰望星空的人:徐光启。

徐光启是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和数学介绍到中国的人。

他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是中国最早把目光从地上转到天上的人。

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如果多几个该多好!

我们历史上太重文轻理了,否则,凭国人的聪明智慧,第一次工业革命早几百年就应该在中国发生了,我们也不会在近代遭受西方列强的百年欺凌!

光启项目开始是保密的。

光启公司是独立在野望科技上市公司体外的,一开始只有我一个投资人,后来又增加了几个核心创始合伙人。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想全部用我私人的钱来投这个项目,但是既然野望集团董事会不同意投这个项目,我只好作罢。

追求梦想的道路,常常是孤单的。何况是探索太空的梦。

我也不想让野望公司的股民太早知道这件事,免得他们认为公司的董事长不务正业,对公司的发展失去信心。

这也算是一个命运的最好安排吧!

这样的股东结构,使得光启公司后来在野望集团出事后,仍然能够继续运作。

我原先计划从国内野望集团选一些青年骨干加入光启公司。为了将来团队住得舒服点,我甚至在工业园旁边的阿图镇买了八栋别墅,还买了三辆最新的特斯拉Y型电动车备用。

但后来我决定先低调行事,不引起太多不必要的关注,只从野望集团选了曾立刚和黎花两个助手加入光启项目。

黎花是我在野望集团的助理。

四年前,严妮第一次怀孕后,不能再上班做我助理了。集团人力资源部请猎头公司挖来了黎花做我的助理。

黎花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出身,一米七高的东北大妞,漂亮能干,是我的得力助手,我现在工作协调上,几乎离不开她。

她加入野望前在国际著名的MKC咨询公司做高级咨询经理,分析能力和商务能力都很强,也熟悉美国。

她可以负责光启项目的市场分析和合作伙伴开拓,也可以协助我做一些管理工作。

黎花刚知道我要做火箭项目时,也有点不敢相信。

但是,她毕竟读过MBA,也见过世面,随着我让她做一些商业航天的行业调查,她慢慢意识到,这是个朝阳行业,发展潜力无限。

所以当我告诉她,准备带她去美国,全职加入光启团队时,她很兴奋。

“曾总,谢谢你这么看得起我,我愿意!”

“会很辛苦啊,我可提前告诉你,那边还什么都没有,除了技术上的事,其他什么你都得管,你会被我当男人用的。”

我故意吓唬她。

“我很强壮的,欢迎老大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