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且隋 > 第33章 募兵

第33章 募兵 (第2/2页)

他能来梁郡,还是拜樊子盖所赐。

当年杨玄感叛乱,裴弘策抗敌不力、又不听樊子盖的调遣,终被斩。

问题出在当年裴弘策和杨汪交好,常常私底下说小话。

于是,大隋一等猛人樊子盖,可不惯着你是不是宗室。

他不仅干掉了裴弘策,而且还给乱说话的杨汪,上了眼药。

广皇帝是什么人?

他是个从不惯着宗室子弟的人物。

一声令下,杨汪就乖乖地来到梁郡,担任了通守。

这也不错,是吧?

一来,就是通守,宗室就是宗室!

为了搞好梁郡的业务,杨汪设法调来一人,担任睢阳县县令。

谁?

就是杨汪特别看重的,蒲州河东人、真源县县令,张中丞!

张中丞,又叫张巡!

你没看错,就是他!

就是那个后来力挫安史之乱的叛军、入凌烟阁的那个军事大家!

嘿嘿,这不是阿布穿越了嘛!

人的出场,都乱了!

杨汪和张巡,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也是广皇帝的铁杆粉丝之二。

他们对于当今天下的形势,看得非常清楚,也急在心头。

特别是现在,滑州瓦岗寨的贼势有点凶猛,杨汪和张巡早就暗暗开始了防敌的准备。

现在,听说了自己的地盘上出了像花木兰这样的人物,自是开心异常。

因为,榜样的力量,绝对是无穷大的!

有花木兰这样英勇抗击外敌的英雄在,何愁那瓦岗贼匪来犯?

而现在,花木兰要来家乡招募能武好战的女兵,这两人自然是大力赞同!

于是乎,在三人的合计之下,梁郡大地、特别是睢阳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招募女兵宣传和选拔活动!

有了花木兰这个活生生的榜样,一位当地的编曲作词名家,即兴做了一段充满地方风味的小曲。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靠山吼,横空出世。

这词儿怎么唱来着?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再后来,随着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杀敌建功的事迹越传越广,完整的靠山吼《花木兰》故事,终于唱响河南大地……

木兰家乡征女兵的事,开展得出奇的顺利。

在当地,汉族、水族、畲族、鲜卑、羯族、羌族等女子,开始积极报名参选。

就是那些这些年,顺着运河前来此地定居的波斯、吐蕃、吐谷浑、伊吾人家的年轻女子,也踊跃前来询问。

她们这些外来族群的女子,是否也可以当一名光荣的女卫?

当然,可以!

因为人种的原因,萨珊波斯、吐蕃、吐谷浑等族的女子,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直率认真,是非常好的女兵兵源。

五千梁郡女兵,很快招满!

花木兰办好这些姑娘的户籍手续,便全部集中于睢阳南关码头。

尔后,她们乘坐内河大船,通过通济渠前往东都洛阳立德坊的新谭码头。

七月中旬,第一批招募的女卫新兵,入驻射棚大营!

此时,大隋连续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一件事,来自江南剿匪前线。

盘踞江淮一带的匪寇发生内讧!

匪首杜伏威,被其属下李子通伏击,重伤;后,又聚集成势。

张镇周和来整联合绞杀,杜伏威再受重伤,被其部将西门君仪妻王氏背负而逃。

张镇周、来整再败李子通,李子通两万余残匪亡窜海陵。

自此,江南贼匪化成三股,杜伏威部、李子通部、朱粲部。

其中,朱粲部人力匪众最多,也最为残暴,有吃人之恶习,号称“魔鬼部队”。

朱粲本人,比较崇洋媚外,给自己取了个比较洋气上档次的名字,迦楼罗王。

迦楼罗,源自于印传佛教,是主神毗湿奴的坐骑。

这个长着翅膀的人类,是印传佛教的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

它,有个癖好,就是生生世世以蛇为食;后来,因为吃毒蛇吃多了,毒气爆发,自焚而亡。

从这一点上看,朱粲的文化程度必定不高,或者对印传佛教研究不深,是个半吊子。

!!!

江南匪患散化,对大隋朝廷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意味着,至少江南剿匪“围聚而歼、剿抚并用”的大策,率先失败。

兵力不足、及王世充肆意虐杀的恶果,终于产生!

捉襟见肘的兵力,让张镇周、来整大军,疲于奔命。

而此时,朝廷还能机动调发的兵马,只有杨子灿的骁果卫、吐万绪的右屯卫。

两股力量,加起来也不足六万。

其他的力量,或在边防,或是在剿匪前线,或要保卫京师。

兵部急,广皇帝心里也很焦虑。

第二件事,是大隋朝廷的一连串的人事调动。

首先是唐王李渊,接替皇太孙杨侑之职,迁太原留守、晋阳宫监。

他与太原副留守王威、太原鹰扬郎将高君雅等,又搭起了新班子。

其次,调张掖太守阴世师入京,任左翊卫将军。

第三,命皇太孙杨侑留守洛阳,监国,越王杨侗留守大兴,镇守关西。

第四,任命王世充为江都通守,江都宫监。

第五,调辽东襄平郡刺史程棱,迁右御卫将军,再率边郡府兵三万,渡海入江南水军大营,协助张镇周、来整剿江南匪。

第六,任命苏威、萧瑀为东京正副留守,任杨子灿为北方剿匪总管,任韦津为民部尚书,协助杨侑监国。

第七,任命段达、元文都、皇甫无逸等,入大兴,协助越王杨侗镇守西京。

第八,任命封德彝接替萧瑀尚书省右仆射之职,随皇帝南下。

第九,迁天水郡郡守丘和为交趾太守。

同时,治礼郎高士廉终受斛斯政牵连,贬为交趾郡朱鸢县主簿,成为太守丘和的司法书佐。

第十,迁吐万绪为弘化郡郡守,权知陇右诸军事;调来护儿入京,随驾南巡。

十一,迁兵部尚书杨义臣,任张掖郡郡守,权知河西诸军事。

……

其他大部分人,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蕴等,将悉数随驾南巡。

第三件大事,是关于死亡。

七月初八日,济公、金紫光禄大夫、民部尚书、东都留守樊子盖,在京都府第去世。

时年,七十二岁。

广皇帝悲伤尤甚,几欲昏厥。

原本已经准备好的南巡计划,被迫推迟。

黄门侍郎裴矩、卫王杨子灿,为主副祭,文武百官皆到樊府吊唁。

广皇帝赐樊家缣帛三百匹,米五百斛,追赠樊子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景”。

樊子盖的墓地,靠近麦铁杖,是为陪伴广皇帝的帝陵。

入葬那天,有近万多人相送。

当年他任职过太守的武威郡,当地官吏百姓听说他去世了,嗟叹、长号、痛惜,并为他立碑颂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