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且隋 > 第88章 阳谋

第88章 阳谋 (第2/2页)

大隋,一直不差钱!

但是,为什么就死守着粮仓,就像个守财奴一样,捂得紧紧的?

难道这些官员,真那么严守国法、忠诚意表?

阿布,一点儿都不信!

你说他们是守财奴吧,不像!

你看这君臣上下,一个个就像打鸡血似的,大搞奇观工程、灭国战争!

耗资,巨万!

可你说他们是硕鼠贪官吧,也不能扣这屎盆子!

在大隋大理寺的档案中,骄奢淫逸、花天酒地、肆意贪腐者,有,但一点也不多。

比如杨素、宇文述等这些人,但人家……算了。

地方的公务员,太守啊,县令啊,庸官多一点,但贪鄙之徒很少!

各地府库里的粮食布帛,简直多得吓死人!

光是这府库的钱粮,不要说大隋所有的公务员,就是加上所有的军队、老百姓,不打仗的条件下,可以吃上十年!

不用生产!

所以,国库是足的。

那么,不靠国库,而以大隋的民间老百姓来承担,是养不起更多的公务员?

这,真不是!

大隋朝的人均耕地面积,早就远远超过了前后历史,到达最高峰!

即使是前朝的秦汉,阿布前世的唐、宋、元、明、清,都无出其右!

凭啥这么说?

根本原因,就是在隋朝,基本上就没有出现什么土地兼并的恶性经济情况!

一方面,可能是时间短,还没发展到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的高级阶段。

但另一方面,是大隋施行的租庸调制和均田制,以及严格的土地买卖制度。

这些制度,让兼并土地——这种大地主们的人生最爱,生存空间很小。

那隋朝大业八年的统计数字,耕地面积是多少?

说出来,吓死人。

55.9 亿亩!

而大隋立国初期,这个数字是多少?

19.4 亿亩!

这两个数字,无论哪一个,都是整个华夏所有封建王朝时代里,耕地面积记录的最高峰!

而且,差距极大!

为啥这么肯定?

上数据!

汉朝是多少?

汉朝,历史最大的耕地面积,8.3 亿亩。

唐朝是多少?

最高峰时,是 14.4 亿亩!

以后的王朝中,再创新高的,是 11.4 亿亩。

它,是我大清!

怎样?

服不服?

富不富?

要知道,汉、唐时期的高峰人口,都没有超出过隋的高峰人口!

那土地,又不会飞走,都到哪儿去了?

你猜猜!

大隋,为什么要大索貌阅、度田开荒、四处扩张?

继而,均田制之下,隋和它的老百姓,可能穷嘛!

老百姓,有永业田、受露田。

官与吏,有职分田。

官衙署,有公廨田。

……

既然大隋老百姓挺阔挺富,那是不是该当承担起沉重的赋税?

至于大隋赋税征缴的具体情况,早就说过了。

现在只要对华夏前后封建朝代的税率,进行一番简单比较可知如下观点。

大隋的税率,即使不是最低,也是最低的!

秦,三取其二。

汉,不到百分之八。

隋,四十取一,酌情消减。

唐,百分之七。

……

是啊,这税率极其低,可就是架不住老百姓地多收入多!

府库满!

只是,大隋的富裕老百姓们,是不是就因此而是幸福的?

呵呵,这倒未必。

他们,苦逼着呢!

无数奇观工程,在没有石油水电动力机械的年代,那可全得靠人肉!

人肉啊,就是大隋现在最大的问题,徭役。

如果让这人肉再加一点负担,那就是兵役。

徭役,用于奇观;兵役,用于远征。

这些,也不能说完全是恶政。

它的加重加急,只能说是国家在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和运动。

类似于阿布前世,那个的什么初期的什么生产大运动、大炼……、赶什么超什么、什么学……!

这,也是一种华夏民族骨子里的勤劳、自强的精神体现。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可惜,逐渐加重的人肉负担,苦了这些富足的百姓,伤了这个富裕大隋。

美了???……,坐等收福!

不行,这绝对不行!

这种不客观、不公平的结局,阿布穿越了,肯定就不能接受!

再也不能这样过,再也不能这样继续活下去了!

与其让民间和国库的富足,便宜心怀鬼胎者,为什么不美自己这个同样心怀鬼胎者呢?

至少,自己离得最近!

花,可劲的花,想尽一切办法,合理合法地去花!

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聚集的过多财富,还给民间!

首先,花在人才使用和培养上。

开恩科,笼络士子,给予待遇和机会。

搭建各级学校,培养学子,给他们走入学堂,燃起他们对未来的渴望和向往。

儒释道,三教并举,一视同仁,吐故纳新,弘扬华夏文化正朔,尊王崇德,大一统!

扩充大隋公务员编制和队伍,强大大隋郡县的治政力量,通过士人置换消除门阀权贵势力。

当然,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但是,纵使道阻且长,但必行则将至!

现在,北方监国政府的精力,聚焦于这批即将奔赴陇右和河西之地的公务员们身上。

这一次,在阿布和韦津、萧瑀的刻意策划之下,凡是选中派遣的官员,都有一个特点。

什么特点?

会花钱!

肯花,能花,善花,常花,敢花!

会干事!

肯干,能干,善干,长干,敢干!

卫王杨子灿,形象地称这批官员,叫“五花五干”官员。

为此,临行前,让杨侑给每个拟下去挂职的官员,送上一份亲笔手书。

何书?

苦干实干拼命干,会花巧花用心花!

然而,仅仅送一批人,去充实陇右和河西各郡的官吏队伍,肯定是不够的。

只以固山河,无以动河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